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第3期   作者: 王金林
[导读] 随着小学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翻转课堂逐渐成为了当下教育者普遍关注的教育问题

        王金林
        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梅沙小学 523900

        摘要:随着小学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翻转课堂逐渐成为了当下教育者普遍关注的教育问题,其中不乏一些教育者对翻转课堂教学的长处和不足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和探究,本文就从小学数学教学出发,对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有效的研究,旨在通过翻转课堂推动小学数学教学高效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翻转课堂 微课视频

        翻转课堂在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引入时间并不是很长,还处于一个启动阶段,但其展现出来的个性风采却有着十足的魅力。在现如今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还需对翻转课堂展开较为详细的教学研究,并通过对其高效的运用给小学数学课堂带来了无限的活力,促使小学生在翻转课堂背景下喜欢上数学课,喜欢上数学。

        一、翻转课堂的特点
        1.以视频为主的教学形式
微课视频是翻转课堂实现的主要方式,教师将既有的知识录制到微课视频中,以帮助学生课前展开前置性预习活动、课中开展自主式学习活动、课后开展实践性巩固活动。微课视频大多只有几分钟的时间,较短的时间必然决定了精简的讲解和重点的突出,这一特点与小学生好动活泼的性格特点相符,微课视频通常会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视频时间虽然不长,却就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的完成有关的学习任务。
另外,微课视频有着精美的图片和生动的视频讲解,这一特点同样是从小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学生可以瞬间被微课视频内容带入到某一个学习情境中去,在不知不觉中便完成了有关内容的学习。

2.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翻转课堂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时刻将学生的学习需求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在前置性预习活动中,学生可以结合微课视频内容自主调整观看视频的时间和地点,这样学生便不会产生学习上的紧迫感和压迫感,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相对自由和宽松的课前学习氛围。同时,通过学生课前前置性预习活动的反馈,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到学生的预习情况,可以从学生的预习情况中获知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继而做出教学目标和方法上的调整。
此外,在课中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大多会通过小组合作和自我反思获得新知,在这其中,学生的主导地位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学生可以在翻转课堂上以小组方式进行讨论,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质疑,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发表观点,从而在深度讨论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二、小学数学翻转课堂开展策略研究
1.课前以微课辅助学生完成预习任务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上,阅读教材是学生新课预习的主要途径,,然后完成教材后面的习题内容,这种预习方式难免有些枯燥和无味,学生的学习热情度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在翻转课堂上的预习活动中,学生则可以完全规避这一传统的预习方式,并以微课视频加以辅助替代。由此,学生可以在课前预习过程中随意的调整自己的学习速度,在相对轻松自由的氛围中高效的完成预习任务。
比如,在“认识圆”有关内容学习中,本节课内容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中认识到圆的特征、圆的各部分名称,同时了解在同一个圆内直径与半径之间的关系。

在以往的预习中,教师会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学生的预习内容全然由自己决定,对此预习形式并不是特别感兴趣,也就直接导致了预习效率的长期低下。在翻转背景下的课前预习中,教师会精心设计一个简短的微课视频,视频以“最美的圆形”为主题,学生在视频中可以看到生活中各种美丽的圆形,这些美轮美奂的圆形给学生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足以激发学生对圆形了解的兴趣度。在此基础之上学生可以在视频的最后为学生布置课前操作类活动,“同学们从视频中已经看到了生活中的一些美丽的圆形,那么在你们的生活中是不是还有很多圆形的存在呢?试着去找一找吧!”、“同学们,请你想办法在纸上画一个圆,然后动手将其剪下来,你会对圆形产生哪些有趣的认识呢?”这两个问题直接指导学生如何更好的展开接下来的预习环节,对提升学生预习效果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

        2.课中以合作辅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
        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会产生这样的体会,一节课的开始应该是从上课铃声响起开始的,但是在笔者看来,这种观点并非正确,一堂课的开始应该是从学生对所学习知识的讨论和质疑开始的。与传统说教式课堂有所不同,传统数学课堂主要是完成知识性学习任务,然而翻转课堂教学中的知识性学习任务已经在前置性预习环节中完成,课堂成了学生针对所学习知识进行讨论和质疑的场所,这才是一节课真正开始的时候。所以说,在翻转课堂上,教师要努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巩固和深化学生对课前知识学习的理解,一旦学生产生了任何学习上的质疑,都可以在小组学习中加以完成,这样学生的自主式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都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例如,在认识“分数”时,学生在前置性预习中已经听过了猪八戒分西瓜的故事,生动形象的故事情境早已经将学生带入其中,他们在故事情境中通过比较1/5和1/8大小了解到了猪八戒要想吃到更多的西瓜,就要尽量将西瓜分成更少的份数,虽然学生在具体的故事情境中理解起来会更加的容易,但是绝大多数学生对单位“1”的理解并不是十分的到位,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主动提出自己在学习上的质疑点,教师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之上找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共性及个性问题,并针对单位“1”的深入理解设计一个小组动手合作类活动,让学生拿出一张纸折一折、画一画、拼一拼,小组成员一边动手一边讨论,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切实掌握本节课知识教学的重难点内容。

3.课后以评价辅助学生完成知识巩固任务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翻转课堂的核心思想,更为看重学生过程性学习体验,所以说,翻转课堂彻底打破了传统数学教学的时间和空间,翻转课堂将数学课堂进一步延伸至课后,让学生在课后也形成主动学习的意愿和意识。数学一向有着很强的抽象性,仅凭课堂上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学生需要在课后及时巩固和复习,将所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对生活实际问题的思考和运用,才能真正让数学知识走进学生的心里。
翻转课堂在课后制定了一条较为完善的学科评价教学体系,在课后通过对学生的习题训练、学习态度、情感表达等方面内容逐一进行打分,全方位、多角度的开展对学生的综合评价,让学生重视课后知识巩固环节,使得学生在实际问题解决中认识到自己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这样以来学生可以针对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学习调整,从而确保学生实现高效的、高质量的数学学习。

综上所述,即使翻转课堂的引入和实施时间跨度较短,但是其给小学数学课堂带来的效果确是令人惊叹的,所以,身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敢于尝试翻转课堂,并及时作出总结和调整,让翻转课堂下的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美妙,也让小学数学教学得以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试析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曾静.当代教研论丛.2020(02)
[2]借助微课,翻转课堂——微课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张淑梅.学周刊.202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