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挑教育重担 树立时代标杆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3期   作者: 刘清涛
[导读]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刘清涛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人生的至高境界,也应当成为学校的教育担当和育人情怀。在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当下,山东省章丘第四中学深入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和理念,积极投身新课程改革实践——树立新课程观、新学生观、新教师观、新教材观;坚持“以师生发展为本,为民族未来负责”的办学思想,推动学习方式的变革;努力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提前做足准备……勇挑教育重担,树立时代标杆。在章丘四中的教育实践探索中,我们捕捉到了当代教育人潜心教育、为国家育栋梁的赤子之心,也看到了课程改革之下学生青春昂扬、意气风发的时代风采。

预则立
——开启“人生规划”,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在学校生涯健康指导中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山东省优秀心理教师赵鹏老师会为一届又一屈的高一新生进行“人生规划指导”。而这只是学校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的一个缩影。教育是帮助孩子社会化的过程,通过对学生进行“人生规划指导”,使其正确地认识社会,这是教育的重要使命。对于高巾生来说,正面临着人生第一次重要选择——升学和就业。因此,培养高巾生的生涯意识和规划能力,使其做好未来人生的准备是高中教育的关键职
责。只有让学生从过去被动接受学习生活的人生状态巾走出来,主动地思考自身价值、社会责任和社会需求,把自己的人生与社会需要加以结合,在此基础上确立起来的职业生涯与事业发展规划,才更能够使他们的人生变得切实而高远,才能激发起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与恒久笃定的目标追求。
        伴随着新高考改革方案的实施,学校的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正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持续助力。
        成立学生发展指导巾心。学生发展指导巾心占地面积400多平方米,有10个功能教室。学校投资30余万元高标准配备相关设施,保证了生涯规划中心的高起点运作。
        建立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学校的两位专职教师均为研究生学历,都取得了生涯规划师和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本着“让所有的老师都成为导师,让所有的学生都有心仪的导师”的原则,学校实行全员育人导师制,组建人生规划课程教研组,除了所有授课教师接受专业培训之外,还建立了学生发展指导专家库。
        构建唤醒学生规划意识的课程。课程体系包括生涯初探,了解人生;自我探索,引领人生;职业探索,奠基人生;成长环境,助力人生;自我管理,成就人生等。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知识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校内资源与社会资源相结合,重视学生的体验式学习。课程实施形式多样化,包括大课、讲座、个别生涯发展指导、生涯测评、主题活动、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每周1课时,两周连排。授课形式以“大课+小组”为主体,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如在教育部课程专家、山东省特级教师、章丘四中王晶华老师带来的项目学习专题讲座上,老师们不时地交流、讨论,认真地倾听、积极地思考……这已经成了章丘四中教研学习的一种常态。
  一贯制
  ——初高中一体化,创设“四中模式”
        在章丘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学校高标准的新校区投入使用,初高中一体化格局业已形成,这为四中办学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学校认真研究,科学规划六年一贯制办学方案,做到培养目标同向,办学特色接轨,课程实施有效衔接,教师资源统筹调配,学生特长培育无缝接续,力争走出具有章丘四中特色的精英人才培养路径。
        社团活动一体化。从初一开始,组建各类兴趣社团,落实每周一节社团活动课,借鉴先进学校经验,尝试建立大型民乐团、交响乐团,组建书法、绘画、声乐、器乐、舞蹈、戏曲、人文、科技、奥数等社团,为学生发展搭设更广阔的平台。通过创设氛围、搭设平台、开发课程、提供机会,在确保全面发展的同时,在人文、科学、艺术、创新素养等方面,培养富有兴趣、潜力和特长的人才。
        德育系列一体化。

初高中一体化德育系列化是学校的一个系统育人工程,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紧密结合,各学段、各学科、各部门有机配合,真正把立德树人落在实处。学校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和《山东省中小学生德育综合改革行动计划( 2015-2020年)》为指导,制定了初高中一体化德育系列实施方案,切实把育人放在教育教学工作的首位。大干世界、人生百态、社会生活都是德育资源,学校积极探索,初步形成了各学段纵向衔接、各
学科横向融通、课内外深度融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的德育课程体系,逐步建构和丰富起育德修为课程、学科教学课程、百脉人文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四位一体”的德育课程实施新格局。
        “一岗双责”导师制。学校努力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机制,落实“一岗双责”,积极探索建立选课走班后学生教育管理的多元并举机制,完善和优化导师制。各科教师在每一个教育教学和管理环节巾,从具体任务、内容和时机出发,自觉、有机、得体地落实德育目标,解决好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人生方向和动力问题。
   
  胜未来
  一一传承地方文化,成就今朝学子
        章丘四巾望山湖边、溪亭旁,同学们正在进行李清 照情景剧的排练;名相阁下,同学们立志报国的演讲慷慨激昂……章丘历史悠久,人文深厚,名士众多,是出名相、词家和思想家的地方。汉朝伏生、唐代房玄龄、宋朝李清照、元朝刘敏中、张养浩、张起岩以及近代东方商人孟洛川等都以在各自领域的突出成就为后人所敬仰。学校把章丘历史上这些璀璨明星,用丰富多彩的形式表现在校园中,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们亲密接触,引导青少年学
生养成崇高的道德品质、文明的行为方式,为学生的人生积淀厚重的华夏文明底蕴。学校还将这些名人的辉煌经历、卓越成就和高尚品德编写在校本课程里,激励学生奋发图强。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关怀、人格修养、文化修养是新课程下核心素养的要求。章丘四中自觉承担起续写章丘辉煌、为国培养英才的使命。学校深入挖掘地方文化,结合学校发展历史,以“百脉文化润心、创新精神铸魂、以梦想与担当成就人”为理念,以核心价值观为取向,以家乡资源为依托,以课程为主阵地,以活动为主渠道,以享誉全国的四中创新文化为特色,积极利用章丘乃至济南文化名人智力资源,精选四中建校六十年历史、人物与故事,打造有传统根基、有四中特色的百脉人文课程。学校用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滋润心灵,催生梦想,激发担当,砥砺前行。
        在建设“现代化、高质量、创新型全国知名品牌学校”奋斗目标指引下,学校不断寻找新的机会和平台,为学生展现自我创造氛围和条件。
        首先,学校不断强化节日与仪式的相关策划,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仪式感。如精心打造的梦想许愿节、科技创新节、演讲辩论节、诗歌艺术节、体育运动节、成人节、书香校园读书节、书画艺术节、校同达人节、30公里远足攀登节等;定期组织喜爱理工的学生参观大学实验室,组织文史见长的学生参观博物馆,组织学生进行研学旅行等。
        其次,学科特长班(奥赛班)是学校培养英才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近三年的实践,在奥赛成绩与教练团队建设等方面已实现较大突破。2018年9月在全国物理奥赛中,有3人进入省集训队,6人获全国一等奖,创学校历史新高。2018年10月,在第35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中,黄赢业同学以全国第8名、山东省第1名的成绩进入物理国家集训队,并保送北京大学;时方朔同学以优异成绩签约北京大学一本线录取。
        再次,学校艺体特色鲜明,成绩突出。学校男子篮球队,2015年获得山东省中学生篮球赛丙组冠军、济南市中学生篮球赛亚军,2()16年和2017年获得山东省3对3中学生篮球赛总冠军、济南市中学生篮球赛冠军。学校女子足球队,2015年获得济南市冠军、2016年获得山东省亚军、2018年获济南市中学生足球联赛冠军。2016年学校被评为全国校园篮球、足球特色学校。此外,学校合唱团、舞蹈社团等多次在济南市展演并获得一等奖,2017年舞台剧《红色记忆》获得济南市班级艺术比赛一等奖。美术组获得章丘区第十三届中小学(班级)美术节高中组一等奖,济南市第十三届中小学(班级)美术节二等奖。通用技术组获全国科普创新实验作品大赛济南赛区(山东、河北)风能利用组一等奖第一名,全国总决赛三等奖。学校实现了全体学生艺体特长的兴趣培养和艺体特长生的专业发展双丰收。
        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章丘四中紧跟时代要求,既加强顶层设计,又鼓励级部探索,连通上与下;既敢于创新突破,又讲究于法有据,兼顾破与立。目前,学校成功争创为济南市领航学校培育校,两项成果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四中成为山东省唯一获两项一等奖的基层学校。不忘初心,勇立潮头,章丘四中将继续发扬“宽博自信求索创新追求卓越与时俱进”的精神,助力师生成长,续写教育新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