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园摄影与后期”校本课程开发的 教学策略与模式研究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第3期   作者:马叶
[导读] 为打造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更好的定格校园活动瞬间,

        马叶
        陕西省榆林市榆林高新中学 719000
内容提要:为打造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更好的定格校园活动瞬间,加之本人爱好摄影,擅长PHOTOSHOP,故开设了校园摄影与后期社团。通过一年多的社团课程拍摄实践与后期,整理归纳出一套校本教材,并将之实践,迭代,最终归纳出校园摄影与后期的教学策略与模式。
        关键词:校园摄影  PHOTOSHOP  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这个概念,它最先起源于西方国家,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目前,在我国的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环境下,它成为了课改的重点。“校本”即以学校为根本,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也就是一是基于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为了学校。具体来说,要以学校为本,在学校实践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学校领导、老师的共同商讨、分析,最终给出解决方案再加以实施。
        “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从两方面出发:一方面是以学校为根本,另一方面是课程开发。具体而言,就是以本校自身的办学理念为指导,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发展为目标,由本校的教师为主要参与者,开发、自编以及改编课程资料,设计教学活动,开展并实施校本课程,最终建立一套兼应用效果和学生学业评价等方面着手的评价机制等一系列活动。
        我校高中摄影与后期开设一年多来,探究出以下教学策略与模式研究:
        (1)校本课程要精准定位,资源的本土化取向。
        PHOTOSHOP校本课程的创作素材来源于榆林高新中学校园。关于PS的校本课程有很多,但多数是以PS工具介绍为主,选用的照片素材也五花八门,而基于校园摄影的PHOTOSHOP校本课程,则需要定位精准,即校本课程中的照片素材应取之于校园环境,可以是人像,也可以是风景,或是建筑,素材范围有了一定的要求,要根据师生所拍的校园作品进行PHOTOSHOP后期处理。
        (2)摄影与PS结合,激发与保持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初始,实验教师将自己的与榆林市摄影协会的摄影师多年拍摄的优秀作品展示给学生看,每一张都是我们身边的榆林景、榆林人、榆林情,学生不禁感慨:原来我们平日习以为常的画面如此之美,摄影如此神奇,PS如此强大。有了这种内驱力,学生在这条路上就会兴致勃勃、勇往直前。
        教学还应基于学情。初、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及接受事物的能力有差异,初中学生的摄影及PS后期社团讲授时要范围小、内容少、拍摄主题明确,而高中生则更趋于形象思维、创作等方面。学习共同体在学习过程中能起到帮助、督促、激励的作用。因此在课中师生讨论、外出拍摄、作品展示介绍等活动,同时建立了 QQ兴趣群,学生每节课可以将自己拍摄到的优秀作品加以后期后发至QQ群,方便老师点评,同伴互评。
        (3)提升爱校情怀和自我价值,增强凝聚力,转向深度学习。


        校园摄影及PS后期社团开设一年来,师生齐心协力,抓住机遇,为学校拍摄了3603张照片,参与摄影及后期学习的学生经常这样说:起初报摄影社团是为了游山玩水时拍出好照片,称霸朋友圈,不成想却是深爱这所学校的开始,一发不可收拾,遇到好天气、好光线、好素材,由不得拿起相机……当摄影社团的师生发现自己拍摄的摄影作品用于学校的招生宣传、墙体文化建设、各种报道时,那种自豪感、价值感油然而生。中学生学习任务重,摄影及PS不可能全面学习,至少这样的入门给学生奠定一定的基础,从此爱上摄影,为以后转向深度学习提供了一个机会。
        (4)夯实基础,摄练结合,于实战中培养创新力。
        初步讲解摄影的基础知识,认识自己的摄影器材,PHOTOSHOP软件的基本概念、界面介绍、工具使用。课堂展示摄影作品,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品构图、光线、主体及后期处理的思路。每次上课前确定一个拍摄范围,拍摄主题,以及后期PS使用到的工具,学生通过自身的理解去拍摄,不同的视角展现主题。由于社团是两节课,所以经常是第一节外出拍摄,第二节由于光线太暗,所以在机房进行PS后期,针对自己的拍摄作品哪里出现问题,如何后期修饰,用什么工具修饰。一切都是自己拍摄的作品,学以致用。拍摄的过程中,学生总是希望自己能拍出大片,拍出与众不同,他们会不断的思考,如何去创新,哪个角度去拍,我后期怎么做,怎样让作品出类拔萃。实战中无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也让摄影器材的操作和PHOTOSHOP工具的使用更加熟练。
        (5)及时总结归纳,收集作品,制作画册。
        教师要反复强调曝光三要素:光圈、快门、感光度的设置,让学生不断的去尝试使用M档、AV档、TV档的使用情况,总结归纳风光摄影、人像摄影等后期修饰的常用工具,遴选师生优秀作品,在校园内开始摄影展,制作图文并茂的画册。
        学期中及学期末各有一次,教师组织讨论,学生自选主题,搜集自己拍摄作品,适当PS后期处理,提交作品,展示交流。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对比之前预定的教学目标,我发现学生有了令人欣喜的进步:学生表现出积极的学习态度,上课认真,参与拍摄、后期制作、思考、回答、展示、交流、评价活动。学生初步掌握了摄影入门知识、摄影器材基础操作以及PHOTOSHOP综合操作,能够注重拍摄时间、画面构图、主题突出等问题。能用一副摄影作品反映一定的思想,能通过后期PS处理成自己所需要的画面。
        
参考文献:
[1]朱宏纯.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校本课程的本土化研发[D].青岛:青岛师范大学,2011.
[2]帅建英.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计与创作》选修模块校本课程设计与开发[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4.
[3]朱娴华.校本课程开发的思想基础、国际经验及对实践的思考[D].上海:伤害师范大学,2004.
[4]郑金洲.校本研究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8
[5]杜素华,吉春梅.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J].内蒙古教育.2013年第2期, (27-29)
[6]陆琴芳.开发层次化校本教材,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校本教材的开发与运用[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年第4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