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飞
广西百色靖西市民族中学 533899
摘要: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地理学科品质和地理核心能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最重要的是要从实际出发,贴近生活,让地理课堂所学为生活所用。
关键词:基于核心素养 初中 地理课堂 实践力 研究
引言
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初中地理教材在人地方面的内容始终坚持和贯彻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观点;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应始终将地理核心素养与教材充分结合,同时加强对学生的辅助和引导,逐步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不仅仅是对教材内容的宣讲。教师应做到将人地观念和综合性思维相结合,为学生搭建提高综合能力的重要平台。
一、加强学生人地观念的培养
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有利于了解个体对自然环境及社会所带来的重要影响,同时也能够从中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和产生社会责任感。地理学科的重要性也要求初中地理教师能够在核心素养这一重要理论的指导下,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根据地理教材的具体内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地理课堂教学中;同时也要引导学生能够利用所学到的地理知识来对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这是提高学生人地观念和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例如,在学生学习有关“印度服务外包产业”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首先向学生提出以下几个问题:通过对印度软件外包服务业的个体案例的了解,印度经济的发展应该怎样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生活中哪些例子可以说明印度经济的发展采用了因地制宜的方式……学生通过对本节课知识的学习和思考,可以充分意识到因地制宜观念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在这一基础上,教师能够在课堂中实现从理论知识升华到人地协调观念中,充分引导学生利用因地制宜的思想来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最终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在进行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动手训练是惯用的实践教学方式。若想把地理实践力教学与地理教学课完美地融入到一起,教师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以使学生利用动手实践的机会去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比如在讲到《认识地球》这节课的时候,因为初中生不具备较强的抽象思维水平,若教师只使用语言来进行教学,学生就很难理解地球形状、经纬线等方面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使用地球仪来当作教具,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去掌握地球的特点,从而就可以使学生对地球有一个全面的理解。这样的方式,要优于“满堂灌”教学的效果,并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这之后,教师还要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最好让学生亲自去制作地球仪。比如指导学生利用一些圆形物体去制作地球仪,然后让他们在自己的地球仪上面标出赤道、经纬线、南北半球等,这样就可以让他们加深对地球的理解。在制作地球仪的教学活动结束以后,教师要拉上窗帘,使教室显得暗一些,之后使用手电筒去照射地球仪,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加深对于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的理解。
以上这种教学方式的优势在于:首先,学生会加深对于地球的理解,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其次,动手实践要明显强于“满堂灌”的教学效果,这样不但能够使枯燥且抽象的地理知识更加形象生动,并且还可锻炼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从而增强他们的地理核心素养。
三、引导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培养学生综合思维核心素养
综合思维是学生进行地理知识学习的基本思维方法,与此同时综合思维核心素养也是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的综合思维就是指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动态地以及系统地认知地理现象以及地理事物的思维能力。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有效培养学生综合思维核心素养能够使学生建立在全局的角度上针对地理现象以及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更加明确地理知识以及地理知识之间存在的关系,并且还能够做到在一定程度上解答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以及演变过程,这种情况下能够使得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地理现象特点,对学生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十分有利。而想要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有效培养学生综合思维核心素养,那么教师就一定要注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组织学生展开相关讨论,并在此过程中注重问题的提出,这种情况下就能够使学生综合思维核心素养获得有效培养,与此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地理知识学习效果。
四、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地做到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自身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时候,教师对于学生遇到的问题,不要直接给出答案,只需要在必要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的引导即可,引导学生自行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核心素养中重点培养的能力。第一,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恰当地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之中,采用合理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发现问题,真正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还有利于教师全面地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设置接下来的教学内容,并能够在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及时给予反馈。第二,教师可以针对课堂内容构建翻转课堂,对于比较容易的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或微课素材在课前进行学习准备,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可以积极地交流、谈论,学生的思维更加发散,这样不但可以高效地进行课前预习,而且可以提前发现自己的疑问,以便在课堂上更加认真地听讲,提高学习效率。
结束语
在初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是非常重要的,想要提高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教师必须及时地转变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系统的建立。教师也必须认识到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较长的时间,教师教学的时候,必须教会学生地理学习的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这样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才可能真正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国强.学地明理,树立人地协调观——初中地理课堂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与思考[J].学周刊,2020(05):67.
[2]任建新.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19(64):143.
[3]刘春富.核心素养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J].学苑教育,2018(18):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