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蓝亭
福建省平潭平原镇中心小学
摘要:基础科学教育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得到运用。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课堂教学也有新的要求。课堂教学应注意学科特征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因此要求在课堂上进行面向生活的教学,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对生活中的用例进行课堂分析。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把教科书的理论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而且要鼓励学生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科学知识,强调学科的日常生活,并达到必不可少的教学目标,促使科学回到生活中。
关键字:小学科学;以生活为导向;教学;有效实施
小学科学课程是小学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技能,以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依靠教师讲解科学知识。学生被动学习,缺乏主动的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弱,不利于培养对科学知识的兴趣,难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加强引入以生活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了解和应用与生活有关的科学知识,不仅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当然,学习和生活方式的引入和应用要求教师有针对性的科学设计,以根据他们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一、生活教学的内涵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中,生命是教育的核心,他倡导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并在教学发展的各个环节中不断促进知识与生活之间的有效联系和融合。利用生活的境遇和知识,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具体动机,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进一步掌握和运用知识。在以生活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中,我们不仅注重学习的理论,而且注重知识的来源,提倡基于生活的思考和探索问题。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注重使用基于生命的方法来不断进行小学科学教学,找到生活中知识的立足点和接触点,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建立有效的知识应用思维,以及使用教科书知识可以积极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同时对这种学科也产生了兴趣。
二、传统小学科学教室的困境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大多数人看来,科学只能被视为一门次要学科,而科学的实际作用却被大大低估了。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上课时数常常达不到标准,科学课中占据其他班级的现象比比皆是。此外,许多理科教师不是专业人士,他们通常是其他学科的兼职教师。在教学中,教师的专业水平很难达到标准。在教学中,教学是基于文本的。科学实验没有深入探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评估学生的标准仍然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在传统的科学课堂中,教师是课堂的领导者,而学生作为教师的追随者,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师的控制,被动地接受知识并完成学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中,理科教师往往忽略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按固定的过程进行教学,很难照顾到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感受。在传统的以交付和接受为主体的教室里,老师采用填鸭式教学,而学生则被动地学习。课堂缺乏活力,不利于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才,也不利于根据自己的能力教学生。枯燥的科学知识难以理解和消化,学生的学习热情受到打击,使学生表现出他们在理科学科上的能力不足,学习目标不够明确,教师的教学热情受到侵蚀。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传统的科学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以生活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在提高科学课堂的有效性方面变得越来越重要。
三、小学生命科学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完善教材中科学教学生活的要素
建构主义教学论是教学中的教学观念。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它注重知识全过程的产生和发展。教师的教学将着重于创造有效的学习环境。
实际上,出现在小学科学教学课本中的知识点并不是孤立的知识点,它们与人们的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在进行知识学习的各个部分之前,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科书的内容,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分挖掘教科书的内容,更好地利用生活中的情况,并改善学生的生活水平,并提升其科学知识学习能力。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教育的发展必须为生活服务。在教学中,如何从教科书中恢复自己的生活,同时在实施科学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教科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与回归。例如,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就像是在讲解关于普通机械中的百合磁铁存在磁性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让课堂栩栩如生
在基础科学教学的发展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在传统教学模式上取得全面突破,尝试将课堂转移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并分配一些日常作业,使学生可以以此方式工作。科学教学知识的学习是一个过程。例如:在周末,老师可以允许学生组成合作小组进入自然界或人们的生活,寻找科学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情况。同时,他们还可以计算人们在生活中使用技术产品的时间,然后在课堂上分享和彼此讨论。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地位和作用,改变传统无聊学习方式带来的无聊感,同时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充分认识科学知识的紧密性。生活氛围的营造可以充分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在教学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将教室带入人们的生活实际上已经成为教学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在应对教学策略的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加强教学,同时调节和控制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同时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确保学生自律严格,认真完成课外学习任务,从而增强了小学科学的整体效果教学。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小学生学习科学知识
当前,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现代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和阶段的实践教学中。小学科学教学还应积极接受现代信息技术,并从各个方面改善课堂教学。从这个角度出发,小学理科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根据课程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帮助小学学生学习科学知识。例如,让学生了解地球不仅是学生了解地球和学习科学知识的开始,而且是学生学习好科学知识的基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并利用PPT与学生进行益智活动。教师可以使用课件预先显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外观”,然后绘制图案纸,用剪刀剪裁并玩拼图游戏。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记忆深度。实际上,小学生一直在动脑筋思考问题,并希望探索自然的奥秘。如果教师能够跟随学生的思想并扩展教材,他们将为科学课程带来全面的课程资源,从而建立一个高效的科学教室。尤其是事物的不断变化过程,例如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生长以及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长期观察的其他现象,可以借助计算机多媒体直观地显示在学生面前。同时,尽管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非常有帮助,但教师必须自觉地指导学生纠正他们的学习态度。他们不得盲目相信网络上的信息,他们必须有自己的判断力,并学会积极思考。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强孩子的信息收集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小学生对学习科学的浓厚兴趣。
简而言之,在近年来的小学科学教学工作中,尽管采用了面向生命的教学方法,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总结自己在基础科学教育过程中的丰富工作经验,形成良好的教育工作机制和模型,渗透到课堂教学,以此提高整体教学工作水平,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徐晨来,吴秋影.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4):96-97.
[2]李金兰.生本理念下小学科学教学方法探究[J].华夏教师,2017(24):65.
[3]冯阳.小学科学课程“乱象”的改进策略探究[J].教育观察,2017,6(24):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