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3期   作者:粟妮达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当前我国高中数学教学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粟妮达
        云南省昆明市陆军边海防学院昆明校区藏族中学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当前我国高中数学教学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核心素养培养视角下,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成为广大学者和一线教师关注的重点。基于此,本文对高中生普遍存在的数学学习问题成因进行分析,进而从可控因素方面,对如何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进行了思考,提出了建议措施。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效率
一、引言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修改,在当前的新课标中增加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一内容,并要求贯穿教师教学的全过程。这就说明,高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此基础上,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还应该采用一定的措施提高课堂效率,从而通过双重动力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高中学生数学学习问题成因分析
        在义务教育及高中教育阶段,数学学习占有很大的比重,数学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考试的综合成绩。数学是我们从小学就接触的一门学科,在小学的时候大多数同学的学习成绩都很好,但是反而步入了中学阶段之后,成绩就越来越差,尤其是到了高中以后,有的同学数学学习成绩更是直线下滑,觉得数学知识很难,不容易掌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教材内容差异的影响
        初中数学教材通俗易懂,研究对象以常量为主,题型并不多,其中的大多数知识都与我们的生活非常接近,理解起来相对容易,而高中数学逻辑性强、内容抽象、解题技巧多变,不仅重视计算,还需要分析,难度更高,对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成绩自然是受影响的。
        (二)环境因素的影响
        环境主要由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组成,这些环境都是无法选择的,但确是可以在主观能动性驱动下得以利用的。有的同学在进入高中之后过于强调环境客观性,忽视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没有积极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挑战,甚至整日抱怨,导致自己的学习活动常常处于被动地位,影响学习成绩。
        (三)教学因素的影响
        在初中,由于教材内容少,知识难度低,题型较少,教学要求较低,教师课时安排比较充足。因此,讲课内容少,课时进度慢,教师对重难点内容均有充足的时间反复强调、反复讲解,对各类习题,教师也有大量的时间进行评讲,也有足够时间进行巩固并总结,但高中教学就没法开展类似的教学,习惯了初中教学的学生,若不能很好适应高中高强度的教学课堂,成绩自然受到影响。
三、基于核心素养视角,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效率
        基于上述分析,从可控因素方面,我们思考如何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必须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还要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这些做法都是效率提升的可靠策略。可以说,课堂效率的提高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
        (一)教师课前要有充分准备
        1、要做到心中有课标
        教师在进行教学任务的时候,应该要明确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绝不能按照自己的经验来安排教学,更不能因为作业中涉及怎样的知识和能力,在教学中就对此进行侧重。
        2、要做到心中有教材
        新的教材观要求我们不能拘泥于教材,我们的教学活动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依然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即这是我们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一方面教材是编写专家对课程标准的精心解读,有着很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另一方面教材是学生学习内容的载体,他们在学习中必然会经常性地翻看教材,而教师的教学如果与教材脱节,这也将导致学生的思路发生断裂。


        3、要做到心中有学生
        在当前的教学体系下,学生应该是课堂真正的主人,数学教学必须以发展学生的核心能力为根本目标。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充分研究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能力以及学生掌握和理解的难点。这样才能让我们所设计出的教案能匹配学生的口味,从而真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提升课堂效率。
        (二)教师要注重课堂的有效性
        在已经有了充分的准备之后,教师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还要善于根据课堂具体的进展情况来进行随机应变的调整。
        1、不能忽视概念教学
        基本概念是数学知识的核心内容,概念课就必须让学生了解相关概念的内涵,而不能仅仅只重视相关结论。
        2、习题讲练关注分析过程
        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的思维处于被动状态极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为了克服这一缺点,只有改变课堂结构,把课堂练习提高到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位置上,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自主分析。
        3、复习课堂进行有序整理
        复习是对整个单元或模块的总结性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理清知识之间的顺序和关联,并启发学生采用网络图的形式来对知识进行有序化的整理,如此即可将若干个貌似孤立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促成学生对知识更具体系性的认识。
        4、巧妙运用提问艺术
        实现高效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所谓高效提问是指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精心设置问题,提高问题的实效,从而实现高效课堂的一种方法,是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的手段之一,如果运用得当,那么对于巩固学生知识、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素质都有重要的作用,可从以下几方面提高问题有效性:
        (1)巧妙设问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把握提问原则,以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3)仔细斟酌提问题目,以问题启迪学生的思维
        (4)以巧妙点拨实现高效,引导展现学生的个性
        (三)教师要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当前的教学很忌讳教师全面包办,新课程倡导学生进行高效的自主学习,这就意味着教师原先的“保姆式教学”将逐渐转变为“引导式教学”,即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总结、归纳和分析。
        1、为学生提供思考与交流的机会
        课堂时间越是紧张,我们就越是要能够提供足够的时间给学生,并让学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地展示自我,这样的操作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2、指导学生学会经常性的总结和反思
        学生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会积累很多问题,因此有必要在一个阶段的学习之后进行反思和回顾,让他们进一步思考并整理自己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并对曾经出现的错误进行深度思考和纠正,这样的处理可以及时弥补他们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漏洞,确保学生知识结构上更加完整而正确。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培养视角下,想要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需要从多方面入手。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采用合理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并在每一个教学环节渗透数学核心素养,从而确保学生学习质量和核心素养发展的双向提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