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文婕
湖北省宜昌市青岛路小学 湖北省宜昌市 443000
摘要:新时期的学生教育不再像以往那样注重分数的提高,而是着眼于学生的德育工作。这就要求小学班主任需要对自身的教学管理模式进行优化,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还要正确引导小学生的认知,为其树立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观念,为他们以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教育;德育工作;新时期
1 引言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处于道德发展的前习俗水平,他们对行为与思想好坏的认知需要通过外部刺激获得,班主任的权威将会对德育教育产生直接影响。班主任是学校与家庭沟通的桥梁,班主任同时处理好学生与家长关系才能够有效提升班级管理有效性,通过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共同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班主任会给学生们留下深刻印象,这种影响往往会持续几十年之久,小学生对班主任的崇拜与信任使得班主任的影响力是其他人无法比拟的,班主任是小学生在校期间的首选德育榜样。
2 德育工作对于小学生的重要性
德育工作是所有教学工作的基础,也是教师为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观念的基本工作。因此小学班主任应该意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主动为小学生开展德育工作。德育是责任,道德是做人的根本。这好比种树,德是根,才能是花和果,没有根的滋养,不可能有鲜艳的花朵和丰硕的果实。小学班主任要把德育工作当作义不容辞的责任,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这份责任,加深对小学生思想文化的教育从多方面对小学生的心理和认知进行了解,不断对自己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及优化,发挥德育工作的正确引导作用,为小学生的未来打好道德的基础。
3 小学班主任加强德育工作的策略
3.1 由封闭化向开放化转变
传统德育教育集中于课堂说教和解读,德育教育内容与学生生活之间存在明显差距,进而导致德育教育缺乏说服力与影响力,学生们无法接触到适合自己的教育内容,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健康成长产生了负面影响。当今社会处于快速发展变化阶段,开放性的德育观念就是要面向世界和而向未来,拓展自己教育视野并转变单一化的价值观念,选择适合学生们的德育教育内容与教学方式,将我国德育教育与世界发展紧密贴合起来,积极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并提升教育的多样性与趣味性。
3.2 日常细节,潜移默化
良好的道德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学生需要从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做起,不断完善,才能够取得良好的结果。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小学班主任要注重从小事做起,潜移默化,循循善诱,不断渗透,通过做好一件件小事,不断积累,使学生养成优秀的个人品格。如在日常教学中,班主任要引导学生使用礼貌用语,不说脏话,见到教师和长辈要问好,与同学交谈时要文明得体,不要随意打断别人说话,学会认真倾听。同时,对于学生乱扔垃圾、吐口水等行为,班主任要及时制止,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公德意识;在举行升旗仪式等群体性活动时,班主任要引导学生遵守秩序,听从指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班主任还要纠正学生的仪表仪态,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另外,在学生用餐时,班主任要引导学生注意个人卫,因为小学生还没有完全形成很多行为习惯,班主任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学生正确引导。
3.3 建设班级网站,搭建德育教育平台
班级的文化是班级精神、班级风采的展示,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举止等方面可以做出有效的指引,发挥文化的重要作用。为了提升网络时代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教师要对网络知识、德育知识、学生的实际情况等有充分的了解,同时也要转变教育教学模式,从只是在教室对知识点的讲授转变为教育和网络相结合的模式合理有效地建设班级网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进行线上德育教育,以此推动班级文化的文化建设,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等方式引导学生的行为方式以及思想观念。比如,教师定期举行的班级文化活动、班级主题班会等可以使用相机、手机等记录下来供学生以后纪念,这种方式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凝聚班级的班魂,强化学生的荣誉感,同时这种方式也有利于加强学生和教师的沟通和交流,进而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参与到网络建设中,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提升学生独立自主能力,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产生好的良性循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班主任教师也可以运用建设的网络平台进行长知识点的讲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发挥更大的作用。
3.4 家校联合共育,发挥电子设备优势渗透德育
家校共育更利于班主任结合学生的个体情况分析,针对性地展开德育引导。因此,在实践教学中,班主任有必要结合学生的成长需求,主动联合家长一起,关爱学生,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电子设备,从而在渗透德育引导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此外,班主任也可以结合电子设备的优势,在突破时间、空间的界限后,与家长一起对学生展开网络交流引导,从而在活动中渗透德育教学理念,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例如,在班主任引导中,需要与家长一起结合,共同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各种平板、计算机、手机等设备。学校中可以组织关于网络、科技、德育等方面的知识竞赛,鼓励家长正确地引导学生使用电子设备。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电子设备为学生推动一些有益于学生德育素养提升的短视频,从而通过家长转达、监督完成的途径,渗透德育教育。
3.5 强化自身的道德素质
在德育工作的实际教学中,班主任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因此班主任自身的道德水平和职业操守也是德育工作正常进行的关键。班主任应当明确自身存在的不足,时刻进行自我更正及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水平。例如,班主任利用在日常的教学工作结束之后深刻阅读道德及心理方面的参考书,学校也应该为班主任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如定期举办讲座及培训课等,加深班主任对德育工作的认识,及时发现并解决自己在德育工作中的不足。同时班主任还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起到为人师表的表率作用,向学生展示身为教师的使命及责任感,为学生正确树立思想观念。当学生遇到问题时,不厌其烦地为学生解决,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并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来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加强学生对德育工作的认同感。
4 结束语
德育工作已经引起教职工作者的重视,德育教育对现代高素质人才培养具有直观重要的作用,德育教育应该有效渗透于日常教育教学之中。因此在小学班主任工作范畴中,还需增加德育教育工作任务量,自小学阶段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使其在未来进入社会后能成为一个具有较高道德品质及文化素质的人才。对此,本文对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时效性及优化策略进行探索,为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菊香.小学班主任德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新课程(中),2019(10):255.
[2] 魏金霞.激励策略在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的有效实施[J].考试周刊,2019(83):161-162.
[3] 丁黎黎.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读写算,2019(29):49.
[4] 潘新意.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1):198-199.
[5] 朱伟.小学班主任德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读写算,2019(2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