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建筑专业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3期   作者:卫录录
[导读] 专创融合指的是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卫录录
        齐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齐河县技工学校)
        摘要:专创融合指的是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教育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通过开设跨学科的交叉融合课程、强化实践等手段,促进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知识的融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意识和态度。中等职业建筑类专业为培养出满足时代需要的实践性建筑人才,要积极转变教学模式,建立起专创融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为中等职业院校建筑类人才培养提供理论指导,进一步推动中等职业院校全面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变革。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建筑专业;教学问题与对策
引言
        职业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形成的独立体系,相比于普通高校的高等教育体制,职业教育更注重对于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工作。当前,经济和时代的发展推动建筑专业不断优化、改革,在此基础上能够让先进的科技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的教育体系适应当前建筑市场的发展,同时符合职业当前的发展趋势,即培养有针对性的专业人才,实现市场中人才的最优配比。
1 传统建筑学专业技术课程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课程设置缺乏“多学科交叉融合”
        传统建筑学专业,建筑技术课程主要包括: 《建筑测量》《计算机辅助制图》《建筑物理———声、光、热》《绿色/生态建筑》等理论课程,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课程与课程之间的交流与互补不足,在实际教学中,技术类课程、设计类课程及数字软件课程已形成坚固壁垒,受到师资调配、课程固化等问题的阻扰,彼此之间缺乏有机链接。
        1.2 技能掌握不牢固,流于表面
        在校大学生由于时间充裕,会参加八大员、测量中级工以及二级建造师等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并且有些学生也拿到了相关证书,但是在实际操作是,有些学生还是无法正确放线测试;另外还有一些同学在校学习工程造并进行上机训练,但是在实际操作时,很多学生面对一个工程时还是无法如从下手计算。因此学生没有牢固掌握相关技能,并且流于表面,这样一来,企业也需要花费大量精力进行二次培训,不仅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长此以往对整个建筑行业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2 解决对策
        2.1 合作办学
        地方、企业和学校三方通过合作办学的方式,让学生在满足中等职业职业类型教育的条件下,通过地方引导,企业和学校联合培训,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习实际工作中需要的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实现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双线教学,快速实现学生的技能提升和学历提升,例如开展“委培班”、“定向班”、“订单班”等“5+1”或者“2+1”培养模式。学生在联合办学培养合格后,颁发地方和企业认可的相关证明,学生能够快速的得到地方和企业的认可,缩短学生的工作适应时间 。学校可以在“一带一路”的契机下,开展国际合作办学,邀请涉外的企业和学校进行联合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加宽敞的学习平台,学生学习合格毕业后能够快速的投身到“一带一路”的建设中。


        2.2 “互联网+”背景下构建工程实践性教学体系
        中等职业院校建筑专业教学,需要向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进行转变,在日常实训任务制定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建筑师职业标准体系来约束教师。年轻教师需要参与建筑师考试,掌握建筑行业推出的政策法规内容,教学内容紧跟时代步伐,定期地通过网络进行教学资源的选择。同时,可以借鉴国内外优秀的职业化建筑教学案例,让“建筑材料结构施工”等基础理论课程与建筑工程实践相结合,教学标准要以建筑职业要求为基准,注重学生对工程设计等实践内容的掌握,保证教学课程之间的有效衔接。教师在进行教学方案制定时,要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在课堂上对建筑的主要结构和施工内容以及场地设计进行详细分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实践热情。教师可以结合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明确当前的社会发展要求,通过多媒体课件将建筑设计的整体流程进行演示,完善教学课程体系,通过多媒体课件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策划、设计、施工、管理、维护等环节的细节进行展示。实训项目主题的选择,也需要参考具有地域性发展特点的实际工程,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操作了解城市和区域性的发展特点,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在实际调研中掌握理论知识内容,健全建筑环境设计观念。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搭建互联网建筑交流平台,让学生参与到奥运会场馆设计和汶川灾区重建等实际性工程项目设计案例中,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提高学生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2.3 夯实并扩展多元化师资队伍
        中等职业院校要多方整合校内外资源建立起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最大限度发挥导师在教育方面的指引和帮扶作用,进一步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性、可操作性的指导。为了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能力和实效能力,中等职业院校需要根据建筑行业的特点制订出较为详尽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发展规划,从人员聘用标准、绩效考核等多方面来把控师资队伍的综合能力。不但要选择具有较高专业理论水平的高校教师作为指导人员,同时也要积极聘请知名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员等参与到师资队伍中来,形成理论、实践能力都较为突出的创业创新师资队伍。除此之外,中等职业院校也要加强自身教师的培养,要通过以老带新、定期培训、外部进修等不同形式提升创新创业教师队伍能力。
        2.4 建立广泛的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是推动现代学徒制建设的主阵地。学校必须要建立一个或多个的实训基地,并将其作为一项长期的基础工作,以保证建筑类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能够得以充分的训练;企业也必须建设足够多的多功能实训基地,不仅要包括跟岗实训基地,还要有顶岗实训基地,不仅能够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造,还能实现钢结构、砌体结构等各种典型结构的建设。
结束语
        教学改革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课题,学生有提升专业技能和学历的需要。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自身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提升更是不可或缺,教师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更需要了解企业的需要,提升实践能力,建立起一支素质过硬的双师型教师是学生专业技能和学历提升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 补维波,黄晓妹.专科生学历提升路径探析[J].现代交际,2020(06):171-172.
[2] 李梁.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微课程”教学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4,(7):70-73.
[3] 韦晓阳.深化“三教”改革新时代教材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5):84-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