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
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农业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由于职业高中与普通的高等中学生源质量、师资团队、教学内容都有一定的差异。因此,相对于普通高等院校来说,职业高中更要注重采用灵活的授课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本文将针对提高职业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进行研究,寻找可行性较高的教学措施。
关键词:职业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高方法
前言:
数学是一门整体内容较为抽象的学科,教师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首先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二者缺一不可。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进行有效的学习。
一、重视课堂内容导入环节,集中学生注意力
教师想要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学习的有效性,首先要让学生的精神力和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活动中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更好的接受知识,理解知识。职业高中的学生大多数在初中阶段时数学基础都较为薄弱,对于数学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以及敏锐度都需要教师加大精力投入去培养。在高中数学课堂学习初期,很多学生还延续着初中阶段的学习状态,很容易在课堂上做出一些不利于学习的行为,例如睡觉、吃零食、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等等。教师不能够因为学生的成绩较差,就放任不管,一定要及时的制止这些行为。这种行为不仅会对学生自身造成影响,也会影响周边的其他学生,导致整体的教学氛围和教学环境较差,不利于学生学习。
教师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组织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不仅仅是让学生坐在座位上,对理论知识进行理解,更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职业高中的学生大多数都具有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的情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组织相应的学习活动。例如在学习《集合间的基本关系》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分别设置为A集合,B集合,C集合。教师可以利用包含人数的多少划分集合的大小。当教师说到A集合包含于B集合时,那么B集合的成员就要将A集合的成员包围起来。如果教师说A集合与B集合产生了交集,最终形成了C集合,那么C集合的成员就要站在A集合和B集合的中间位置,同时包含于A集合与B集合。这样学生既在活动中学习了相关知识,同时也由于一直在跟随教师的问题不断地进行拆分重组,极大程度的维持了学生的注意力和集中力,有利于学生更加快速的学习相关知识。
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
选择到职业高中进行学习的学生,一般来说可以概括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较弱,无法理解教师所讲的知识内容,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最终成绩不够理想,只能够到职业高中进行学习。第二种是学生自身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但是由于性格上过于贪玩、好动、无法集中注意力,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始终不能提升,也选择了职业高中进行学习。但是这两种类型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差异是较为明显的,第二种学生可以随着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快速的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提高自身的学习成绩,但是第一种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模式都需要一定的训练,否则很难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如果教师都用统一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话,就很容易导致第一种学生无法透彻的掌握数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因此,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学习能力上的个体差异,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教学,布置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 在进行高二下学期《数列》这一章节的学习时,学生会接触到两种不同的数列形式。
在数学练习的过程中,两种数列形式很有可能结合在一起提出问题,学生就很难从中寻找相应的规律。针对第一种类型的学生,教师要更加注重学生对于数列自身的认识,首先要求学生分清两种数列的区别,通过简单的练习题不断巩固。对于数列问题来说,很有可能一道题会出现几个小问,前面几个问题通常是较为基础的,针对第一种类型的学生,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拿到基础分数,再去考虑附加分数。而针对第二种类型的学生,教师就可以设置一些较为开放的问题,让学生利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和数列运用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和对于问题的敏锐度。
三、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学生改变了对于数学学习的态度后,教师就要积极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师要明确在教学活动中占据主体地位的,始终是学生,而最好的师生关系就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将学生引导到正确的学习方向,让学生自行展开探索和学习。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长期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其它学科也会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对于数学来说,课本中包含着很多的定理和公式,整体来看是较为抽象的,对于逻辑能力的要求较高。由于前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一般都是以模仿为主,没有对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行锻炼,因此在学生步入到高中阶段之后,随着教学内容难度的增加,学生只会感觉到数学学习越来越吃力,导致对于数学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
为了改善这样的情况,教师首先要将数学和生活结合起来,尽可能的把抽象的数学内容变为更加形象的生活知识。例如,在学习《随机抽样》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的例子:假如一个社区有65岁以上的老人共54人,现在学校为了调查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的概率对这58名老人进行了抽样调查,共调查了9人,发现其中有两位老人患有慢性疾病,根据这个调查结果,推算出该社区患有慢性疾病的老人的概率是多少?这个问题就代表了生活中一些较为常见,并且基数较大的很难全面调查的事件,在面对这样的事件时,随机抽样调查法是最省时省力,可以快速估算出当地情况的调查方法。当教师把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后,学生更容易产生代入感,有利于学生理解。
四、适当的对学生给予鼓励,树立学生自信心
现阶段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还并不是十分高昂,教师一定要及时的对学生进行鼓励,使学生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中获得成就感,产生对于后续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出现常识性的错误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就是一定不能对学生进行打击:“这么简单的问题都能错,上课听什么了?”“这都是初中的知识点,你初中是怎么学的?”这样的问题会极大地影响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很可能由于害怕犯错,导致不敢发言,畏惧数学,对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造成极大的阻碍。
例如,学生在学习《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时,由于涉及到很多角度的变换和公式的推算,学生很容易对知识造成混淆,在学生正确运用到三角公式时,教师就要对学生给予鼓励,三角定理是高中阶段十分重要的定理之一,很多三角形运用的课题中都离不开三角定理的运算,掌握了三角定理,就找到了解开三角题型的一把钥匙。教师要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产生热情,最终养成学生乐于学习的精神。
参考文献:
[1]李文彬.提高职业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探讨[J].新课程(下),2015(12):150.
[2]周悦.提高职业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与措施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07):123.
[3]麻学军.关于提高职业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与措施[J].学周刊,2019(24):12.
[4]胡玮玮.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探析[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7(1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