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评价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3期   作者:宋成福
[导读] 语文教学评价为语文教学成果的一种评估方式

        宋成福
        湖北省潜江市园林高级中学   433100
         
        摘要:语文教学评价为语文教学成果的一种评估方式,同时也利于检验教育目标的达成情况。语文核心素养包含很多方面,如学生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等。对于高中语文教师而言,需抓住课堂评价的精髓之处,并将其体现至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之中,使高中学生均能够因此受益,最终推动高中学生获得更为长远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核心素养视角下 高中语文 教学评价 策略 研究
引言
        语文教学评价旨在客观判断语文授课过程的成效性,结合语文教学的各项相关教学评价指标来实施综合性的语文课堂模式评价,督促语文教师对于现有的语文授课环节以及授课思路进行必要的调整。由此可见,语文教学评价在提升语文授课质量以及培育高中生核心素养的实施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必要性。近些年以来,语文科目的教学评价模式正在不断得到调整,而且相应的教学评价指标也在逐步丰富。为了达到促进高中生核心素养以及人文素养全面提升的目标,那么语文教师应当认识到语文教学评价的价值与作用,鼓励全班学生对于教学评价环节予以积极的参与,增强语文教学评价的实效性。
一、高中语文教学评价的目前实施状况
        (一)格式化的语文教学评价流程
        教学评价活动的全面实施旨在保证良好的语文授课效果,运用师生互动的语文授课评价方法来督促语文教师转变对于语文授课环节的认识,增强语文教师自身的专门业务素养。但是在目前看来,语文教学评价的各个实施环节仍然具有格式化与固定化的特征,因此造成高中生无法自由抒发对于语文课堂的感受与认识,阻碍了语文授课评价良好成效性的发挥。由于受到格式化的固定教学评价环节影响,导致高中生的语文评价参与热情被压制,师生之间很难达到全面进行语文课堂沟通的效果。
        (二)高中生的反馈意见信息没有得到充分重视
        高中生的课堂反馈建议应当作为珍贵的语文教学资源,并且得到高中语文教师的充分重视。但是在很多情况下,语文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课堂反馈意见对于改进语文教学思路的必要性,因此导致高中语文教师忽视了语文教学反馈。高中语文教师如果没有做到全面关注语文课堂反馈,则很有可能造成高中生的课堂评价参与热情受到打击,并且还会导致部分高中生产生厌倦语文课堂学习的情绪。因此,语文教师必须转变自身对于语文课堂反馈的态度。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评价策略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对于自主学习策略,不少学者都对其予以了深层次探析,虽说取得了一定探析成果,但就总体实施情况来看,仍旧不够理想。

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评价中,教师应注重落实自主学习策略,强化实施该策略,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身于语文课堂的学习实践之中。对此,就要求教师善于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状态、过程以及成果等,让学生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并在自主学习之中,充分探究语文知识,在此过程中,也能够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等可得以提高,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例如,在学习《拿来主义》一课时,教师应基于核心素养下,在语文教学评价中,落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如可让学生自主去分析文本内容,评价学生的分析成果。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提升学生自身综合能力。
        (二)运用多样与灵活的语文教学评价模式
        近些年来,很多高中都在逐步推行网络化的语文教学评价新模式。在网络化的语文授课评价模式下,高中生只要进入语文教学评价的指定页面,即可填写涉及语文课堂评价的各个基本要点内容,综合判断语文教学过程对于同学们人文素养提升以及实践能力增强的促进效果。语文教师可以随时点击上述的教学评价页面,方便师生之间展开实时性的语文教学沟通,充分实现最大化的语文教学评价效果。
        (三)培养学生审美创新能力
        审美及创新能力,指的是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期间鉴赏、感受以及欣赏等方面的能力,通过品读文本,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深刻理解其中所传递的道理,而后将其内化为审美素质,以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等。例如,在学习《我有一个梦想》一课时,教师则应基于核心素养下,通过语文教学评价,培养学生审美及创新能力,如教师可引导学生说出本文所蕴含的道理与情感等,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也能够促进自身情感体验,升华自身情感,学生的审美及创新能力也会逐渐获得提升,从而落实提升高中学生核心素养。
        (四)优化设计语文学科的教学评价指标
        语文学科的基本教学目标并不单纯局限于要求高中生掌握基础性的语文课堂内容,而是必须建立在提升人文综合素养的前提下。例如对于《故都的秋》这篇语文课文在进行讲解时,语文教师不仅需要为高中生分析课文的表层字面内涵,同时还需要引导全班学生透过课文的表面语句内容,深入剖析作者在故乡秋色中蕴含的内心情感特征。高中生只有做到了善于挖掘语文课文背后蕴藏的作者人文情感,才能实现高中生语文实践能力明显增强的效果,有助于高中生运用独立的语文实践思维来思考语文课堂问题。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基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教学评价,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等。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评价中,教师务必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使高中语文教学评价重要价值能够得以彰显,最终为学生的未来发展铺垫好一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周祖雄.新课程理念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评价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53):51-52.
[2]周琪. 新课标下过程性评价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20.
[3]宗小芸.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评价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18):29-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