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识字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3期   作者:曾荣
[导读] 信息时代中的每个人都在经历着一场巨大的变革

        曾荣
        四川省凉山州冕宁县泸沽镇双河小学校  615602
        摘要:信息时代中的每个人都在经历着一场巨大的变革,这种变革起源于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网络,网络已经成了人们表达自己的想法的平台,教师可以抓住这个机遇,利用信息技术将课堂的效率提升起来,将学生的注意力和关注点拉回课堂。如何在小学识字教学的教学中充分将识字教学的特点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在一起,将二者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是值得全体教师思考的事。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识字;课程教育
引言
        识字教学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尤其是低年级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由于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教师采用统一式的教学方法则很难照顾到全部学生,特别是一些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则跟不上教学进程,掌握不了识字技巧,最后的学习效果也不理想。因此,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采用创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让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教学中学有所得。
1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现状分析
        1.1学生识字学习兴趣不高
        因为识字学习的任务比较重,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比较枯燥乏味,这都可能对学生学习热情造成影响,学习期间很多学生面对大量的生字都会头疼或者产生抵触情绪,学习的效率十分低下;在识字学习中也往往重视字形,而忽视字义,单纯为了完成教师所布置作业,这就导致他们对汉字内涵了解的缺乏,不能认识汉字深层含义和魅力。
        1.2识字教学形式单一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非常喜欢游戏活动,对新鲜事物比较好奇,热衷于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但是,语文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这一天性特点,制定与之对应的教学方案,仍然以单一机械的教学法为重点完成识字教学任务。很少有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之中主动实践,大胆想象,个人对识字学习缺乏能动性和兴趣。有的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欠缺考虑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直接将黑板板书与幻灯片的播放相联系。通过简单标注拼音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识字记忆,整体的教育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和多样。学生对识字的理解和认知比较浅显,严重者甚至会产生学习懈怠和抗拒心理,在后期写字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出错。
2信息技术与小学识字教学的融合
        2.1提升小学识字实践教学效率
        之所以在小学识字教学中实施实践教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分析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促进学生的持续性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学习需求来确定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学会“放手”,将更多的决定权交还到学生手中,让学生进行更多语文知识的自主探索。需要注意的是,在创设识字实践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来让学生产生真实感和代入感,进而提升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2积极总结,构建学习网络
        教师想要提高课堂效率,一定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找规律,学会用巧劲。在进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时,教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带领学生对单个的识字进行认识、书写,其中还要包括对拼音以及汉字笔顺的掌握,因此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课堂知识点非常的琐碎。但是不难发现,中国汉字字与字之间其实都是有联系的,比如“昊”“昌”“炅”这几个字,字形非常相像,并且上半部分都是由“日”组成,在遇到这样的情况时,教师可以对此类汉字进行总结,在进行识字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就像英语的词根记忆法一样,找到每一个词的词根,对此进行发散记忆,中国汉字教学也是如此,根据汉字的偏旁、读音、字义等,都可以形成记忆网络并能用多媒体展示出来,教师们需要带领小学生积极总结,构建详细的汉字学习网络。
        2.3巧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增强对字词的理解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推进,小学教学基本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借助多媒体技术来增加识字教学的效果。传统的识字教学都是教师独自讲解,一边用言语解释,一边在黑板上板述,这样的教学过程非常枯燥,很多学生对此毫无兴趣。多媒体教学能够以声音、图像、视频的方式将知识呈现出来,这也符合一年级小学生的兴趣需求,他们非常乐意接受这种声情并茂的教学方式,会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教师可以根据生字词的特征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创建情境,并且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这就更容易让学生理解与记忆生字、生词。
        例如,在《四季》的识字教学中,课文中的生字、生词都是关于四个季节的,这也是学生在生活中较为熟知的。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就利用多媒体技术创建生活化情境,将一年四季用图片、声音、短视频片段等展示出来,在背景音乐的引导下,学生认真观看一组组图片、一段段小视频,仿佛置身于四个季节中,感受四个季节的特点。在介绍春天时,教师用漫山遍野的花朵和农民伯伯播种的情境来展示;在介绍夏天时,教师用西瓜、蜻蜓、雪糕来展示;在介绍秋天时,教师用金黄的麦田、桂花、月饼等来展示;在介绍冬天时,教师用雪花、北风呼啸等来展示。这就直接将四个季节区分开来,让学生直观地识字,对字词的理解更全面、更深刻。
        2.4整体感知,推进自主识字
        通过在教学阶段中触发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来引导小学生有效识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识字,首先要引导小学生主动感知文本内容,通过相关的拼音、图画和词句等来强化识字教学,引导小学生结合已经认识的汉字来进行个性化的汉字记忆,从而在脑海中建构起多样化的生字形象。在汉字学习过程中,语境和组词是认识和记忆汉字的重要基础。俗话说,“词语要镶嵌在上下文里才会有生命”,因此,在汉字教学中,充分培养小学生在学习阶段对上下文的整体感知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
结束语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优化升级是这一阶段最为重要的教学任务,汉字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及前提,将现代的信息技术能力运用于小学语文的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普遍趋势,教师应当灵活掌握该种能力,在语文识字教学的实践过程当中,研究信息技术的价值,使之与课堂充分融合,以此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意识到识字的乐趣和精髓,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之中。
参考文献
[1]陈树铭.信息技术与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整合[J].文理导航(下旬),2017(24).
[2]夏意芳.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宁:青海师范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