浅析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3期   作者:韩盛华
[导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韩盛华
        湖北省嘉鱼县官桥镇中心小学  湖北嘉鱼  437224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小学数学教育得以发展的关键。所以教师需要调整教学的策略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促使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全面的提升,让学生可以更好的融入到课堂的学习中,全面的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本文就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教学
        数学学科本身就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在教学中对于学生的理解能力有着一定的要求,随着目前教学改革的推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要转变目前的教学模式,注重发挥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中借助数学知识真正的解决实际的问题,实现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真正的提升,本文就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综合素养展开全面的分析研究。
        一、提升学生思维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几何观
        在教学入门之后,基础性的教学和学习肯定不能满足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需要,那么在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逐步的加强教学内容的深度,通过更加专业化的知识来推进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可以将新旧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利用数学知识本身内在的逻辑性来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效果,使得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抽象的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而在核心素养中培养学生的空间几何观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教师需要落实这方面能力的培养。比如在学习《图形的运动(一)》时,教师可以把这一课的内容和之前学习的《观察物体(一)》进行整合,学生之前在学习观察物体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已经学会了去辨认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而且了解到了从不同角度看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存在差异。那么学生在这个时候观察能力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培养。在这个情况下学生可以更好的去通过动态的物体运动去了解物体的变化,明白平移和旋转。在这个教学中,教师进行了知识的结合,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根据之前的知识去思考问题,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空间几何观念,从而实现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注重理论和实践的整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数学题目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小学数学教学也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生的创新力。所以教师在授课和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的时候一定要摆脱教材的束缚,注重生活和数学知识的联系,让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也可以解决实际的问题。所以教师在进行课程内容教学的时候多给学生提供动脑、动嘴还有动眼和动手等习惯,为学生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题目,不要让学生的思维受到一定的限制,能够给到学生表达的和创造的机会。比如在学习小学数学《数学广角——搭配》这一课时,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避免直接的告诉学生直观图还有集合图的优点,在落实课本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去亲身体会集合思想方法具体形成的过程,帮助学生能够初步的理解集合知识存在的价值,让学生能够使用直观图去理解集合图中的含义。这样学生可以使用语言更好的描述和进行计算,从而有效的解决实际的问题,通过观察还有实验等帮助学生掌握一节课中的重难点知识。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和观察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全面的认识到数学知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使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这样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生的创造思维,从而让学生获得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另外小学数学这门课程本身就具备较强的实用性,前面也提到了和我们的生活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小学数学教学只有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的结合,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让学生使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这样肯定能够很好地提升教学的效率和学生学习的质量。

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的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去设置一些探究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去解决问题,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可以有效的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比如在学习计算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应用题:小军的一家三口要去苏州游玩四天,他们旅游的预算为2900元,这比预算必须要确保一家三口能够至少游玩苏州五个景点。这时候他们不能很好的明确一个既经济又同时愉快地旅游方案。那么这时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根据所学习的知识去设计一个比较理想的旅游方案。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搜集资料来完成方案的设计。在这个案例中,教师提出了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自己去设计和分析,提出各种方案。这时候我们发现学生的思考角度存在着差异性,有的学生从景点最优考虑设计方案,有的学生考虑从交通最优去考虑设计的方案,有的学生从时间最优角度去思考设计,在这个方案中学生自己探究和设计,从不同角度完成任务,这个过程其实就充分的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也很好的培养了学生利用所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善于将数学知识和生活进行整合,为学生安排一些开放的并且具有探究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去探究和实践,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从生活出发,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
        在整个数学的学习中,问题才是最核心的内容,整个数学的学习其实就是学生不断地发现和提出还有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教师必须要具备提问的意识,其实在探究的一开始,提出问题要比解决问题更加的重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同时注重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这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重要的内容。那么教师应该注重从这方面出发激发学生提问的意识和能力。比如在学习初步认识负数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去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夏天的时候我们会吃很多的冰棒,但是小明这个同学特喜欢喝温水,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了一杯温水和一根冰棒。那么大家想不想知道它们的温度呢?然后拿出温度计让学生上台测量,报出测量的温度。这时候一个温度计上面显示-7摄氏度,他这时候不知道应该怎么样读出来。针对这个情况,教师就可以把两个读到的数在黑板上面写出来,让学生观察存在的差别,然后引出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通过这样的案例,教师借助生活中的问题让负数知识变得更加的生动有趣,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四、落实小组合作,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动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探究问题的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为了能够让学生获得这方面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生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效的发挥出集体的智慧,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究的动力,学生在合作中还能彼此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比如在学习统计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组,本组自己设计一个主题,根据主题完成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制作统计图,然后派出小组的代表上台进行展示和讲解,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探究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为了能让学生们在理解所教授的知识之余能够形成数学学习的的思维方法,实现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为教师要激发学生们参与到数学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发展,注重和生活的结合,借助开放性问题巩固所学习的现有知识并不断提高应用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永鹏,蔡雪丽.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学周刊.2020,(18).
        [2]彭燕辉.浅析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J].魅力中国.2019,(19).197-198.
        [3]姜春华.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