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
成都大学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进入数字媒体时代,这给高校美术教育带来新的改革机遇。基于此,本文分析高校在数字媒体时代下美术教学改革意义和问题,重点探索美术教育改革策略,以期提升美术教育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数字媒体;高校美术教育;教学模式
引言:数字媒体不仅能够通过多个渠道传播海量教育内容,其传播效果还具有智能化的特征。通过将其应用于高校美术教育改革,能够切实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教育质量,因此,探索高校在数字媒体时代下美术教育改革策略是必要的。
一、分析高校在数字媒体时代下美术教学改革意义及问题
数字媒体技术实现了文字、视频等媒介的有机整合,在该时代背景下,数字媒体与美术教育的融合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视听等感官,提升美术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进而提升美术学习效率,从技术层面促进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但是,从目前改革现状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美术教育质量和数字媒体技术的使用效果,具体如下:
第一,教学理念相对落后。部分高校美术教师没有使用数字媒体思维开展美术教育,对数字媒体相关技术和软件的认知存在偏差,进而导致数字媒体相关内容的掌握水平较差,无法为高校美术教育改革提供有效支持。第二,美术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影响学生美术创作思维的形成与发展。同时,数字媒体美术教育资源运用不合理,存在资源堆砌现象,进一步阻碍美术教育的顺利改革。
二、探索高校在数字媒体时代下美术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
(一)创新教学理念,发挥学习软件作用
高校在数字媒体时代下进行美术教育改革时,应意识到创新对该改革工作的重要性,这要求高校美术教师打破教育思维定式,创新美术教学理念,将数字媒体技术及理念融入到美术教学理念和教学活动中。具体而言,高校美术教师应积极学习当前数字媒体技术和软件,掌握有关数字媒体教学的基本技能,进而顺利将数字媒体引入美术教学中,提升数字媒体的应用效果。例如,将Auto CAD和Photoshop等软件应用于美术教学活动,实现传统教学与技术教学的有机整合[1]。在应用初期,学生势必会不习惯,因此,教师应发挥自身在教学活动中的引导作用,激励学生运用美术软件开展并完成美术绘图训练,帮助学生积累数字绘图经验,最终使学生掌握数字多媒体系统软件的使用方法。通过该策略,能够实现数字媒体技术、软件与高校美术教育的有机整合,顺利推动美术教育改革进程,促进学生美术水平的提升,满足当前时代对美术人才的需求。
(二)落实美术实践革新
对于美术教育而言,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感悟能力以及美术创作能力等,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美术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更加宽广,例如美术教师或是职业艺术家等。而数字媒体时代带来的美术创作软件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因此,在该时代背景下开展美术教学改革工作时,出于长远考虑,应对美术实践进行革新,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美术能力。具体而言,高校应将有关美术创作软件教学工作纳入美术教育体系中,使学生具有正规渠道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增加学生亲手操作软件的机会,学期考核在有关美术创作软件等方面也应有所体现。例如,高校美术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美术水平进行分组,之后开展翻转课堂或线上教育,打破美术教育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同时,美术教师应提高对数字技术的重视程度,通过线上信息教育平台搜集、整理有关美术教育和美术艺术作品等教育资源,丰富美术教育内容。之后,通过将搜集到的美术艺术作品发给学生进行赏析与临摹,能够提升学生课下时间的利用率,使其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等工作。教师应定期接收学生学习反馈,根据实际问题整理有关美术创作技巧的资料,学生通过在线上和线下进行反复观看和临摹,使其掌握美术创作技巧以及创作软件,最大限度的开放更多实践机会,进而实现美术实践的根本性革新。
(三)创新教学模式,深化数字媒体技术应用
在全球化的发展机制下,经济发展的同时带动了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交融与发展,传统美术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当前时代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且,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中,往往是教师占据主导位置,在数字媒体时代下,高校和美术教师应通过应用数字媒体技术落实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进行美术教学模式的革新。具体而言,在对高校美术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时,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导向,以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和有效交流为基本原则,克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性,进而实现在美术教学中的相互探索与交流,师生一同突破课堂美术教学的短板,获得共同进步。例如,美术教师可以落实小组教学法,根据学生实际人数进行分组,以小组实际水平下发不同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资料搜集、一同讨论等工作,都能够获得自身水平之上的成长。
以“雕塑艺术鉴赏”相关内容的教学工作为例,教学模式的创新可按以下步骤进行:首先,美术教师在上课前根据教学内容提炼问题、制定任务,例如“雕塑艺术历史”、“雕塑艺术审美特征”、“雕塑艺术作品赏析要点”等,提前进行教学任务的准备[2]。之后,根据这些问题和任务,通过使用数字媒体技术面向全体学生播放教学内容有关的多媒体视频影像,让学生以直观的方式全面了解雕塑艺术知识内容,提升学生小组讨论实效性。最后,小组逐一汇报,教师将评论权分给学生,通过组别评价使学生不断反思自身,进而为后续学习工作和美术作品创作奠定良好基础。通过该措施,不仅能够提升学生自主思考意识和能力,还能够实现美术学习方法和创作技巧的彼此借鉴,良性竞争机制的介入能够在改革美术教学模式的同时促进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四)充分运用数字化教育资源,开展高质量美术创作
第一,高校和美术教师应对数字化美术教学资源进行挖掘,将美术艺术作者实现通过数字模拟现实技术投射在课堂多媒体幕布上,开拓学生眼界,提升其审美判断能力,进而对学生美术创新思维进行有效启迪。第二,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优化,开展直观美术教学工作。对于高校美术教育而言,其具有较强实践性,因此,美术教师应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制作软件以分布式演示和讲解的方式将作品技巧直观的展现给学生,提升美术教学质量,强化美术教学生动性和趣味性,实现以先进技术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与积极性的目标,让数字媒体资源为高校美术教学改革服务。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选择数字化美术教育资源时,应注重美术教学内容的选择,将面向实业服务转变为满足个人发展需求。即在应用数字化美术教育资源充实教学内容时,应根据教材内容选择相应的美术艺术作品和教育资源,并通过音乐、视频等营造良好教学情境,打造多维教学结构,使学生在适应教学内容转变的同时获得审美水平的提升。
结论:综上所述,数字媒体时代下高校开展美术教育改革对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学生美术素养发展具有极强现实意义。因此,高校及美术教师应深入挖掘数字化美术教育资源,并对教育理念、模式等方面进行创新,进而实现全面改革。
参考文献:
[1]邱文彦.新媒体时代下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与创新[J].艺海,2020(08):150-151.
[2]周媛媛.浅析数字媒体时代下大学美术教改再思考[J].农家参谋,2018(0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