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春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篾厂乡中心学校
摘要:新课标背景下,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本文以小学音乐为例,从教学方法的角度进行了相关探索,提出了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舞蹈律动教学法三种策略,以促进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新课标;教学模式;高效课堂;小学音乐;舞蹈律动
引言:小学音乐教学的目的是从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艺术情操,但现有的教学模式固化,教学内容流于表面。为了让学生能够真正实现对音乐的鉴赏,现有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必须进行创新。本文从教学方法入手对此进行了探析。
一、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指的是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以及目标相关的情境,然后引导学生在此情境中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通过关联情境激发学生的情绪,增强学生的体验感,让教学内容从书本上的理论转化为带有“情感”的内容,以此促进学生高效学习。音乐本身就是创作者对情绪的抒发,每种音乐都有特定的情感表达。小学音乐教材的内容,以儿歌偏多,更是偏重于对自然场景与生活场景的描述。因此,通过情境教学法来进行小学音乐的教学,非常具有现实意义。情境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小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十分重要,应用在欣赏曲目中和部分歌唱曲目中能起到非常明显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教学《大雨和小雨》一课时,教师可以选择下雨天进行教学。教师通过让学生倾听雨声,观察下雨天室外的环境,表达自己的情感。在学生观察到一半时,教师就可以播放本课要学习的歌曲节奏,让学生在《大雨和小雨》的背景下观察下雨,增强学生对下雨天的情绪感受,提高学生对歌曲的鉴赏能力。在学生学会唱《大雨和小雨》歌曲后,教师再让学生进行齐唱。在大自然的雨声为伴奏的情况下演唱下雨的歌曲,又能促进情景交融,让学生对歌词的记忆不再拘泥于死记硬背,而是在旋律响起时带动对雨天的情绪感受,在情感上来时自动进入“雨天模式”,从而自然联想到雨中的具体场景。此外,《青蛙音乐会》《小蜻蜓》《草原放牧》《田野在召唤》《牧童短笛》等内容,也都可以通过创设相关情境的方式来教学。
二、游戏教学法
游戏教学法作为实践教学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其趣味性十足,又十分容易被小学生所接受和喜爱。因此,在小学各科教学中,游戏教学法都非常值得推崇。游戏与音乐属性相近,关联性强,又在很多情况下两者都是共同出现,甚至密不可分的。因此,把游戏教学法融入小学音乐教学课堂,是贴近生活的教学方法,也是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小学音乐教材中,许多歌曲本身就是以游戏场景为蓝本而制作,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只需要顺势引导即可,教学难度并不大。
游戏教学法的重点在于强化学生对歌词内容的记忆,主要适用于“歌表演”中“唱歌”内容。
比如《找朋友》一课,教师通过组织“找朋友”游戏来进行教学。教师先让学生们都到一个空旷的场地,然后让学生根据歌词内容来进行“找朋友”。在唱到“找呀找呀找朋友”时,学生可以自由活动寻找一位自己最好的朋友;在唱到“找到一个好朋友”时,学生就要与好朋友面对面站立;在唱到“敬个礼呀”时好朋友之间互相敬礼;在唱到“握握手”时好朋友之间互相握手;在唱到“你是我的好朋友”时,好朋友之间可以进行拥抱、牵手或鼓掌等,自由表达对朋友的喜爱;“我的好朋友名叫xxx”时,好朋友之间互相伸出手掌,作出介绍好朋友给他人认识的动作;最后全班同学一起手拉手站成一排。《捉泥鳅》《歌唱二小放牛郎》《打秋千》《快乐的泼水节》等内容均可以轻易融入游戏教学法。在游戏过程中,学生无形之中就记住了歌词与旋律,从而让音乐课堂效率更高。
三、舞蹈律动教学法
唱歌时可能没有舞蹈,但跳舞时必须有音乐进行伴奏。舞蹈是音乐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舞者在表演时需要充分领会音乐中的情感,并创设相关意境,从而丰富音乐的内涵。在小学音乐课堂上,通过舞蹈与音乐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一是让音乐课堂更有趣,二是有助于强化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修养。每种音乐的节奏都是不同的,舞蹈动作的快、慢,力量强、弱均体现对应的音乐节奏,是把音乐节奏从抽象转化为具体的过程。因此,舞蹈动作也是对音乐节奏的放大,对于增强学生乐感有好处。不同的音乐节奏表现的情绪也不同,比如快而强的节奏显示紧迫感和庄严感,慢节奏表示放松与悲伤,慢而强的节奏多表示悲壮。教师可以把音乐节奏与曲调高低进行简单归纳,让学生在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情况下,再通过舞蹈对音乐进行理解,以此强化学生对音乐节奏与情感基调的把握。舞蹈律动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广泛,除了在进行“集体舞”教学时进行应用,在进行“欣赏”与“唱歌”等内容教学时均可以应用。
比如教授集体舞《拍手唱歌笑呵呵》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进行“拍手舞”编创教学,让学生在“拍手”节奏中正确踩到节奏点,同时通过较快的节奏让学生对歌曲情绪进行理解判断。比如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教师可以通过坐下、站起、稍息、立正、敬礼、原地踏步等动作来编成对应舞蹈,通过强调动作的整齐划一性,以及动作的强力量感来凸显歌曲的庄严,让学生在舞蹈中培养对《国歌》的敬畏,对国家的敬畏。
结束语: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还有许多需要注意的方面,比如激发学生互动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舞台表现力等,都需要我们持续不断进行探索。在构建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路上,我们需要坚持以理论促进实践,以实践丰富理论,在理论与实践的循环探索中不断完善小学音乐高效课堂的构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