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超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元宝山区山前学校
摘要:相较于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游戏教学法及能够满足初中学生的心理,又能够突出体育项目的重点教学,具有“双管齐下”之功效。初中体育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中应当强化认识,正确看待游戏教学法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要将游戏教学法引入到准备活动、重点教学、课堂训练以及课堂收尾中,抓准注意事项,实现教学有效应用。
关键词:体育游戏;初中体育;教学应用
正所谓“寓教于乐”。要想打造一个学、玩并举的体育课堂,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发展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初中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课程教学时就要巧妙运用体育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体育学习。
一、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1、准备活动引入游戏,奠定趣味教学基础
准备活动需要让学生热身,打开学生身体的各项机能,避免在后续体育运动中受伤。但传统的准备活动一般为慢跑和伸展运动,很容易造成学生的乏味情绪滋生,反而不利于让学生的身体提前进入运动状态。为此,教师可以利用体育游戏开展准备活动,在打开学生身体运动开关的同时奠定后续趣味教学基础。
如教师可以开展“你做我猜”接龙游戏,教师提供词句如“我在广场上做广场舞”,让学生们进行身体接力。最后一个同学要将身体接力的最终版展现出来,并且进行回答。这样的趣味游戏活动能够让学生们趣味热身,作用突出。
2、课堂重点引入游戏,加深体育运动理解
教师在进行体育课程重难点教学时,单纯地依靠讲解和演示实际上是无趣的,会导致一些学生分神,从而降低课堂教学效果。为此,初中体育教师可以在进行课堂重难点教学时利用游戏做辅助,这样既能够形象的帮助学生感受运动项目的重难点,加深学生的理解。又能够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优化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
如在进行“三级跳远”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掌握下蹲、起跳的各种技巧。教师可以利用“颜色游戏——蛙跳”来开展体育教学。大家互相围成一个圈,分别1、2、3...叫号,叫号的人要做一个蛙跳,重复叫号的人淘汰。在蛙跳的趣味游戏中,学生能够掌握下蹲、起跳的要点,自然能够通过该游戏学习三级跳远技巧。
3、体育训练引入游戏,提升训练参与兴趣
发展学生的体育素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生经过不断的练习。
很多学生会在重复性的练习中丧失体育练习的主动性,兴趣不高。为此,初中体育教师要在体育训练中引入游戏,为重复性的体育练习增加一点色彩,从而让学生提高训练的参与兴趣。
如在开展“长跑”运动时,单纯的进行长跑实际上很无聊。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围绕校园进行长跑,根据每一个标志性的标志物,如图书馆、食堂等,进行长跑目标设定。这样的趣味情境也是游戏的一种,能够让枯燥乏味且难熬的长跑训练变得简单和有趣,进而提高了体育训练的有效性。
4、课堂收尾引入游戏,协调身体有效收尾
为了让一节体育课“言已尽而意无穷”,让学生们对体育课充满参与热情。初中体与教师可以在课堂最后尾声阶段引入游戏,此刻带入的游戏应当是温和的,其目的是舒缓学生的身心,让学生趋于平静平缓。
同时将游戏贯穿于课堂的多个环节,能够让学生对下一节体育课产生期待,承上启下之效果突出。
二、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注意
当然,在利用体育游戏开展体育教学时也不能盲目应用,要有所注意。
1、合理组织游戏
教师要在应用游戏辅助教学时合理划分游戏小组,且注意利用游戏衔接教学,要合理的组织游戏,避免游戏在体育课堂上“喧宾夺主”,必须突出游戏的教育辅助作用。
2、精心筛选游戏
体育教师要精心筛选游戏,并非所有的游戏都适合应用于体育课堂。所选择的体育游戏必须内容丰富、积极向上,还要贴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保证游戏能够促进学生身心素质成长,具有实质作用。
3、保证游戏安全
不论选择何种游戏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最重要的就是游戏安全问题。尤其是一些带有竞赛性色彩的体育游戏很容易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忽略安全,因此教师要衡量每个体育游戏的危险系数,并且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设置,保证游戏在体育课堂上安全开展。
4、进行有效评价
利用游戏开展体育教学也少不了教师的有效评价,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的闪光点,无论是体育技能的消化,还是和学生之间的配合等。都应当及时的鼓励和夸奖学生,让学生充满自信,愿意参与游戏,爱上体育运动。
结束语:
游戏应用本身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动起来。初中体育教师落实上述对策将游戏带入到体育课堂上,实现游戏规范化、具体化应用,是有效教学的重要表现。当然,初中体育教师也要有所注意,要合理组织、精心筛选、保证安全、有效评价,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体育游戏的教学辅助作用,建构学玩结合新课堂。
参考文献:
[1]唐华,田菁.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应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06):130-131.
[2]李永秋.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的应用研究[J].求知导刊,2020(11):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