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3期   作者:王烨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教育问题逐渐成为我国国民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王烨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灵溪第二高级中学     邮编3258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教育问题逐渐成为我国国民最关注的问题之一。目前我国教育部已经推行了新课改的教育制度,旨在推动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成长。随着互联网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信息技术逐渐也被引入了基础教育。但是由于该门课程引入我国教育体系的时间较晚,且不属于应试考查范围,因此并没有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导致其还未形成完善的教育系统,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改;信息技术;问题;对策

        新课改之后,信息技术课程俨然已经成为我国高中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学科,为我国高中生的综合素养养成做出了贡献。但是,很多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还是缺乏系统的教学方法,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也一直没有取得显著成效。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想要提升信息技术教学质量,还是要针对现阶段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现存的问题来进行探索分析,保证教学得到优化。通过教学创新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教学的兴趣,通过教学来推动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为学生的长远成长打下基础。
一、新课改下我国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准确认知
        对于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而言,其最主要的目标其实是为了提升高中生的整体信息素养,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基本掌握来推动高中生的个性化成长。需要通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使得学生不仅能够借助信息技术解决实际的问题,还能够拓展视野,形成良好的思考习惯,保证学生的决策水平能够得到提升[1]。但是在一直以来的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高中教师都只会对学生进行常规的计算机技能培训,提升学生的上机操作能力,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对学生价值观的培训。
(二)缺乏相应的考核机制
        由于大多数高中目前并未意识到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开展过程中,大部分学校都是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并未按照新课改的相关要求和教学目标来进行具体教学活动开展。因此很多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并未因此很多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也并没有一个科学有效的考核制度,导致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重视程度也较低[2]。再加上大部分高中生都来自于不同的小学和不同的初中,而不同的小学和初中在信息技术教学状况上就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也就导致高中不同学生之间还是会存在较大的计算机技能差异。其次,对于高中生而言,不同学生的生长环境导致其学习习惯也存在差异,有的学生学习主动性强,具备自主学习能力;而有一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弱,需要教师时刻督促[3]。在这样的状况下,考核机制的缺乏就直接影响了信息技术教学的整体效果。
(三)缺乏对教材的充分了解
        随着新课改推出,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也已经发生了变化。教材内容已经不再是传统教材中那种类似于软件说明书的形式。教材的主要内容转变为了信息的处理过程和信息交流的过程。

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需求展开,重点内容也变成了实际生活中信息技术与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和相互融合。这种教材转变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展开也是一种很大的挑战。很多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旧以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并没有充分挖掘教材转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低下。
(四)教学过程缺乏严谨性
        在目前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不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没有做到系统了解教材和教学目标。因此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都非常随意,只会对学生进行一些简单操作的讲解。同时教师的每一个教学环节也不够严谨,抱着一种应付的态度来面对信息技术教学。没有做到教学方法创新,激发学生的教学兴趣,甚至还会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由操作,导致学生大部分的教学时间都用在了游戏和聊天等方面。这种种的原因都导致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低下,影响了高中生的综合能力成长,与当下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不符。
二、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策略
(一)教师应该认真完成信息技术备课
        伴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想要有效提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整体效果,信息技术教师就应该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对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视。教师的备课需要充分结合课程标准内容和新时代对学生信息技术方面的要求来展开。在备课过程中,教师需要将课程内容分层设计,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来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4]。教师需要加强对备课过程的重视来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只有这样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才能够得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才能够得到培养。
(二)丰富教学形式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之前需要向学生充分介绍信息技术课程的整体教学目标。同时还可以结合当代实际状况来向学生介绍我国高新科技中的信息技术融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明白信息技术不仅仅包括上网,打游戏,聊天,打字,还有更多有意思的事情需要我们去挑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加强教材认知,因材施教
        教师在教学开始之前需要先对教材进行系统了解,掌握到教材的知识组成。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实际生活来进行选择性重点教学,提升信息技术教学的整体质量。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结合不同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常见的教学方法为:分层教学、合作教学、探究式教学以及项目式教学法等。
三、结束语
        本文主要结合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展开研究,重点分析了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同时还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刘志勇.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高考,2021(04):104-105.
[2]杨春.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资讯,2020,18(36):74-76.
[3]洪源.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0(22):51-52.
[4]孙秀莉.浅析基于新课改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10):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