谌支妹、夏小盼
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东坪镇城南完小
摘要:2020年,由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肆虐,新学期伊始,我们没能如期开学,开始了长达一个多月的“停课不停学”网络教学。由于线上教学的局限性,并不是所有数学知识都适合在线教学,每位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各不相同。再加上本学期教学时间缩减,复课后怎样开展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如何制定教学计划把握教学进度,对于孩子们已经学过的知识怎样进行再教学?如何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如何开展新课教学?相对以往的常规课堂需要做哪些方面的调整等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以疫情后如何有效开展小学数学的教学展开论述,回顾这一阶段的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复课后;再教学;查漏补缺
与以往的教学相比较而言,疫情后的复课存在许多不同之处,首先,线上教学已经进行了多个单元的学习,对于学生网上学习的效果就需要去深入了解;其次,在校学习时间缩短,如何在两个多月的时间内做好已学知识的再教学,以及对新知识的教学,也是疫情结束后复课的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积极促进课堂教学与新学情的整合,从而让学生很好的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进度,使课堂教学效率及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全面改进和提升。
一、检查学生“停课不停学”阶段的学习效果。
开学初,为了更好的去掌握学生“停课不停学”期间在线教学效果,每个年级组的教师要针对本年级的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学情摸底测试卷,及时组织学情摸底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及时的数据统计,形成报告,让学生清楚自己在线学习的成效。教师要根据学情摸底测评的大数据分析,完成对每个学生的学情诊断,分析学生能力缺失,摸准学生复学后的知识水平和现有的学习起点。若班级部分学生差异大,两极分化现象突出,则要对后续课堂教学进行课程计划与教学方式的科学调整,可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充分利用优秀学生进行“兵教兵”“生帮生”,弥补学习基础薄弱学生个性化学习指导的不足。
例如: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线上教学主要学习了三个单元的知识点,包括《四则运算》、《运算定律》、《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三个单元都涉及到了计算,也是本学期非常重要的三个计算单元,学好这三个单元也是为后面学小数、分数的计算奠定基础,其中《运算定律》是学生比较难掌握的知识点,因此在设计本年级的学情摸底测试卷时,就着重检测这三个单元的计算,了解学生的计算掌握情况。
二、制定符合学生学情的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预先拟订的教学工作的内容、步骤和方法,是对教学工作的总体谋划,统率着一个时间段的教学事务,有很强的计划性。在疫情结束后复课的背景下,制定切合实际的教学计划有效衔接[1]线上线下教学,它不仅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计划安排,也应该是学生的发展规划。
首先,做好线上教学情况摸底。教师要提前梳理线上学习期间每节课的学习笔记,找出教师线上讲课疏漏的地方,了解每堂课的学习重难点是否掌握,查查学生是否有缺课情况。然后,开展线上学习效果检测活动。对“停课不停学”期间的单元基础知识进行检测,找出问题,再对全班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学生线上学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个性化问题。要鼓励学生通过复习、检测等手段,找出个人线上学习的失误,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在老师与同学的帮助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不主张复课后,老师对线上教学的内容从头重讲。一是本学期课时不允许,二是炒现饭式的重复,也没有必要,势必事倍功半。因此在制定计划时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合理安排时间,开展对已学知识的再教学以及对新知识的学习,做到心中有数。
三、合理安排教学容量
在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时,课堂教学容量可能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具体地讲,就是要确定一节课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以及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
对此,在教师用书上一般都会提出一些指导性意见,那些有经验的教师也能够比较好的把握,大多能按照自己预设的进程完成任务。但是对于疫情后的再教学,则会与平时的教学有所不同,不能机械的按照原来的教学容量来进行,而是需要再加工已学的内容,以版块的形式整合教学内容,通过新的教学方式在已学知识面前又有新的收获,而不至于觉得枯燥无味。
例如小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课中,教学目标为:让学生亲身经历“分数基本性质”抽象概括的过程,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初步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但在网课学习中,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体验过程是欠缺的,为此,在再教学中要设计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验数学理论的探究过程,加深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同时在课堂设计中,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还要让学生已有知识得到提升,如引导学生思考:①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加或者减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会不变吗?②分数的分子不变,分母变大或变小,分数的大小会变吗?分母不变,分数的分子变大或变小,分数的大小会变吗?③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一个数,使得分子与分母是小数,分数的大小变化吗?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为后面学习后面的通分、约分等知识做好铺垫。
四、有针对性的安排练习
课堂练习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对于数学这门理论性较强且具有较强逻辑性的学科来说,课堂练习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及时进行整理、巩固,从而做到深层次理解所学知识。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充分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习题资源,并利用多媒体课件对这些习题进行讲解和分析,从而及时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实现学生解题能力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例如,完成“小数乘法”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后,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搜集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的习题,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同时对这些习题资源进行整理,将习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过程制作成课件,然后将这些习题资源分享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在课下随时练习。教师也可借助网络交流平台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更新学生的习题资源,并进行相应的指导。如此,便帮助学生很好地巩固了所学知识,同时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和拓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五、加强辅优补潜工作
一个班级成绩优异与否和辅优补潜工作有着直接关系。辅优重在拔尖,补潜重在提高。从实践中,我认为做好以下工作,才能提高整体成绩:
一是集中突破。对共性问题和学生提出的一些有代表性的个性化问题,专门备课,安排少量课时实行定点突破;对学生个性化问题,精准对人,定时间、定地点、定目标,注重比较和检查,注重与学习效率挂钩,进行多种形式的辅导,如:自主复习、反复练习、个别指导等进行逐步解决。
二是平时课前补充。对与前面内容连贯性强的新课内容,可在新课之前,课上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前后知识点复习梳理,让学生在知识学习链接上实行无缝对接。
另外,要对潜能生多些关心和爱心,不指责批评,补潜不仅仅是补知识,更多是把补爱心、补情感、补自信心、补学生的意志力和持之以恒的耐力与补知识结合起来。
总之,疫情后的再教学是一个全新的教学体验,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该具有调整的能适应新学情采取有效措施的能力,将符合学生学情的教学方式引入到课堂中来,用其来优化课堂组织形式及学生的认知体验,为实现高效化教学课堂的构建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应桦.对疫情结束后如何做好线上线下教学有效衔接的几点建议[J].商情,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