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的表演意识培养的分析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3期   作者:潘智洋
[导读] 舞蹈可以说是人们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方式,

        潘智洋
        北部战区空军直属机关幼儿园  辽宁沈阳  110015
        摘要:舞蹈可以说是人们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方式,通过舞蹈的动作带给人最直观的情感感受,这也是舞蹈最具魅力的地方,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学前教育专业对舞蹈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舞蹈的教学不应该只是停留在表面,更应该深入舞蹈的内核,由内而外的传达出舞蹈精神的实质,让学前教育更好的引导幼儿喜欢上舞蹈,对舞蹈不存在抵触情绪,这是舞蹈课程开展的第一步,然后慢慢的可以培养幼儿舞蹈的表演意识,使动作带有真情实感,而不是简单的动作输出,从而推动学前教育工作中舞蹈教学的开展。
        关键词:学期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表演意识
        引言: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学前教育在不断的革新,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更为了幼儿阶段奠定良好的教育基础,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习不同的课程,了解不同课程之间的侧重点,充分掌握幼儿需要的是什么,怎么样才能抓住幼儿的心理,更好的进行教学,特别对于专业中的舞蹈教学来说,舞蹈是带有情感色彩的,简单的搬弄肢体的动作不是舞蹈,在幼儿教学中要给这个阶段的孩子灌输正确的思想意识,教会学生舞蹈是有生命力的,要将自身世界里的情感注入到舞蹈中去,才能称的上是可以表演的舞蹈作品,给幼儿良好的启蒙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一、舞蹈的教学不能浮于表面,要深入内在
        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去学习舞蹈,不单单是被舞蹈的动作所吸引,更多的是能够感受到舞蹈带给人的各种情感,那种情感表现出来的带给人心灵的震撼,不同的舞种伴随着不同的音乐能带人进入不一样的情景之中,从而身临其境,舞蹈可以依据不同特征划分出不同的舞种,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能够带给人不同的情感体验,如街舞是现在许多孩子所喜爱的一种舞蹈类型,街舞通过舞者对身体的控制所传递出的那份自信与从容正是写着孩子所需要的,还有优美的芭蕾舞,相互配合的拉丁舞它们被人们所喜欢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表演者从意识中就认可自己所表演的作品中的情感,舞者根据音乐的调性搭配上适合的舞蹈动作,将歌与舞融为一体,不论曲风是喜是悲,歌词有怎样的故事都可以借助舞蹈更进一步强化这种情感,更好的表达出来让观看者能够感同身受,而一场好的表演之所以能够成功的前提条件是舞者自己要相信这种情感,才能将作品有灵魂的表演出来,个人意识上的认可直接影响着舞蹈的成败,而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一定要树立正确的认识,在舞蹈教学中教会幼儿舞蹈要有感情,如播放一些轻松愉快的儿歌,询问幼儿们的思想情感,开心与否或有其它的感受,用这种最直接的情感感受教会他们,愉悦的心情要选择快乐的舞蹈动作来表达,将能够表达自身快乐的肢体动作进行教学,舞蹈不像其他的课程需要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推理与判断能力,它的重心在于表演出来动作是有灵性的,要想在舞蹈方面有高的造诣,单单有技术是不够的,情感注入才是舞蹈真正焕发光彩的要在,而这种意识需要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师有目的性培养,才能帮助以后专业学习的孩子从小就有正确的看法,所以让幼儿们有这种初步的表演意识,有利于接下来更深层次的学习。[1]
        二、舞蹈需要技术巧与情感的融合,合二为一方能注入灵魂
        一场好的舞蹈表演一定是可以直击人的人心深处的,引起观看者强烈的共情,当舞蹈的动作完美诠释出歌曲的主要情感,那么舞蹈技巧与人的喜怒哀乐就已经相融合,也可以将其称做真正意义上的艺术。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课目较多,为了促进幼儿的全方面发展,幼师自身所要具备的才能也要多元才能满足幼儿教育的需要,而舞蹈教学的表演意识的培养容易被幼师所忽略,很多时候幼师可能只关注到了怎样教会幼儿学习舞蹈动作,过分注重舞蹈技巧的教学,其实对于幼儿来说,他们要不仅是舞蹈的技术层面的学习,还需要情感层面的认识,将技术层面与情感层面合二为一做到内在的统一,才能实现教学目标的最高点,在现实幼儿教学中,这种二者的有效结合需要后期的不断联系才能成功,幼儿处在对舞蹈的探索过程中,一开始许多深奥的理论知识是无法理解的,因此,幼师需要的是培养他们在潜意识中明白表演意识的重要性,有意识的去掌握,不论今后是否可以实际应用都可以建立初步的意识框架。[2]例如幼师在教学中可以播放一些很好的舞蹈视频,音乐都是来自幼儿平常听的儿歌,让他们去欣赏其他优秀小舞者的表演,这时候幼儿还不能理解什么是可以拍手叫好的舞蹈作品,但在这一刻能感受到好的舞蹈给人的那种震撼是印象深刻的,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慢慢的就体会到舞蹈的要义,所以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一定要带领幼儿在正确的轨道上前进,将舞蹈的表演意识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利于舞蹈表演作品更好的呈现与表达。
        三、注重幼儿舞蹈表演意识培养,推动舞蹈教育进一步发展
        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是处于任何学科都进行接触了解,为的是更好的培养个人兴趣,从而有助于今后的成长学习,舞蹈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校都会学习的一门课程,舞蹈的地位可见一斑,幼儿年纪尚小在摸索世界的过程中好奇心会驱使他们愿意主动学习任何他们感兴趣的事,而舞蹈作为一种可以磨练意志锻炼能力的课程,前期需要抓住幼儿的眼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幼儿愿意主动在舞蹈课上去认真学习舞蹈,这样幼师能够培养他们舞蹈的表演意识,这种意识形态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慢慢引导幼儿形成。好的舞者启蒙教育十分关键,幼儿小时候接受能力强,自身如果有一点天赋加上良好的引导可以发现自身更多的可能性,将舞蹈作为一个兴趣亦或是事业都可以帮助幼儿在今后其他方面的发展,从而带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我国多元人才的培养。幼儿教育越来越成为我国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早期的教育工作中幼师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是幼儿学习的榜样,幼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幼儿,所以幼师一定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性,将自己所学的学前教育的知识融会贯通,不要局限在教育的框架中,要敢于创新,针对幼儿的吸收情况及时调整教育方案,不断完善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之处,学会突出教育的重点,把握好教学中的方法,只有做好全方位的准备工作才能从容不迫的处理好手中的工作任务,舞蹈教学就是需要照着这样的模式进行教学,幼儿才能真正有所收获有所成长,对于刚走出校园的幼师,有比较扎实的理论知识,但要进行灵活运用,注重学生体系思维的搭建,树立每门学科正确的意识,才能找准学科间的差别,进行区别化学习,让幼儿在早期学习中找到学习的方法与乐趣,有利于教育事业长远的发展,同时促进舞蹈教育的进一步发展。[3]
        四、总结语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学校学习了多种课程,注重的是实际教学中可以挖掘出幼儿身上的才能,找到幼儿值得深入学习的兴趣爱好,有利于今后发展可以有上升的空间,不单单是局限在一个既定路线上,幼儿从小就帮助其摸索出适合发展的方向可以更加全面的发展。而对于舞蹈教学而言其教学方法与其他课程会有所区别,幼师需要找准方式,注重培养幼儿的表演意识,因为舞蹈不是简单的肢体运动,需要情感的融合才能呈现表达出好的舞台效果,这需要幼师慢慢引导幼儿不断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吸收成长。
        参考文献:
[1]谢易.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表演意识培养分析[J].名家名作,2017,000(005):117-117.
[2]贾岚.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中表演意识的培养[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00292-00293.
[3]赵晶晶.学前教育幼儿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方法分析[J].当代旅游:下旬刊,2019(3):00236-00237.
作者简介:潘智洋,1973.01,女,民族:汉,籍贯:吉林省九台县,在职单位:北部战区空军直属机关幼儿园,职称:高级教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幼儿舞蹈、律动,节奏乐。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