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定发
南宁市西园路小学 广西南宁 530031
摘要:随着时代的演变,传统教育形式和理念已经发生变革。游戏化的教育模式融入数学课堂可以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采用教育游戏和实践相结合。将游戏有效地应用到数学教学当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在这个过程当中也能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游戏;应用探究。
引言:俗话说得好:“兴趣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数学是一门极其理性的课程,它需要学生具备比较强的理解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小学阶段,使用教育游戏,它的本质就在于通过游戏可以帮助到学生增加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在这个过程当中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力。帮助学生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这也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一、教学游戏
1.1合理选择游戏任务
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合理选择与教学目标相一致的游戏内容,不可以随性选择游戏内容。既不能有效地帮助到学生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也违背了新课改的教学目标。作为数学老师,在选择教育游戏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得当,选择那些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开阔视野的游戏,并且游戏的选择也是一定要和教学内容两者相互联系,使得数学教学的任务有效完成。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是怎么样的,比如,班级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教学的重难点这些都要考虑进去,设计的教学游戏才能更好地贴近学生基础,也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利用数学思维来解决问题。
1.2科学安排游戏时间
教学游戏可以有效地帮助到课程顺利开展,因而,作为老师,一定要合理安排游戏时间。教学的主导还是老师,老师如果在游戏这个环节浪费了比较多的时间,就会导致整个课程的内容讲解没有办法正常完成,也会使得学生把过多的心思放在了游戏上面,反而对于知识无法很好地掌握。因而,游戏教学这种教学手段,该如何规划时间,选择内容,这些环节就落在了数学老师的肩膀上,那就要求老师要仔细编排精心设计了。举个简单的例子:在二年级数学部编版下册当中有一节课叫做克与千克,那么在这节课当中就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法来帮助学生来认识克与千克,来区分它们,并且学会转换它们。但是还是要注重课程游戏时长不宜过长。
1.3传统教育和游戏两者相结合
教师在进行教育游戏时,一定要把握好教学尺度,不能将所有的教学任务和游戏相结合,作为老师,需要明白传统教育形式也有其优势。要将它的优势合理发挥出来,使得“教”和“玩”两者相互结合。取其游戏教学的优势,去其传统教学方法的糟粕。最终实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二、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意义探究
1.1教育游戏符合小学生的需求
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一种对世界有超强探索欲的阶段。他们会对好玩的事情非常感兴趣,他们也会对于感兴趣的事物会特别用心,如果作为教师,可以将教育游戏应用到数学教学的教学当中,就可以利用学生的探索欲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也可以让学生在游戏情境当中积极主动地接受数学知识,提高教学效果。并且,利用一些教学游戏来帮助学生学习数学,一则可以符合当下小学生的天性和他们当下的心理需求,二则通过游戏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拥有好的教学效果。
1.2游戏有利于帮助学生稳固注意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他们的年纪比较小,心智不够成熟。尤其是他们的自控能力比较差。在上课的过程当中,小动作不断,同桌之间也爱在上课的过程当中开小差,说闲话。这些都是小学生的自控能力太差所导致的。那如果作为老师,在课堂当中,加入一些教学游戏就可使得课程变得生动有趣的同时也可以抓住小朋友的吸引力。使得小朋友在游戏情境当中学习数学知识,增强学习兴趣,提高注意力,最终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1.3游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
数学是一个需要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相互配合的科目。小学生在学习这门科目的同时,要想很好的理解授课内容,对于老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作为老师,要想帮助学生很好的理解课程内容,就要培养他们树立创新能力。而游戏教学就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具备这种能力。作为老师,需要很好地帮助学生具备这种能力。举个简单的例子:在数学当中有种简便运算,但每个国家针对简便运算都有不同的做题方法,因而,作为老师,我们不应该局限于一种方法来解决简便运算这类的题目。给予学生多一些方法讲解,也可以让学生在这种环节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所以说,作为老师,我们实行游戏教学的目的也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去提高数学成绩,树立自己的创新意识。
三、小学数学课堂教育游戏的实施分析
1.1明确游戏教学目标
在游戏教学模式中,为了保障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作为老师,一定要基于教学目标来设定游戏内容,此外,老师需要知道游戏并不是教学课程的主体。所以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设置合理的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保证游戏教学的顺利实施。因为老师做这些的目的其实也是为了学生,所以说游戏教学一定要注意贴近学生学情。在明确游戏教学的目标上,也一定要明确教学的重难点,不可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在游戏教学的过程中,最终帮助孩子们形成一个比较全面的数学知识框架,推到小学数学课程顺利有效地进行。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实物模型,让学生在课程当中摸一摸模型啊,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习氛围更加浓郁。
1.2刺激学生多重感官参与课程
在传统的教学环境当中,学生一般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违背了学生作为教学的地位的作用。但是这种方式对于小学生来讲,是比较单一且乏味无趣的。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的教育现状。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差,因而作为老师可以采用一些教学游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学习热情,作为教师,将教学游戏和抽象的数学知识两者相结合,刺激小学生的多重感官参与游戏,帮助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1.3课后游戏实践,巩固教学效果
从根本上来讲,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运算能力。所以对于老师来讲除了要把握课堂时间,也要格外注意课后的练习时间。教师在课堂当中采取的一系列游戏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养成数学思维和逻辑运算能力,当学生对此掌握之后,一定要注意帮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练习,使得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举个简单的例子说明:二年级数学部编版下册中,数学广角当中,有个内容,叫做-推理,那么就有关于这个知识点就有很多老师发挥的空间,比如说:小学阶段的学生都很喜欢看动漫,而像《名侦探柯南》当中就有很多与数学相关的推理题,那么在课程当中,作为老师就可以科学省一起来进行解谜,看看柯南是如何利用数学知识解决案件的,课堂完成不了,也可以让学生课下去看,课间解密。这样既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成功讲解了课程知识,完成了教学。
总结:在小学数学课程当中,运用一些教育游戏可以帮助学生在增强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是,作为老师也需明白教学游戏的应用要适当合理,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加入了游戏元素的数学课程可以使得数学课程更加生动有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提高了自身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率。总而言之,数学作为一门必学科目,作为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重视,将教育游戏这种教学方法合理的与数学相结合,使得学生快乐学习,提高数学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胡汉城.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 2017 (17) :133-134.;
[2]李光莹.浅谈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 (06) :116.;
[3]庄艳玲.论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才智, 2017 (06) :115.;
[4]朱源.寓教于乐的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策略[J].小学生(下旬刊),2019,(06):58.;
[5]周厚平.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的优化策略[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9,No.386(0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