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蕾
莘县东鲁学校 山东聊城 252400
摘要:现阶段在素质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中,在中小学整体课程体系中,音乐教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其占据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音乐课程的开展对于学生音乐素养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在愈加全面化、系统化、优质化的教育体系下,中小学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完整人格的重要一环,音乐欣赏则是培养学生音乐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欣赏
引言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中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越来越重要了。其中,中小学音乐教学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高对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小学音乐欣赏课程教学之中,音乐教师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并且选择有效的教学模式来开展音乐欣赏教学,以确保音乐欣赏教学能够激发中小学生的兴趣,从而实现对中小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有效培养。
1中小学音乐欣赏课开设作用
1.1音乐欣赏能舒缓学生学习压力
学生学习压力随着人口基数的增大以及教育素质的大幅度提升等各方面因素影响,学习任务愈加繁重、难度越来越高,中小学学生,学习压力很大。经多个国内外实验证明,动听的旋律通过感觉器官传入大脑中枢神经系统,能使人产生愉悦放松的精神状态,疲惫能有效地被缓解。据调查显示,音乐的舒缓作用已被广泛地运用于医学、心理学等领域,且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音乐欣赏能提高学生素质
中小学期间是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重要发展阶段,接受正确的音乐欣赏课程,不仅能有效地开拓学生的独立思维,还能为中小学生在欣赏美、感受美的同时更上一层楼,达到更高层次的认识。“如果学生缺乏必要的音乐欣赏能力,音乐的美感就不能为学生所接受,音乐本身也会黯然失色,音乐教学就不能最终取得成功”。
1.3掌握音乐基础
欣赏音乐需要掌握一定的方式方法,尽管聆听音乐获得共鸣并不需要多么专业的音乐基础知识,没有系统学习过音乐的人也能在旋律中体会作曲家的情感内涵,但在掌握简单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后,能够从更深层次、更为科学的方法来欣赏音乐。现在的学生对于古典音乐、经典音乐并没有流行音乐的喜爱程度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那就是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聆听音乐的方法。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音乐欣赏课让学生从深度来认识音乐作品,比如了解乐器的音色、音乐的节奏、节拍、强弱对于情绪的影响,旋律的高低起伏,作品的创作背景,简单的曲式结构等等,这些都是小学生能够掌握的音乐基础知识。
1.4引发无穷想象
中小学阶段的孩子有着丰富的想象力,音乐欣赏实则是一种独立的精神过程,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放在音乐中也同样适用。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成长环境与生活经历都有着个体差异性,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学生会对听到的音乐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产生奇思妙想。特别是对于中小学阶段的孩子来说,富有想象力是他们的年龄特征之一,在音乐欣赏课中可以引发学生无穷的想象力。通过一段简单的音乐可以引发他们对童年的想象、对未来的想象、对无知世界的想象等等,音乐节奏的速度、力度都可能是构成想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2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和效果的策略
2.1自主感悟,培养自主学习
在音乐教师针对中小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教学的过程中,要通过音乐中优美旋律以及节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学生只有对音乐欣赏产生兴趣,才能够主动地倾听以及感受音乐,才能够在欣赏的过程中了解音乐的内涵,从而提高自身的音乐鉴赏能力。例如,在《渔舟唱晚》这一歌曲的欣赏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倾听的方式来感受音乐中的旋律,感受音乐的内涵,如歌词“天苍苍,野茫茫,雨似箭,风似浪,大树随风扬。人歌唱,风也唱,踏花归去马蹄香,蝴蝶追赶忙”中,“浪、扬、香、忙”等词形成押韵。中小学生在音乐的氛围中可以主动地感受旋律和节奏,形成自己对音乐的体悟。在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教育的目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理念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在中小学生音乐欣赏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质为教育理念,完善音乐教育的教学目标,丰富中小学音乐教育过程中的教学内容。并且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体,通过音乐欣赏活动的方式,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欣赏课程中。
2.2游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
想要推动学生在音乐欣赏课程中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就需要培养他们对音乐欣赏课程的兴趣。所以,教师在进行音乐欣赏教学的时候,需要用一种愉快的方式来调动学生对于音乐欣赏课程的兴趣,例如,可以运用歌曲串烧游戏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对于音乐课程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在游戏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个词,例如“春天”,小学生就围绕有关春天的歌曲进行演唱,中小学生可以唱“春天在哪里”,“这里的春天最美丽”,“春天到,春天到,花儿朵朵开口笑”……在游戏之中激发中小学生对于音乐课程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欲望,促进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音乐鉴赏课程之中,主动地进行学习。再比如,在带领中学生欣赏《将军令》这一首歌曲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去吟唱同一风格的流行歌曲《男儿当自强》,然后引出古风歌曲欣赏这一主题。通过比较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古今歌曲的“源”和“流”的关系,从而激发学生对于古风歌曲的兴趣。
2.3加强音乐训练,打好文化基础
在音乐欣赏的课程中,教师不仅仅需要引导学生认真地欣赏作品,还要在教学过程中,传授学生相关的音乐知识以及技能。所以在音乐欣赏课程中,教师首先需要树立一个正确的音乐欣赏观念,才能够带动学生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比如在音乐作品欣赏的过程中,根据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时的状态,教师可以在学生不懂的地方加强引导,在学生注意力分散的时候提醒学生提高注意力。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可以为学生未来的音乐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更需要教师注意的是,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教师应该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和音乐欣赏水平的不同,在音乐欣赏的技能和相关知识内容方面给予针对性的指导。教师可以依据教材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以及学生的能力水平来调整音乐鉴赏的难度,使音乐鉴赏课程中的音乐作品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更加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后在中小学音乐鉴赏教学课堂中,教师需要不断地将音乐作品相关的人文知识、音乐知识以及音乐作品的相关情感内容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的同时,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
结束语
欣赏课在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进行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钻研教学方式,积极主动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可以有效的、更好的讲授音乐欣赏课。中小学音乐欣赏课堂不仅仅需要学生能安静的聆听,也需要学生积极参与,更需要学生创造演绎,这是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必然要求,也是新课改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崔彦芳.对中小学音乐欣赏课有效提问的探究[J].文化产业,2019,(16):59-60.
[2]陈培培.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效衔接方法[J].北方音乐,2020,(04):210-211.
[3]于兆林,邱美玲.钢琴即兴伴奏在中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浅谈[J].黄河之声,2020,(0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