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霖
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阳江市第一中学 529500
摘要:科学探究是任何学科学习过程中都不可或缺的一种学习能力,尤其对于物理学科这种操作性较强的学科,通过科学实验验证学科理论,是物理学科必不可少的学习过程。随着新教改的不断普及,考试检测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近几年物理高考试题,已经增加了物理实践效果的考核内容,这就要求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要更加注重物理实验,勤动手、多动脑,积累丰富的学科实践知识。
关键词:科学探究 高中物理 高考备考 实践策略
引言:在高考的高压下,高中学生处于高强度的学习环境中。物理学科作为理科选考科目,要求学生除了掌握必须记忆的理论知识之外,更要关注物理实验以及物理学科和现实生活的切合点,综合理解课程知识点,并积极动手动脑,凸显学科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一、积极动手实验,完成学科自主探究
物理学科是实践要求较强的科目。在学习中,物理教师课堂说课过程中,学生需要结合想象力和理解能力来学习课堂内容。此外高中物理的诸多知识点,需要结合实验才能够辅助学生理解。随着学科内容的不断深入,实验验证理论是必不可少的学习步骤。除了课堂实验之外,教师也应该提倡学生在课后自己做实验,协助理解课堂内容。而积极动手参与实验,不仅是课堂理论知识的验证过程,更是学生深化和理解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数据记录,实验总结,能够全面掌握课堂知识,保证知识的灵活应用。
在进行物理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做完课堂实验之后,可以引导学生课后自主实验。像在《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这节课的学习中,教师会讲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出年轻物理学者对权威专家的怀疑,并能用实验证明自己。这也启示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需要具备怀疑精神、探索精神和验证精神。做自由落体运动实验,学生要学会计算自由落体的时间和速度,忽略质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找相同材质的物体进行自由落体实验,验证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理论,并观察自由落体运动。这就是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物理实验,验证物理理论。当然这种方式应当贯穿于物理知识学习的始终。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确保学生的理论知识理解和实验结果总结,为学生备战高考做好准备。
二、学习小组,交流互助完成学习
高中物理专业性要求越来越高,实验难度也逐渐增加。简单的实验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但是稍微复杂的实验,学生单独完成难度较大。因此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确保学生的科学实验有效进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划分学习小组,确定小组实验目标分配实验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后分工合作完成实验。
物理学科具有生活性,小组成员除了利用物理实验器材之外,更可以通过生活素材完成物理实验。比如在高中物理《向心力》这节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以家庭位置为分组标准,分配学习小组。然后安排学生在课后组织一次以向心力为实验目标的科学探究。要求学生通过简单实验总结出向心力的特点,向心力的力学方式以及影响向心力的因素。这样同一个区域的学生就能够相互协作完成学习。此外公园的很多游乐设施都利用了向心力原理,像飞行木马和旋转圆盘就利用了向心力的原理。学生可以自由分组到公园进行体验,然后总结运动原理,分析向心力运动的特点,协助理解向心力的作用效果。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也能发现在向心力以及速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出现离心力的情况。小组成员在理解向心力原理的同时,可附带分析离心力的特点,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为备战高考做好准备。
三、提倡大量练习,扎实学科基础知识
在高考备考过程中,除了日常学习之外,大量的练习也是保证学生学习结果重要因素。物理学科的学习,虽然注重学科知识与日常实践相结合,体现学科的实用性,同时也要注重练习。因为高考毕竟是笔试模式,大量的练习题目必不可少。而在新高考模式下,高考题目逐渐贴近生活和实用性。因此,在练习过程中学生也需要将练习题目和生活实践联系起来,结合物理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践应用协助解题,并通过生活实践应用,验证练习结果的正确。
物理学习是积累的过程,除了课堂之外,日常生活处处隐藏物理知识。学生只要具备敏锐的眼光,就能够及时将课堂内容和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比如在《机械能的守恒定律》这节课的学习中,学生需要理解机械能的转化,像风力到电力的转化,力向动能的转化,在日常运用中这些知识涉及的较多,而高考也经常会出现概念性的引导和考核题目。因此在练习中,学生需要明确机械能的转化原理,机械能的守恒原理,以及影响机械能守恒的因素。像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公式使用:WG+WFn=?Ek,以及Ek1+Ep1=Ek2+Ep2(某时刻,某位置)和1/2mv12+mgh1=1/2mv22+mgh2的计算原理,都是需要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不断练习和推演。除了大量练习,学生也应多关注生活实践中的动能转化的实例。比如钟摆运行轨迹,风力发电设施,甚至是自行车汽车的运动规律。通过综合分析这些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结合课本理论知识,学生才能更牢固地掌握理论知识。而大量的推演计算题目能够协助学生记忆力学转化的相关公式,了解机械能转化过程中的内在运行原理,夯实基础知识,为高考笔试做好基础储备。
结语:高考对于高中生来说意义更重大,是检验学生多年学习结果的试金石,也是将学生分层的关键节点。在新教改的普及过程中,高考考核内容逐渐贴近生活。为了保证学科的实践性,以及高考考核的适用性,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物理学科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深入学习,保证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夏晓峰.让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体悟思维的魅力——以“把盐放到水里”教学为例[J].小学教学参考,2021(06):78-80.
[2]马云梦,徐金保.浅谈科学探究能力的测量与培养[J].物理通报,2021(01):66-69+90.
[3]符智荣,李雪峰.科学教学中有效探究的策略研究[J].小学教学参考,2020(36):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