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学反思在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3期   作者:梁粤婷
[导读] 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我们都要深思,反思是经验学习的工具,经历必须经过深思熟虑,才能升华为经验知识
        梁粤婷
        湛江市第十八小学 524000  
        摘要: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我们都要深思,反思是经验学习的工具,经历必须经过深思熟虑,才能升华为经验知识。优秀教师的成长必定会对获得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令教学日臻成熟,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对什么是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的意义,教学反思的类型和内容进行了反思探讨,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反思   个人反思   集体反思    以思促教
         
         在教学中,有一样东西常常被教师们忽视,或是为了应付检查而被流于形式,而这样东西却恰恰是一名优秀教师成长历程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这一直被教育界所讨论和倡导,却没有完全引起教把老师们重视的东西通过教育来改正。教育的反省是什么?简单地说,教师是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行为,是教师批评教育行为和教育活动、有意识地分析和重新认识的过程。教师写教育反省,就是回顾自己所教的课程,写教育分析,找出不足之处,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教育效果,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风格。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听到 “吃一堑.长一智” “吾日三省吾身”等传世金句,正是说明了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我们都需要反思,反思是经验学习的工具,经验可以经过反省,升华为经验知识。优秀教师的成长必定会对获得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令教学日臻成熟,水平不断提高.作为一名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近年来特别关注教学反思的记录,受益匪浅,感触良多,现根据日常的教学活动,谈谈自己教学反思的心得体会,我简单地把教学反思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  个人反思
        个人反思,在这里我指教师自己写的课后反省短的结扣和笔记本。及时记录教育过程中的一些触觉、思考或困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从而获得更新,更全面的认识。才能不断在实践中塑造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那么,下课后我正在反省。 应反思些什么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呈现亮点
在我们所设计和上的每一节课,总会有一段特别出色而让教师本身引以为豪的精彩之处,这就是我们的教学亮点,它像珍珠一样闪烁在每一堂课中,令人回味.我们在回顾与梳理教学过程时,应及时地把这些闪亮之点,成功的课例,详细得当地记录.并把它们转化为宝贵的经验,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2)分析“败笔”之因
因为没有完美的人,所以上课不完美。即使是成功的教室也有不能避免错误的地方。重要的是在课后的教育反省中,重点分析“失败笔”的原因,深刻反省,探究。同时,也思考相应的解决对策,重新调整教学思路,这也是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第一次教六年级第一单元A部分Let’s read的时候一节课下来,总觉得欠缺些什么,学生也掌握得不够扎实。我在课后教学反思中小结这一课时,写下了自己的疑惑,后来经过分析,知道是学生的直观感不强,影响了理解,找出问题所在,我在第二次教的时候,就精心地设计了相应的教具,并在板书上配上路线图画,结果教学效果大不一样,学生学得兴趣浓厚,记忆深刻。
(3)反馈学生信息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设计所反映的信息,是对这节课最好的评价。学生们的头脑总是闪烁着智慧之光,他们会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与看法,甚至用他们的视角质疑老师的教学,这些宝贵的意见是对教师讲课的补充和改善,还可以扩展教师的教育思路。在我上课后的反省中记录了这样的事情。作为加强学生对课文对话理解的一环,让学生分角色展示了对话的内容。创意地一人分演男女角色,把对话加工润色后再表演,结果博得满堂喝彩,我没有因为他的出位表现去批评他,反而以欣赏的态度,表扬了他的创意举动,我课后的反思中也写下,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应拘泥于教学的形式和框架,给予他们更多更大的空间去表现自己,这才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以后每当教到相类似的环节,我总是鼓励学生们多考虑自己的想法,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见解。反思中也可记下学生在本节课上对所授知识的反馈,把容易出错的知识点难点逐一记下,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只要一看到教学反思,就可大体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估计教学效果,并能更好地设计教学过程。
(4)记录课堂趣闻
在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师和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感情交流的投入,总有一些突发事件,精彩的言论、瞬间的灵感、潜移默化地到来,我们在课后需要重新思考和及时捕捉,而不是如果没有这些美好的一部分可以随着时间的流逝烟消云散,很遗憾。经过多年的教学每当翻开以往的教学反思,读到有课堂趣闻一段时,总是忍俊不已,往事历历在目,跃然纸上,平添了许多教学乐趣。
(5)小结创新
        每每上完一节课,可以静下心来沉思。时时对比以往教学,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可以跟自己说:如果再上这节课,我又该如何设计处理?然后进行经验加工,写出“再设计”过程。

在日常教学中,利用反思不断经历了“设计”和“再设计”过程,其实就是自身教学水平不断进步提高的过程,每一次更为成熟的教学经验又要求教法上的推陈出新,这就促使我们不断地审视以往的教学,在掌握了规律的基础上创新教法。
第二类   集体反思
        集体反思是指和同事一起观察自己,与同事的教育实践,与他们就实践问题进行对话、讨论、互动活动。它重视教师之间的成功分享,有助于与合作学习一起提高,建立合作学习的共同体。集体反省有效地弥补教师个人反省的不足,利用集体智慧,激活教师每个人的教育智慧。它集思广益,在交流和冲突中互相启发,共同提高。通过集体反省学习,打破我们自身固有思考的定式,突破思考模式的界限。达到认识自我和改变自我的目的。我记得有一次上观摩课,在试教时,我发觉所设计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有一解决重难点的环节,在操作时,显得牵强生硬,不能与上下环节和谐一致,试教之后,我苦苦冥想反思,不得其果。在集体备课,反思观摩教学过程的环节中,我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同事间纷纷交流自己的经验体会,其中同事的一建议,解开了我心中的疑惑,我借鉴了她的做法,重新设计了教学环节,在观摩课上重新展示,一气呵成,成为教学亮点,获得了成功。实践证明,教育要反思,应该自己飞出来,反省自己。只有把个人反思融入集体反省中,个人反思才能使其价值更突出,个人才能从集体反思中得到更多的收获。
         通过教育反省,教师将理论与实践、思想与行动结合起来,在总结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改进自己的知识体系,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融合,提高教师的问题意识和教育研究能力,促使经验型教师转化为研究型教师实现素质的发展。在反省中成长反思中提高。事实证明,善于进行教学反思,并把它作为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教师,其自身的成长和发展步伐就会更快。

        参考文献:
1.熊川武著:《反思性教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10月
2.吕洪波编著:《教师反思的方法》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年5月
3.(英)波拉德著  王薇  郑丹丹  译
                《小学反思性教学---课堂实用手册》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6年7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