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园本课程创建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第3期   作者:包志平
[导读] 对幼儿而言,园本课程的创建有助于其健康成长

        包志平
        云南省玉溪市第二幼儿园     653100
        摘要:对幼儿而言,园本课程的创建有助于其健康成长,能够帮助其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同时掌握生活所必备的简答技能,为将来的学习、发展积累宝贵经验,因此,教师应当重视园本课程的创建。本文基于幼儿园大班教育,结合多种理论来分析园本课程创建的策略,并根据实际情况来探讨策略的可行性,旨在为相关学术研究提供思路。
        关键词:幼儿园;大班;园本课程;课程创建
        引言:园本课程是按照国家与地方的基本要求,根据实际办园条件,对现有课程进行整合、重组,而形成新课程,满足园区内的幼儿发展需要,也符合国家、地方的有关政策规定。大班教师应该从科学课程体系、园本民主思想、家校共育、多方合作交流四方面入手研究,基于幼儿的视域出发,创建高效的园本课程,为保证幼儿茁壮成长不懈努力。
        一、建立科学课程体系
        为了培养大班幼儿的正确思想观念与各种兴趣,要在园本课程创建时建立科学的体系,以确保幼儿的健康成长,同时重视其个性化发展。教师要以和谐发展为指导思想,探索能够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课程,构建教师引导、幼儿主体的课堂。比如,开设“身体小知识”一课,讲解换牙的有关知识,消除幼儿的恐惧感,使其明白牙齿脱落、生长是正常的现象;开设“生活小技能”一课,在午饭后,带领幼儿刷牙,学习正确刷牙的步骤,并结合实际的图画与牙齿模型讲解,使其明白不按时刷牙或错误刷牙方法带来的后果,让其养成饭后刷牙的好习惯。将两种课关联起来,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使幼儿能够从不同的课中学习到知识,了解乳牙和恒牙的分别,知道如何保护牙齿,并体会自己身体变化,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1]。
        二、秉持园本民主思想
        园本课程的创建,本质上是一种民主开放的行为,因此,教师应该秉持园本民主思想,在创建不同课程时,征求多方的意见与建议,并按照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备。比如,“踢皮球”一课的开设,园长要参与到课程建设中,起到规划、引导的作用,监督实施与改进;专家要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使之融合园本理念进行整改;幼儿作为主体也要参与课程建设,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一系列活动,此时,教师要观察并记录幼儿的反映与情感体验,整理成数据信息后,以备使用。幼儿家长在社会上扮演不同的角色,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需要参与到课程建设中,进行明确表态,提出合理的建议。社区人士也要提供资源,包括运动场地、器械、护具等等。通过联系多方,确保园本课程建设能够依托民主思想,吸引多方的参与,不断提高课程的有效性与积极意义。


        三、邀请家长参与课程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其言行举止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的素质与教育风格往往也决定了幼儿的秉性,因此,在园本课程创建的过程中,要邀请家长来参与课程,与幼儿进行良好的互动,不仅能够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也能提高教育质量。比如,在“敬爱的爸爸妈妈”一课中,教师可以利用周末时间,邀请家长来园区与幼儿共上此课、参与互动游戏。讲解互动游戏规则后,引导幼儿与家长组成一队,完成相应的任务后,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谈谈对家长的感激之情,同时渗透“孝敬父母”的思想,使其能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还可以鼓励幼儿以“小演讲”的方式阐述自己心中对家长的爱,让家长倾听其心内心的想法,增进亲子感情。课后要邀请家长简单谈谈关于授课的想法,从身心健康发展的角度来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切实发挥家长重要的作用[2]。
        四、加强多方合作交流
        可以以本园区为基地,开展合作交流活动,加强与其他幼儿园、高校机构、社区的交流合作,解决办园中存在的不同问题,并完善不同的园本课程建设。加强园与园之间的合作,采用合作开发法,实现园与园之间的资源共享,在区域内提供丰富的教育、游戏、体育资源,逐步形成富有特色的合作体系,保障园与园之间的合作发展,促进特色课诞生,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加强与高效机构的联合,并达成战略协定,鼓励幼教专业的优秀毕业生来园实习,在骨干教师的带领下学习幼教知识,在实际工作中感悟教师职业的神圣。通过吸引优秀毕业生来园实习,可以根据其表现能力决定是否留任,在园、校联合中,让毕业生与幼儿园实现“双赢”。还要与家庭社区合作,依托社区发展,形成教育合力,鼓励家长践行家校共育,保持教育一致性,发挥园本课程的课上、课下积极影响,并在家庭社区环境中发掘丰富的教育资源,切实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3]。
        结束语:
        我国大部分幼儿园正处于初期的发展阶段,因此,创建园本课程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也能够给幼儿带来良好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其健康、茁壮的成长。教师应当结合建立科学课程体系、秉持园本民主思想、邀请家长参与课程、加强多方合作交流等策略,把握大班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的特点,并吸纳多方建议,创建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园本课程,促进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春,谭新亚,李明,门少娟,王向青.幼儿园阳光教育园本课程的建构与实施[J].学前教育研究,2020,12:90-93.
[2]张赢赢,王小溪.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研究综述与启示[J].教育观察,2020,936:77-78+84.
[3]杨莉君,曾晓.幼儿园课程的逻辑:从“教师大纲”向“儿童大纲”转向[J].教师教育研究,2020,3205:104-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