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天保
湖北省大悟县宣化店镇中心初级中学,432800
摘要:小学阶段是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时期,是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的关键阶段。数学作为一门重逻辑、重思维、重理解的的基础学科,与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得到了很多老师和学生家长的高度重视。数学内容严谨,知识点有很强的抽象性,不利于小学生理解。主题图教学法的出现有效提升了小学数学的课堂效率,增强了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运用主题图教学法,吸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主题图教学法;小学;数学;教育;教学
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科,里面有一些知识点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是比较难理解的。数学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数学中的很多知识都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很多常见的问题也都可以利用数学思维去解决。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加强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把握数学知识,做到学以致用。主题图教学法的出现为教师开展生活化教学情境推波助澜,主题图中有丰富的生活场景和带有数学信息的图片,利用主题图教学法开展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能让学生更好的走进教师创设的生活情境,让小学生能始终跟上教师的教学思路,能提升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是帮助数学教师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在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概述主题图教学法,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的难点,探讨主题图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一、主图教学法概述
主题图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利用带有特定的数学信息的图片开展教学的一种方式和方法,主题图中有很多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图片,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图片,构建生活化学习情境,将晦涩难懂的数学知识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让学生有更直观、更清晰的感受,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中的重点与难点。主题图中色彩鲜艳、种类多样、活灵活现的图片,不仅可以有效吸引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参与数学课堂的积极性以及学习数学的主观能动性,还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换为易于理解的生活场景,有利于教师做到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让小学生更好的做到学以致用,让小学生意识到学好数学并不只是应付考试,而是帮助我们更好的生活。
二、小学数学教学难点分析
首先,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限,对于一些题干设置的较长应用题,学生可能没有足够的耐心读下去,甚至很容易走进题目中的陷阱,找不到题目中隐含着的数量关系或已知条件,不能根据题干内容给获得有助于解题的数学信息,导致做题时百思不得其解。有一些学生虽然有良好的解题思路,但是在面对文字较多的应用题的时候,就会出现心浮气躁的问题。面对题目,没有逐字分析,只是大概扫一遍就胸有成竹的去答题,非常容易因为题目里的一字之差而错误理解题目的意思。
其次,数学计算也是数学教学的难点。数学计算是数学是基础,是解答任何数学题都必须经历的步骤。因此,保证数学计算的准确性是至关重要的。有很多的小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更注重对整体思路的连贯性,而忽略了数学计算。在具体的数学计算过程中,为了节省做题时间,在计算过程中马马虎虎,这样的行为很容易导致出现计算错误,最终与正确答案失之交臂。
最后,对于数学中的图形题也是教学中的难点之一。有一些小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不强,在面对图形较复杂的数学题时,不能很好的找到数与形之间的关系。因此,作为教师,也要有意识的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读题能力、分析能力。
三、主图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一)创设情境,利用主题图渗透数学思想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利用主题图渗透数学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比如,在学习《鸡兔同笼》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先出示绕口令作为课堂导入,让小学生的注意力尽快回到课堂当中:“1只小鸡2条腿,1只兔子4条腿;2只小鸡4条腿,2只兔子8条腿;3只小鸡6条腿,3只兔子12条腿。”通过绕口令,激发学生兴趣,缓解学生紧张情绪,与此同时,还能使学生明确鸡和兔的腿数。
接着,教师就可以利用主题图教学法,找到合适的主题图,比如,用圆圈代表头,用线段代表腿,让学生观察图,比较鸡和兔子的异同。通过主题图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鸡和兔子在数学上的数量关系,让学生更好的发现并找到鸡兔背后的数学本质,即鸡和兔都只有一个头,但鸡有2条腿,兔有4条腿。
再然后,教师就向学生渗透画图的方法,让学生在演草纸上画图并观察,引导学生发现,当头数不变时,多一只兔子就多两条腿,多了一只鸡就减少两条腿。再然后,教师就可以出示例题,“菜市场里真热闹,鸡兔同笼喔喔叫。数数头儿有8个,数数腿儿26。可知鸡兔各多少?”让同学们通过数形结合思想,画出鸡兔,得出结论。
最后,教师可以让同学分享不同的做法。比如,有的同学用八个圆表示鸡的头,在每个头下画两条腿,等于16条,比已知条件给得26条少10条。所以在每个头下面再添上2条腿,一直添到26条腿,得出结果是5只兔子3只鸡。还有的同学用八个圆表示兔的头,一共32条腿,多了6条腿,擦去3个2条腿,结果也是5只兔子3只鸡。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为什么要同时添上或擦去两条腿?哪种方法更简单呢?以此来帮助学生避开思维定势。
由此可见,采用主题图教学法,将鸡兔同笼问题先转变成生动直观的图形,再通过图形转换成数学思维解决问题。学生能掌握多种解题思路,有利于学生真正掌握数形结合的本质,启发学生思维,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二)立足生活实践,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创设环境、丰富资源,是小学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数学与人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数学中的很多知识都可以运用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信手拈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想更好的发挥主题图教学法的价值与优势,就要立足生活实践,加强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比如,“我今天买了五支2元的钱笔和一块2元的橡皮,一共花了12元钱”、“超市原价20元一斤的水果打八折变成16元”等等。教师要利用学生的碎片化时间,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让数学在日常生活中巩固并丰富数学知识。
四、结语:
总而言之,主题图教学法能让教师根据主题图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对于数学知识有更好的理解。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利用好主题图教学法,并根据数学内容选择合适的主题图,提升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杨阳.主题图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技巧分析[J].读与写,2021,18(2):136.
[2]林妙.主题图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技巧分析[J].教师,2019,(33):68-69.
[3]杨江敦.小学数学主题图教学法优化策略分析[J].教师,2019,(33):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