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3期   作者:苏金庆
[导读] 微课作为一种依托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

        苏金庆
        横县马岭镇初级中学                530305
        摘要:微课作为一种依托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具有独特的教学优势,不仅能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还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上庞大的教育资源,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极为强大的助力。在这篇文章中,将会以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为核心出发点,在充分考虑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实际形式的基础上,系统性阐述微课应用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措施,并且对于微课应用方式进行详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微课;初中数学;
前言: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对于社会各分工的影响是巨大的,信息化所带来的竞争优势,使得各行各业都在寻求新的突破,教育行业作为我国的百年大计自然也不例外,加入到信息化过程中去。微课正是在此情势下,信息技术与教育行业交汇所形成的独特产物。特别是对于初中数学来说,一方面知识体系过于抽象,可以借助于微课的视屏表达方式将其具体化,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和理解难度;另一方面,初中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对于纯粹数字与图形的结合兴趣不大,微课可以为初中数学注入更多的趣味性,促使学生学习更加专注。但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应用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制约着微课效力的发挥,急切需要得到进一步优化提高。
一、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应用的不足之处
(一)教师信息素养偏低,信息设备不齐全
        互联网用户结构主体是年轻群体,年轻群体对新兴事物的接受能力更强,相比较于中老年人来说,具备更加高超的信息素养。而在教师群体中,优秀教师往往要经过时间的打磨,年龄普遍较高,虽然作为高学历分子,对互联网接触程度较高,但也仅仅局限于互联网的浅层次运用,没有触碰到信息技术的深层次内核,无法设计出优质课件,导致教学质量堪忧。同时,微课对于信息设备的要求较高,但部分偏远学校和部分学生受限于经济条件,信息设备不齐全,对于微课的推广造成了严重阻碍[1]。
(二)微课运用程度不合理
        由于部分教师对于微课的认知不够全面,一方面,有的教师受限于传统教育思维,没有认识到微课的教育优势,认为延续传统教学模式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过程,不必再进行教学模式上的变革,对于微课的推行不够积极,在教学活动中较少的运用微课;另一方面,有的教师存在微课应用过度的问题,片面地注重微课的教学优势,认为微课可以取代教师成为教学主体,不仅导致学生无法得到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解,对于知识点的了解不够透彻,还会由于缺乏教师的监管,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2]。
二、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运用的有效措施
(一)借助于微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好的教师。只有当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高度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才会在课堂上更加专注地听讲,才会在课下更加认真地进行钻研与探究。但是对于初中数学来说,由于知识内容大多是围绕于数字和图形,较为枯燥,对于学生的吸引力有限,很少有学生会对初中数学产生强烈的喜爱之情。

而借助于微课,教师可以在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中融入更多的趣味性因素,使得教学活动更加生活有趣[3]。
        例如,在“正数和负数”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制作出专门的多媒体课件,西游记老少咸宜,学生也对其抱有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截取其中孙悟空打落人参果树的片段,以地面为“零”,人参果在树上为正数,落入地下消失不见为负数,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正数和负数”的理解深度,还可以借助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合理利用微课,确立教学辅助地位
        微课本身的性质就决定了其只能够作为教学辅助出现在教学活动中,而不能够成为教学主体。故而,教师要正确认知微课,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运用,要利用微课集中攻克教学活动中的重点难点内容。初中学生由于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对于数学知识中的抽象部分理解较为困难,而微课的视频特性恰恰可以实现抽象内容的具体化表达,将知识内容更加鲜明、更加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
        例如,在“轴对称”一课的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由于空间想象能力较差,不能够在脑海中形成轴对称图形,在这种情势下,教师可以借助于微课,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现图形的翻转对称,并以动画的形式将图形对称的过程展现出来,让学生对于“轴对称”有一个更加深入、更加全面的认知。
(三)借助于微课开展个性化教学
        由于客观差异性的存在,学生之间在学习能力和学习基础上存在较大的差别,这就导致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需求,教师必须要有针对性的传授不同的教学内容,才能够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获得最大化成长。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受限于教学时间和教学精力,教师往往不能够采取个性化教学方式,只能够采取统一化教学模式,不仅导致学生学习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还会由于教学内容有部分是已经掌握的知识,导致大量的学习时间被浪费。而借助于微课,教师可以将基础知识录制成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课下先进行预习,对于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然后教师再让学生将学习上的疑惑写在纸张上,并进行收集统计,对于其中学生普遍困惑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对于单个学生疑惑的问题有针对性进行讲解,以此来构建出全新的个性化教学模式,更加贴合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成长要求,能够有效消除学生知识上的短板,从而让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健全[4]。
结语:教育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信息化时代中,必须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将其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为学生带来更好的教学体验,以此来保障教学活动的活力,使得教学质量能够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标准。但同时,微课毕竟是一个新兴事物,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教育体系,甚至部分偏远地区的教师还不够了解,要想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微课的教学效力,教师不仅要提高自身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还要以微课为基础扩展出新的教学体系,并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使其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庄美容.?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32(10):167-169.
[2]肖蓉芳.?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58-59.
[3]雷英托.?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6,5(04):95+60.
[4]杨栋.?浅谈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22):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