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南朝鲜族乡汉族中心校 157000
摘要:在初中音乐课中充分发挥德育功能,有利于学生在这个阶段形成良好的性格和习惯。初中音乐教师要充分将教材内容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结合起来,利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结合道德教育要求,引导学生建立自我修养意识,在音乐学习中进行积极审美,探索音乐作品中所倡导的道德品质精神,铸造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德育
引言:音乐本身具有感性特征,尤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可以发挥处很好的情感引导作用。这要求教师在重视学生歌唱技巧训练的同时,也要结合曲目特点,结合人文环境,将学生引导到对歌词、伴奏、氛围、情感的审美上。引导学生与德育主题相结合。与其他学科相比,音乐的情感特征要明显得多。因此,运用情感教学和审美教学辅助德育是可行的。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合理开展学生德育渗透教学。
一、在音乐教学中开展德育有利于促使教师做好道德榜样
初中生具备了一定的行为分析能力,他们往往对教师的言行比较感兴趣。因此,教师要身体力行,以德立身,用自身的感染力进行德育渗透教育。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当常备学科德育的观念,把教学过程当成德育的阵地,致力于挖掘可作为德育的渗透切入点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注意自身言行,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富有激情的歌唱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
二、在音乐教学中开展德育有利于做好学生心理建设
学生放心表达真情实感的基础,是保证自己身处于良好的心理环境。情感教育本身就是带有一定的隐私分享的意味的交流活动,有些学生出于自我保护考虑,有时会故意回避真情实感。学生要具备足够的安全感,才有可能真正把自己的情绪、情感表露出来。对此,营造良好师生关系,创设友好和谐同学关系,是十分必要的。歌唱是富有情感的艺术,因此也是德育情感价值教育的重要手段。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主要表现在音乐情绪、情感和情境三个方面。教师要做好学生情感深度和强度的延伸,把音乐情境与情绪、情感充分结合起来进行展现,把学生的音乐体验放在课堂组织目的的首位。教师要对课堂用语和肢体动作,以及微表情心理学下功夫研究一番,找到指导教学的有效方式,为学生放心流露情感创设融洽的课堂环境。
三、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有利于构建学生道德认同感
有些音乐作品的形成是根据特定时代背景创作的。台词充满了对时代的思考。
德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在教材中这些曲目的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参考。教师可以结合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道德礼仪,引导学生体验作者的思想,宣扬精神,并结合运用曲目创作特点,深入挖掘音乐内容或情感基调,进行道德教育。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造良好的氛围,在学生面前生动地展示这些材料。通过给学生生动的课堂体验,他们可以对这些道德品质有足够的了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以具备这些道德品质为荣。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些历史电视剧、电影剪辑,配以主题曲,通过声音、影像营造出一种凝重的情感氛围。例如,在“祖国颂歌”这一单元的引入部分,可以通过播放电视剧《亮剑》中剧首、剧尾片段《中国军魂》、《亮剑(大合唱)》,使孩子们肃然起敬,激发孩子对历史的敬重感,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在此基础上,再对教材歌曲进行教学,更有利于在孩子心中打下烙印,萌生爱国情怀。
四、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有利于传承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初中生德育必不可少的内容,音乐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理解民族精神的内涵,培养他们对具有中国元素的本土音乐的热爱,或者借鉴音乐作品中的审美知识,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应该具备什么样的道德品质才能实现自己未来的理想,从而增强他们独立进行道德教育的积极性。此外,引导学生了解民族音乐史,探索作品的寓意,把握音乐作品中对氛围营造的特点,也可以让学生逐渐强化对积极的历史观建立的思考。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体验其中丰富精神内容或引导学生开展有目的歌唱练习、乐器演奏,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其中情愫,实现情感的外部散发。近年来,中国风格的歌曲逐渐流行起来,中国元素与流行音乐的结合丰富了本土音乐。例如“神州音韵(一)”这一单元,教师需要教会学生鉴赏中国古代音乐之美,从美学的角度出发,通过探索古代乐器演奏知识,突出的中国乐器音色和舒缓的旋律,进而感受民族文化。
结语:初中音乐课堂德育的良好渗透,要求学生理解道德素质的内涵,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增强自我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找到自我发展的目标和方法。音乐教师应使用好的教材,使学生对音乐教学内容中的伦理因素更加敏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德育渗透策略应符合学生的情感运动轨迹,遵循音乐教学规律,将导入课堂、感知声调、语言学习和认知发展融为一体,以指导教学,通过提高学生的体验,促进学生主观情感的交流和整合。
参考文献:
[1]王亚.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实践探讨.吉林教育,2020(35):16-17.
[2]付丽丽.德育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渗透策略.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21):47-48.
[3]李娜,黄金柱.分析初中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途径.家长,2020(27):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