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山县古北乡中学
摘要:在语文考试中,阅读一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占有很大的比重。语文的阅读与其他题型不同,能够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去取得高分,阅读更加偏向对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信息处理、文本理解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考查,需要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综合性的应用。如果教师想要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成就,就需要对现阶段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提出针对性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学现状;教学策略
语文不仅是一个中考的必考科目,更是提升学生对文字的感知能力、思想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综合训练。因此,无论在哪一个阶段当中,阅读都会伴随学生,与语文课堂并存,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初中生经过小学六年的系统化学习,初步掌握了一些阅读的方法,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但是在初中阶段,却有很多学生不能适应。
一、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方面
1.1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初中阶段,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的范围也仅限于教材、教辅书籍、考试卷中的文本。没有在课后阅读的习惯,平时的阅读也仅限于一些没有什么“营养”网络小说。同时,在课堂上,学生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填鸭式”的教育,导致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对阅读教学的抵触情绪,难以感知阅读的魅力。
1.2缺少学习方法
学生在进行阅读学习的过程中,仅仅能够依靠教师给出的答题模板,按部就班的套用,没有结合自己的思考,摸索出自己的学习方法。在这样的学习方法之下,学生只能粗略的阅读文本,在阅读之后也不能准确的提取文章中的有效信息,也不能对其进行高效的处理,学生享受不到阅读中的乐趣,感到无力。
2.教师方面
2.1教学观念陈旧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教师认为,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在课堂上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并在考试当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因此一味的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完成教学任务,热衷于为学生寻找合适的答题模板,让学生去死搬硬套,无形之中限制了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思维的发展。
2.2教学模式僵化
大多数语文教师会按照学校的要求,针对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并为学生推荐一些阅读书目。学生所读到的内容都是相同的,不能有效体现学生的个性,学生无法客观的认识自己。比如,教师在执教《孔乙己》后,就让学生阅读《狂人日记》;执教古诗词内容后,就让学生阅读《诗经》,极大的限制了学生的阅读范围。
2.3评价单一化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教师都不能对学生的阅读学习成果进行准确有效的评价,评价的方式非常简单,且评价的内容也非常模糊笼统,学生难以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正因如此,学生的阅读热情逐渐消散,对待阅读的态度也逐渐变得不端正,对阅读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低。
二、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1.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1.1增加阅读深度
初中生的学习生活非常紧张,因此,建议教师能够带领学生从多个方向却切入阅读内容。比如,教师在执教《我的叔叔于勒》一课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之后思考:“为什么作者要着重描写淑女吃牡蛎的场景?”、“作者的父母对于叔叔于勒态度的改变是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如此,一来,学生就能够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更加深层的探究,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深度。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站在“我”的父母和叔叔于勒两个角度上,对课文内容进行探讨。
1.2拓展阅读广度
初中生很少有大片的时间用于课外阅读。因此,教师需要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进行拓展。对于一些文言文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为他们推荐一些有趣的文言文书籍,从而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逐渐降低学生对文言文的畏难情绪;对于一些记叙文阅读理解能力有所欠缺的学生,教师可以为其推荐一些趣味性较强,且不失哲思的书籍,让学生更好的感悟记叙文的特点。
1.3引导学生总结阅读感想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应当为了让学生写读后感而布置相应的任务,而是应当让学生在阅读到令人印象深刻的内容时,主动写出自己的想法,不限字数和形式。在教师布置任务后,应当随时抽查学生的阅读感想,从而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学。
2.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2.1转变阅读教学策略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说教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教师在执教《沁园春·雪》一课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示“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丽场景,从而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诗歌当中描绘的景象,进而体会诗人的壮志豪情。
2.2巧妙处理教材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有非常鲜明的特点。因此,教师可以重新处理教材,让教学活动不再局限与讲义。比如,教师在执教《变色龙》一课的相关内容前,可以让学生去查阅契诃夫的小说,并了解他的行文思路和写作习惯,从而从更加新颖的角度阅读这篇课文。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去还原课文当中的内容,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
总而言之,阅读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始终贯穿,因此,教师应当重视语文阅读,并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全方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方略,俞水英,知识窗(教师版),2020.12? [2]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包朔明,文理导航(上旬),2020.12? [3]精准切入读而有法——初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探究,薛琴,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