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红红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靖江初级中学 311223
摘要:古诗词是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学好初中古诗词对于学生有着分比寻常的意义。不仅可以通过古诗词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而且更好的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提供重要保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结合学生真实情况,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积极优化的教学模式。基于此,本文深度分析初中语文课程古诗词教学的实践策略,供广大教育界同仁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程;实践策略分析;古诗词教学;文学素养;教学模式优化
引言:伴随着语文课程授课模式改革的日渐深入,古诗词教学模式也在潜移默化之间发生着转变。在初中时期提升古诗词教学效率,可以为学生培养培养良好文学素养与自主学习能力,为日后更深层次的语文课程学习、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提供坚实、有利的基础保障。为此,语文教师需充分认识到古诗词的重要性,优化古诗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与语文学习兴趣,为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开展奠定坚实稳固的基础。
一、深度解读古诗词背景,拓展学生的文学知识
众所周知,古诗词创作背景与现代具有一定的距离,其中蕴含着古代文人雅士的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因此学生在进行古诗词鉴赏与古诗词学习是需要充分了解古诗词作品创作背景,才可以准确领会作者在诗词之中所表达的深刻情感,与其产生心灵与思想上共鸣,以此激发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1]。在实践教学工作开展时,教师可以充分开发并且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功能与有事,为学生带来细致切优质的古诗词创作背景知识讲解,这样不仅学生可以被当时特殊的背景故事所吸引,提升古诗词学习欲望与学习兴趣,而且创作背景的深度解读同样可以拓宽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提供良好途径[2]。
例如,在初中语文古诗词课程《观沧海》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开展“翻转课堂”这一优质教学模式,将《观沧海》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生平简介以微视频的形式向全体学生展现。《观沧海》微视频教学可以大致可分为一下两个部分。其一,《观沧海》的创作背景:于公元207年,本位作者曹操亲自率领大军北上,追击歼灭袁绍残党,曹操跃马扬鞭,登山观海并且创作出《观沧海》这一传世佳作;其二是作者生平介绍:曹操的经历以及生平简介,并辅以精准的人物评价,为全体学生带来更多的作者信息,帮助学生增加对诗歌情感的共鸣。随后,语文教师将教学微视频依次上传至线上教学平台中,要求全体学生在教学视频的帮助下开展课前自主预习,并且完成基础知识测试。通过这一自主学习模式,学生在课前预习环节就可以对古诗词的创作北京与基础知识有所掌握,找出古诗词学习的难点在课堂中面对面向教师求解,使整体课堂学习极具针对性与时效性。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增加学生的情感共鸣
在初中语文课程古诗词讲解时,语文教师应该明确古诗词教学意义与教学难点,并且结合自身经验与知识储备,在确保古诗词教学意义不流失的基础上,攻克古诗词教学难点。事实上,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不难发现,古诗词教学工作开展中,教育难点无非就是部分古诗词历史久远,创作背景存在较大差异;随着时代发展,古诗词作品与现代常用语言存在差异,因此无法发挥现代文教学的语言优势[3]。而这也正是开展古诗词教学的意义所在,正所谓“有一利必有一弊。”学生在进行古诗词学习中的难度越大,学习后对于学生的作用也就越突出。通常而言,诗人以艺术形式来向读者表达自身的内心情感,并且在诗文的字里行间抒发个人情怀。为此,教师在开展古诗词教学时,可以结合古诗词内容,为全体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可以更加精准掌握古诗词内容,帮助学生提升对诗词内容的理解[4]。
例如,在初中语文课程《天净沙·秋思》教学时,首先,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呈现暮色苍茫的背景图片,并且要求全体学生说出对秋天的理解与感受,引导学生试着感受秋天萧瑟之感,增加学生与作者之间的共情。其次,借助投影设备播放“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背景,并且配合播放适当的背景音乐,《二泉映月》就可以与其相容,通过背景音乐与背景图片的渲染,将秋景与行人的孤寂完美融合在一起,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当中,让学生产生声临其境的感觉,在情境中进行探索,充分感受作者文中表现出的思乡之情,感受文中通过意象写作展现出的晚秋景色。这样一来,教师就可以通过背景图片以及背景音乐的渲染,帮助全体学生理解游子的孤寂以及作为对家乡的热爱与思念之情。教师结合诗词内容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词中作者的情感,由表至里进入到诗人的情感世界,从而显著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开展古诗词品读活动,培养学生诗词鉴赏能力
随着新课改的提出,语文教材中加入了一定的课外篇目,这部分知识需要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为此,教师需顺势开展教学模式改革与优化工作,为学生文学素养的养成提供必要助力,但是一定要以引导学生、协助学生为最终原则。在教学流程的设计中要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与学习观念[5]。为实现这一目的,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发动校内全体教师的力量,开展古诗词品鉴大会。加大宣传规模与宣传力度,这样可以使全体学生提升对古诗词品鉴大会的重视。事实上,每一次集体活动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与意义,而教师与校内领导的重视程度,就是学生对此项教育活动是否重要的评判标准,因此,学校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展全校古诗词品鉴活动,各级学生分别针对目前所学的古诗词内容进行拼读,这样大规模的古诗词拼读大会开开展,一方面可以提升全体学生对古诗词文化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其他学生与教师品鉴方式,从而提升初中古诗词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为初中学生的古诗词学习能力与鉴赏能力养成提供便利条件[6]。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学生素质教育理念的日渐深入,初中语文课程教学应该加强对学生文学素养的教育,而古诗词学习就可以很大程度起到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的效果。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深度解读古诗词背景,拓展学生的文学知识、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增加学生的情感共鸣、开展古诗词品读活动,培养学生诗词鉴赏能力等方式开展古诗词教育,为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核心素养教育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刘红.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对英语诗歌教学的启示——以8 A Unit 7 Reading 1 Seasons of the year为例[J].新课程,2020,13(41):1296-1297.
[2]劳佳瑜.统编教材下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情""境"再现的实施策略——以《天净沙·秋思》《使至塞上》《渔家傲·秋思》为例[J].考试周刊,2020,17(29):241-242.
[3]黄丽珠.核心素养下初中古诗词有效教学策略初探——以《天净沙·秋思》《钱塘湖春行》《卖炭翁》为例[J].中学语文(下旬·大语文论坛),2019,13(23):229-231.
[4]蔡思畅.初中古诗词鉴赏作业情趣化设计的研究——以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重点公立中学为中心的调研与实践[D].浙江:宁波大学,2017,17(243):2229-2231.
[5]李江.成语、俗语及古诗词应用于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调查研究——以花溪民族中学为例[D].贵州:贵州师范大学,2017,15(21):329-330.
[6]王妍君.基于"理解"的初中语文逆向教学模式探索 ——以九年级下册爱国主题古诗词单元教学为例[J].语文天地,2021,13(22):273-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