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月
黑龙江省哈尔滨新区师范附属小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摘 要:小学德育教育对于学生成长具有基础性作用,本研究较深入地分析了德育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针对小学班主任班级教育管理提出了德育教育的应对策略,对于提高小学班级的整体管理水平将发挥十分积极地作用。
关键词:德育教育;小学教育;班主任工作
1. 前言
小学生是思维智力发育及健康成长重要阶段,班主任教育管理理念及工作方式对于小学生成长将产生直接影响。在新课标教学中,为达到小学教育要求,班主任教师应对德育教育思想深入学习,在班级管理中,深入落实德育教育思想,为小学生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
2. 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
2.1 德育教育的主要内涵
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将直接影响启蒙小学生思维及其健康成长。由于小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意识,班主任向小学生教导相关信息,对其思维成长具有重要作用。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深入挖掘其潜在价值,构建良好环境以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使小学生被激发出学习主动性,使既定教育目标顺利完成。在德育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小学班主任应在日常管理中贯穿德育管理工作,逐渐强化学生行为习惯并使其提高思维意识,对于小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在德育教育思想中“育人”是核心,小学班主任应主动改变教育管理思想,将传统的成绩管理思想彻底摒弃,班级管理中的各项教育活动基于“育人”开展,使小学生全面提高法治意识、思想品德及人格修养等得到有效保证。
2.2 教育价值导向性
在小学生学习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具有导向性作用,通过启蒙、动员、鼓励、监督、批评等不同方式,对小学生积极引导,使其人生价值观与学业目标正确形成,为日后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生受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影响,存在模糊不清的价值观,一些学生因不良网络信息的影响,产生错误价值观,对其健康成长直接产生不利影响。小学班主任基于此应将德育教育的重要价值充分发挥出来,科学引导小学生的价值思想,为其价值观与人生观的正确形成提供保证。班主任在德育教育管理过程中,针对少数学生思想价值观方面产生的问题,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开展学生的德育教育,使学生对思想方面存在的偏差提高认知,为学生构建正确的价值观提供保证。一些学生因某些原因与班主任之间不愿沟通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班主任管理工作。班主任应基于此针对引发学生产生问题的主要因素,设计户外实践活动,有效利用其它学生的辅助,使学生能够打开自我封闭的心扉,学生成长中存在的问题得到解决,思维意识形态及时得到纠正,使其思维意识及价值观得到正确构建。
2.3 学生精神激励教育
在生命成长中精神激励具有重要作用,个体潜力在精神激励环境下可有效被激发出来,对于个体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班主任在小学生成长中对其精神激励管理产生直接影响,基于德育教育理念对学生采取多种不同形式,使学生积极主动性及创造力得到激发。受内在动力驱动作用的影响,小学生将围绕目标努力,使其综合学习实力不断提高,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产生促进作用。
2.4 行为规范教育
行为规范也就是个体对社会公德的严格遵守,对社会基本要求自觉履行,具有较高的公德意识。因小学生不具有较强的自我控制力,对部分事情的判断缺乏正确性,造成其行为产生错误。在德育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小学班主任应对学生遵规守纪进行有效指导,使学生对其言行举止自觉进行约束,对社会要求严格履行,对学生行为习惯及道德品质的正确形成提供科学引导。
班主任应严格按照校园规章制度,针对班级管理制定相关规定,为学生遵守意识提供保障。班主任在规范引导学生行为中,对班级文化的构建应以德育管理为基础,对学生行为以班级文化进行约束引导。使学生的行为习惯得到纠正和完善,对于学生健康成长产生促进作用。
2.5 人格塑造效能
小学生是人格成长的重要阶段,其人格的形成将影响日后成长。小学班主任在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应对小学生人格加强培养。为确保教育管理效果,班主任应对德育教育思想深入贯彻,引导小学生人格价值观的正确形成,为小学生行为规范的形成提供保障。小学教育工作存在一定的特殊性,班主任言行将对小学生产生较大影响。班主任应通过德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对小学生加强人文关怀,为塑造健康人格产生积极地影响。
3. 小学班主任的班级教育管理
一些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未深入落实德育管理细节,造成开展的德育教育工作效果难以有效发挥。经调研小学班主任发现,一些班主任对德育教育管理工作没有深入贯彻落实,主要是由于还存有应试教育成绩论思想,也就是根据学生成绩对班主任班级管理能力进行评价,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德育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而且,因一些班主任对德育管理缺乏深刻理解,对德育教育思想内涵学习了解不深,造成德育教育管理开展中,班主任存在一定偏差,对于德育管理效果产生不利影响。若学生发生错误时,班主任先批评学生,再进行德育教育引导。因班主任批评了学生,对德育教育管理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发生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班主任对德育思想的学习了解不深。在班级管理中,传统班级管理思想由大脑潜意识得到直接反馈,造成德育管理表现出滞后性,对学生管理效果产生直接影响。一些小学班主任对德育教育思想的重要作用缺乏主观认识,还采用边缘化处理德育教育思想的方式,对于小学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价值产生不利影响。
4. 小学德育教育的应对策略
4.1 规范班主任管理工作
在开展德育教育过程中,为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效能提供保障,应规范班主任德育管理工作,以班主任工作安排表为基础,明确工作规范,界定其学生管理职责、范围及知识技能,在德育管理中确保有章可循,对学生管理工作可依法开展,使小学班级管理提高成效。
4.2 优化德育管理评价机制
因具有广泛的德育教育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价班主任德育管理效能。目前在评价小学班主任管理能力过程中,主要对其师德师风进行评估,对鉴定评估班主任综合能力的评价机制缺乏科学严谨性。因评级机制对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效果不能直接有效的反馈,对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难以及时纠正,在德育教育管理中对班主任工作积极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为有效解决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优化完善评价小学班主任德育管理机制,诸如尊重和关怀班主任,评价班主任开展德育管理工作的整个过程,对相关信息及时收集用于阶段性评估。采取综合考量学生综合素质、班主任构建的班级文化、育人成效等有关信息,对小学班主任客观严谨的评价,使其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得到及时指出督促其及时纠正,提高综合能力,为深入贯彻德育教育工作提供保障,进而使学生提高综合素质。
5. 总结
综上所述,为使小学班级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小学班主任应对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提高认识,在教学管理中对以往工作主动进行审视,发现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时采取有效提高措施。学习应对评价班主任工作机制进行完善,对德育教育工作内容进行规范制定,使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具有约束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邵玮玮.德育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15
[2] 王芳,来春旭.谈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7.10
[3] 熊艳艳.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J].读与写,2019.4
[4] 肖世强.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J],科学咨询,2019.12
作者简介:
刘月,女,汉族,1993年11月1日出生,籍贯:吉林省榆树市,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