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源
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海阳所镇中心学校 山东省 威海市264200
摘要:为了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综合提升学生的学习力,我校开展了“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初中全科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活动。本文从生物学科的角度出发,以《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一课为例,对全科阅读的相关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核心素养、全科阅读、教学策略
苏霍姆林斯曾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非常生动地点明了阅读对发展学生智力、提升学习力的重要意义。
一、我们的理解——全科阅读的理念
生物学科对落实全科阅读理念的理解是:以课程标准和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引,以构建核心概念体系为载体,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核心,致力于提高学生终身学习力。
二、我们的追求——全科阅读的目标
1、立足课堂教学,依托知识系统、实验系统、插图系统、拓展系统、实践系统五大知识传授系统,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2、完善知识结构,采用搜集相关知识素材,增加生物学科学探究的广度,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信息提取能力。
3、对接课外资源,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体验科学家对问题的探究过程,培育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终身学习能力。
4、增加课外知识容量,提高阅读质量和能力。通过适当增加测试题资料分析题的阅读量和比例,引导学生逐步爱上阅读、重视阅读。
三、我们的探索——阅读课堂的架设
(一)目标:为什么读?
立足教材,研究和解读课程标准和学科核心素养,确立课堂要达成的学习目标、要凸显的核心素养和要构建的核心概念。
以《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一课为例,本着评价先于教学设计的原则,将评价与目标一一对应。
1、描述“化学起源说”中生命起源的过程
评价要求:学生“说出”或用箭头和文字形成流程图
2、列举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及相关证据
评价要求:小组展示交流各种生命起源假说的主要观点和支持证据
3、尝试运用证据和逻辑进行科学推测
评价要求:对各种生命起源学说的质疑、辩论
本节课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教材中介绍的化学起源学说,更要让学生广泛进行课外阅读,搜集证据对生命起源的其它学说“神创论”、“宇宙生命论”、“自然发生学说”……进行推理、质疑、辩论,培养学生尊重事实、证据的求知态度和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使学生能运用生物学的知识和方法,关注社会议题,参与讨论并作出理性解释,辨别迷信和伪科学。
(二)内容:读什么?
主要读与本节课核心概念相关的文本资料、视频、图表等。
课内资源包括知识系统、实验系统、实践系统、拓展系统、图表系统,课外资源包括相关的文本材料、课外读物、网络图片、视频等。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一节的核心概念是运用证据和逻辑,对地球上生命起源的过程并作出科学推测。本节课相关课外资源非常丰富,上课时除了要对课本相关资料进行阅读外,还要充分开发利用课外资源,了解最新的生物学前沿知识、新理论、新发现。
(三)策略:怎么读?
主要是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1)阅读指导:强化学生自读的目标意识。采用问题引领或任务驱动引领阅读,同时利用合适的思维工具助力阅读。如:思维导图、模型构建(概念模型、物理模型、数学模型等)。
(2)阅读策略:显化学生的思维过程。明确任务→提取信息→信息加工→呈现结果。
(四)结果:读会了吗?
评价任务:
(1)过程性评价任务:阅读各种生命起源的假说,找出并交流假说的主要观点和支持该观点的证据。
(2)终结性评价任务:设计有针对性的课堂检测题,检测目标达成度。
评价标准:
(1)针对过程性评价任务,学生能准确说出各种生命起源假说的的主要观点和支持该观点的证据。
(2)针对终结性评价任务,学生要会运用本课所学到的阅读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四、我们的思考——全科阅读的方向
将阅读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作为提高学生阅读素养的核心,期望学生把课堂上获得的阅读能力很好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下阶段着重对已分类教材资源(如知识系统、实验系统、图表系统、拓展系统、实践系统等)的阅读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形成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和阅读策略体系。
五、实施途径
1、扎根课堂教学,强化教材阅读。
以课堂为主阵地,课标为指引,树立建构主义知识观,充分发掘教材资源,认真研究课本知识体系,合理利用教材上的知识传授载体,通过问题驱动、活动设计、评价载体设计等方式,强化学生教材阅读在学习过程中的基础和核心的地位,让阅读兴趣和能力在每堂生物课中得到巩固和提升。
2、确立阅读扩充点,整合阅读素材。
教师在整合教材、梳理知识的基础上,确立疑难知识的突破点。教师要查阅、收集适合不同教学内容、不同阶段学生阅读的资源,把相关阅读素材有机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让学生从资料的阅读中获取突破疑难问题的信息。
3、开发和推介课外资源,体验生物科学知识的发现、发生、发展过程。
在注重学科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开发和推介以突出生物问题探究过程为主要途径的主题学习,利用周末、寒暑假进行布置和落实,以此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体验和感受生物科学知识带给学生的充实和快乐。
4.加大阶段性测试题的阅读量,落实评价要求。把提高阅读量作为试题命制的重要指标,增加试题的信息量,逐渐加大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核,让阅读速度和信息提取能力影响学生的考试结果,通过考试评价引导学生回归“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