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论生活中开展小学德育教育的对策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3期   作者:蔡少珍
[导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德育教育被更多的人所关注。
        蔡少珍
        肇庆市高要区小湘镇中心小学 5261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德育教育被更多的人所关注。育才先育德,与个人能力相比,具有优秀的品德也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就当前而言,我国在生活中开展小学德育教育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本文就生活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展开探讨,希望能够对德育教育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生活;德育教育;对策
         
         德育教育包括哪些方面呢?其核心应当是政治思想教育,同时也包括了道德与法律等一些基本的内容,这几个方面相互渗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巨大影响。而这些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果能够将两者相互融合,在潜移默化中即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又培养了学生的道德素质,实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所以说,是十分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的。
         1 生活中开展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近些年来,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在小学德育教育中越来越重视德育教育,并且在一系列国家会议上,都明确提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因此,加强中学生的德育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德育教育的教学工作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因此,本文就围绕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开展德育教育展开论述,希望能对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小学阶段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的德育教育中,教师要把握住学生的特点,才能更好的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同时我们还必须根据时代变化的要求,对德育教育的教学工作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创新,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更好的提高德育教育的教学质量。本文就根据当前我国德育教育的教学现状,针对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提出一些改进的策略和建议。
         2生活中开展小学德育教育的对策探讨
         2.1改进教学方式
         生活和德育教育这两个看似没有多大联系的科目要怎么样结合在一起呢?这就到了考验老师教学技巧的时候了,如果能够将这两者巧妙地结合,那样就不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更会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举例来说,老师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正逢一些国家节日或者是英雄纪念日,就可以积极地引导学生了解这些节日设置的由来,也可以给学生展示祖国发展变化的图片或者视频,激发出他们热爱祖国的热情,或者给学生讲一些爱国主义故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德育教育,既有利于语文成绩的提高,又有利于道德的培养。


         2.2加强学生兴趣
         只有有了兴趣,学生们才会更加主动的接受德育教育,相对于语文这种比较灵活的学科来说,德育教育就显得有些枯燥无味,如此一来就会有很多学生对此产生抵抗心理,久而久之,就会恶性循环,学生越来越抗拒德育学习。对此可以加入一些辅助性教学,比如,借助现代影像技术,在课间或者是定期为学生播放一些国外的正能量的短视频,或者一些为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外国友人的采访片段或纪录片。同样,也可以从反方向入手,找一些国外的较为出名的犯罪的社会热点法治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进行思考。使学生的精力完全投入进去,也了解到犯罪后果,加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同时帮助学生对逻辑关系有一个清晰明了的认识,对学生日后的学习也带来了巨大的帮助。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小游戏来引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比如角色扮演游戏,并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比如说,这里可以充分利用各个科目课资源,比如在语文课本中的对话板块占很大的比重,让学生们在特定的情境下展开对话,既能够符合课本主题,也能够让学生们积极地参与进来。当然老师设定的情境一定要贴近日常生活并且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例如,设定一个五口之家的情境,让学生分饰不同的角色,年事已高的爷爷,每天外出工作养家的父亲,在家一天忙到晚的母亲,两个顽皮的孩子。通过这样的一个人物对话,让学生们体验到爷爷的孤独和父母的不易,培养他们尊敬长辈,体贴父母的品格。
         2.3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
         学校的文化环境对学生道德人格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校园中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可以产生积极的能量,鼓励学生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在语文课堂德育深入的过程中,前提是要保证有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能够在校园良好氛围的大环境下,自觉融入到语文课堂中的德育教育中。语文德育资源在课堂上应得到充分利用,但这还远远不够,要通过课堂扩展到校园,使课堂上孩子们所获得的思想和感悟能够在校园中感受到。这样就能够使校园活动将与德育知识紧密相连,所学所感并不是纸上谈兵,能够在校园中感受到积极、乐观、正能量的文化氛围,这样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能够将许多有价值的道德观念带入到日常生活中,使学生们的德育更加全面、真实。
         学校管理者应与教师紧密配合,创造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在各种文化节、艺术节、体育节等活动的辅助下,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通过相关展板、标语和海报展示正能量的校园文化。比如,在校园里将学生们喜欢的动画片人物用对话形式(语文)做成有教育意义的小漫画,用语文介绍学校的情况,通过展板展示在校园里,让学生身处在这样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环境中潜移默化的将语文和德育联系到一起,这样在语文课堂中开展德育教育也更加容易令学生们接受。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生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状况,老师要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提高成绩的同时,也使其德育水平有所提高。本文笔者结合多年德育教育的经验,就当前我国在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中的现状和存在的种种问题展开论述,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希望能给相关教育工作者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徐娜.小学进行德育教育的现状和改进措施[J].亚太教育,2015(08):156.
        [2]张明山.德育在小学教学中的渗透及措施[J].杂文月刊:学术版,2016: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