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望
广东省肇庆宣卿中学,广东 肇庆 526700
摘要:2018年广东省全面实施新一轮高考体制改革,在其他省份新高考实施以来的基础上,结合本省的实际选择了3+1+2的模式。即语数英+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政治)四选二和语数英+历史+(化学、生物、地理、政治)四选二。期中选考科目为等级赋分制,这样的实施方案地理不再是文史类考生的独选,物理类考生同样可以选修地理。在选科后实施一线教学的实践中不断认识到物理类学生在地理学思维认知、问题陈述方面和历史类学生的差异很大。主要体现在物理类学生对待地理问题思维活跃,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较高,反应敏捷综合性强,但是在问题的表述和陈述时表现不足,尤其在书写层面地理术语运用较少,答案层次不明确,表述不完整,书写字数较少。基于此在文中探讨选修物理类学生地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给出相应解决问题的策略,以便能够进一步的服务于地理的一线教学。
关键字:物理类学生 地理教学
一、选修物理类学生地理教学状况
选修物理类学生是在广东省新高考改革下3+1+2模式,选修语文、数学、外语+物理的基础上有选修地理的学生。这部分学生是物理化学地理组合,物理生物地理组合,物理政治地理组合。大部分组合都是偏理科性的,如果人数较少和几个组合一起开班上课,这样一来学科之间知识交叉融合,地理课堂相对于政治历史地理组合来说更加符合地理学科的属性。而地理学科是自然科学兼有人文科学的双重属性。在研究现实中的地理问题、地理过程、地理现象、地理原因、地理规律都是很复杂的综合性比较强对于学生的思维比较高,恰好选修物理类学生在对于推理能力方面比较擅长。
然而,物理课的开设对于地理学科的学习起到了较大的帮助。比如推理能力的训练,所谓的推理是指由一个以上的判断获得另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它分为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类比推理三大类[1]。归纳推理:指从个别性知识到一般性结论的过程;演绎推理:指人们以一定的反映客观规律的理论为依据,从服从该认识的已知部分推知未知部分的思维方法;类比推理:根据两个或同类对象有部分属性相同,从而推出他们的其他属性也相同的推理[1]。通过物理学科的学习学生是具备这些推理能力,会很好地迁移地理课堂上来,而对于地理学科高考对其考查的要求分别从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角度对地理学科素质教育的目标进行评价[2]。
新高考下对于一线的地理教师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面对选修物理类的学生跨学科多是偏理科性的而且部分是学化学、生物以及地理在新高考里是等级赋分制,对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综合思维要求较高,真正的体现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二、选修物理类学生地理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一)、面临具有多学科的知识储备且多是偏理科性:物理类学生大多是物理化学地理组合,物理生物地理组合。
物理政治地理组合相对选择的较少,介于学校实际情况在开班授课时多会有一两个组合的学生在一起上课,比如物理化学地理组合,物理生物地理组合,这些学生既有学习化学又有学习生物,对于地理教学来说在自然地理部分的教学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学科知识,涉及到大气运动-风的形成过程受力分析时有物理知识的支撑学生很容易接受。在讲到农业生产条件之一土壤的营养物质时可以提到化学中的N,P,K等元素,学生很容易理解,在此基础上理解记忆发挥出很好的效果。在讲到森林的生态效益时,学生可以运用自己生物课上学的植物的知识很快就接受了森林的生态效益,在涉及到农作物生长有机质合成时多学科知识调用很重要。
这就给我们一线教师在备课和知识储备上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既要充分的设计符合物理类学生的情境教学又要多学科知识的学习,对教师学科交叉和知识融合选用为地理教学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选修物理类学生课堂思维活跃,反应敏捷,但是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对知识整合陈述表达会出现层次不清晰,表达术语不完整口语化多等情况。类似的状况也会出现在答题的卷面中,书写时多出现答题要点层次混乱,书写语言少,口语化多等现象。
三、选修物理类学生地理教学策略
针对以上教师备课和组织课堂实施教学中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深入了解学生定期和学生沟通快速从学生角度获取学情,在每次的测试中找出优秀卷面和较差的卷面做对比总结出问题再找学生分析问题给出一些改进方法。持续的跟踪学生阶段性学习状况掌握一手资料。
然后,在备课时充分考虑学生特点设计出有针对性的真实问题情境实施教学,在问题设计时多考虑地理与物理、生物、化学之间的学科交叉和知识融合让地理课堂变的丰富有趣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为高考打下坚实基础。
最后,在学生对地理知识整合表述时教师可以选取经典例题比如高考真题,先带着学生从做题步骤,审题,考点分析,材料和图表有用信息的提取解读,题干分析抠字眼等等,在这些准备工作做好以后针对考点进行思维建模找准答题方向,整理答题术语。答案要点渠道主要有地理学科知识、生活常识、学科知识之间交叉和融合,答题地理标准术语可以借鉴参考答案同样话语答案怎么表述,自己答错或是遗漏得点可以看看参考答案多积累,下次遇到类似情境可以调用这块储备知识。
总之,做一位有心的学习型教师不断成长和适应新高考的要求,引导学生不断地去尝试和调整学习方法坚持下去形成习惯,物理类考生对于地理的学习还是比较容易出成绩的。
参考文献:
[1] 陆素玲.浅谈物理推理能力培养[J].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9(36):60-6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2019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作者简介:吴望(1988.08--),男,汉族,陕西汉中人,肇庆宣卿中学地理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