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婕
广西合浦县廉州镇廉西小学 5361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发展背景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再要求学生知识获取的大小,而且更加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知识收益和能力增长,同时也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愉快体验性,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改变自己传统教学观和学生观,能够根据学生学习实际需要上,提出更加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过程的知识收益和能力收益最大化。本文基于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研究为题,通过预习环节、课中环节、课后环节的三个方面研究,希望能够丰富传统语文课堂的教学表现,提高自己教学的针对性,从而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方法研究
随着教育的快速发展背景下,不仅只重视学生的知识教育质量,还需要促进学生各项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有效形成,这也意味着传统教学方式不仅不适合当前教育发展要求,也凸显了自身存在教学的局限性,作为新时代教育者,需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站位,增强自己的教育责任,能够立足以生为本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实际学习需要上,提出自己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保证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形成。为此,本文基于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研究中,通过预习环节、课中环节、课后环节的三个方面研究,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参考性价值。
一、预习环节
想要实现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教师需要优化传统预习环节的开展方式,要重视预习环节在整个教学环节所发挥的重要性。预习环节作为课堂教学的初始期,不仅承担提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建立初步认识的作用,还具备调节学生学习情绪,提高学生学习兴奋点的重要作用,只有在学生提前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形成学习的问题意识,那么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才能更加具有学习的高效化。同时,预习环节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应该重视预习环节的教学效果,应该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预习主动性,促使学生掌握基础的学法,提前对新知内容做到有效掌握,从而为后期的教学奠定一个良好的开始。例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上,为了促使学生进行预习新课程,教师可以通过同桌为小组,然后以微课代替板书,促使学生根据微课图文并茂的讲述过程中,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动机,使得学生在同桌之间的合作过程中,了解青蛙最初是由小蝌蚪演变而来,真正加深了学生对课文重难点认识,并且也能够在微课直观化的呈现上,唤醒学生对科学知识学习的动力,从而在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下将会更好地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
二、课中环节
师生作为课堂的双主体,只有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课中环节作为实现学生有效学习的主阵地,那么教师应该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观和学生观,能够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喜好、最近发展区的三个方面工作上,掌握班级学生的客观学情,这样才能助力教师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形式,既要实现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也要满足学生学习喜闻乐见的心态,这样将会可持续保证学生学习过程的新鲜感,学生也将具有主动学习的意识,从而在课堂中与教师产生良好的知识双边互动,为有效教学的实现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例如,在教学《坐井观天》一课上,为了提高学生对课文重难点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对话情境模仿,根据课文所描述不同的人物角色,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惟妙惟肖地模仿课文的人物对话口吻、肢体动作,同时教师还可以准备相关的动物头饰,使得学生在扮演过程中更加具有表现力,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所阐述道理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总之,教师应该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上,设计不同的教学表现方式,这样将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理解能力,从而更好地推动学生各项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课后环节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往往不重视课后拓展教学环节,最多只是为学生留下相关的作业,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但是由于小学生心理和生理尚不成熟,自我自制能力有限,自我的学法还没有形成,凭借学生个人的意志力和学习习惯是无法提高学生的有效学习质量。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课后拓展环节,能够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上,设计多元化、提升化、互动化、趣味性的教学活动,这样不仅利于学生的主动性参与,还能够加速学生对新知的内化,从而才能实现提高学生的有效学习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教学《田家四季歌》一课上,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对课文生字词的记忆与运用,教师可以在课下组织学生开展识字化游戏互动,教师准备相关生字词卡片,然后组织学生以十人为一组,然后组内学生随机喊道不同的生字词,持有该生字词的学生应该迅速蹲下并且站起来,再喊道自己看到的生字词,以此类推,这样的游戏互动下,不仅提高了学生识记能力,也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保证学生识记生字词有效性。
总而而言,在素质教育改革深化背景下,迫使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和学生观,做到学生知识增长和素养形成的两方面教学工作,本文通过预习环节、课中环节、课后环节的三个方面研究中,不仅丰富了课堂的教学表现,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保证了学生有效学习质量,所以教师更要关注学生课堂学习的反馈,能够根据学生学习反馈上,更好地优化自己的教学方式,提高自己的教学针对性,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有效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牛启龙.兴趣为导向的教学法结合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育[J].新课程(中),2018(07):77.
[2]孟庆国.开展兴趣教学,打造小学语文优质课堂[J].学周刊,2018(24):131-132.
[3]杨瑞娟.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学苑教育,2018(1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