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视角下农村小学德育教育模式分析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期   作者:梁美连
[导读] 农村小学生德育教育一直是教育中的薄弱环节

        梁美连
        新兴县稔村镇中心小学  广东新兴  527400
        摘要:农村小学生德育教育一直是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无法引导小学生全方位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目前农村小学德育教育观念和方法都相对滞后,致使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效果不佳。探讨完善的农村小学德育教育模式,对于农村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文章以家校共育视角为切入点,针对性分析农村小学德育教育模式。
        关键词:家校共育;农村小学;德育;教育

一、家校共育在农村小学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价值
        家庭和学校在教育过程中都有其重要作用,是小学生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农村小学德育教学而言,家校共育模式的施行,能够让教师更为深入地了解学生的生活状态,对于其家庭结构、父母的综合素质、家庭成员素质等有系统的认知,然后针对性地设定合理的教育方案,让学校和家庭间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提升教学的合理性,可以对症下药,更好地引导学生进步和提高自我认知。除此之外,在家校共育的支撑下,学校和及家庭教育会形成更为统一的模式,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全方位发展,在融合了学校教学认知和家庭教养引导下,教育内容可以实现互相融合,不断提升学生校内校外学习的系统性,真正让学生在生活中也得到良好的引导,全面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
二、农村小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家校合作机制难以落实
        教师在教学中任务较重,将工作重点放在了学习成绩方面,因此并没有非常多的时间同学生家长进行深入沟通和交流。因此,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的积极性并不高,对于家校合作模式的建设产生了很大影响。同时,对于家长而言,其在家校合作机制建设过程中表现的也不够到位。很多家长的文化水平低,或者长期务农及外出打工,对于孩子的德育教育缺乏清晰的认识,不够重视,认为教育是教师的事情,自己只是简单进行配合,对于家校共育模式,虽然口头表示答应,但是很少主动去落实和配合。在这种认知下,家校共育模式受到了很大影响,无法真正为学生的德育教育提供帮助。
        (二)家校共育的方式较为单一
        从而客观表现来看,当前小学农村德育教育中,家校共育的方式仍旧十分单一。在沟通交流过程中,学校、教师和家长的沟通仍然集中于学习方面,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仍然为主要标准,而家长也将重心至于此。因此,即使是针对性的德育教育引导,也往往成为了探讨学习成绩问题的交流内容,针对学生身心健康的问题探讨的非常少,大多是一语带过。同时,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同家长的交流更多的是以家长会推进的,很少在日常教学中主动同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家校共育的途径相对有限,根本无法形成客观合理的方案和措施。
        (三)没有形成良性的支持制度
        客观而言,当前家校共育虽然也在推进,但是却并没有形成良性的支持制度。在很多时候,家校间的沟通是随机的,并没有形成固定的机制。在推进德育教育过程中,往往是以学校作为发起方来开展相应的活动,家长往往是被动地接受学校的安排。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和家长间并没有形成平等合作的模式,也没有共同商议形成固定的方案,导致相关活动无法真正吸纳家长的意见,也没有根据学校的教育方针同家长形成合理。特别是农村地区家长更倾向于学生成绩的提升,在德育教育方面不够重视,因此也不愿意去同学校进行沟通交流,一味地听从学校的安排,使得德育教育的效果得不到保障。
        (四)德育教育内容较为狭隘
        基于客观表现来看,在推进德育教育过程中,德育教育的内容较为狭隘。在沟通交流过程中,教师往往同家长谈论的是孩子沟通交流、行为表现、学习成绩等方面的内容,而在教学课堂中,教师主要基于教材内容展开讲解,并基于学生理解的效果加以评价,然后将学生的表现告知家长。一方面教育的内容较为功利性,另一方面教育的内容也非常狭隘,脱离了学生生活实际,也同社会发展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脱节。

特别是一些理论性非常强的内容,根本得不到学生及家长的认可。
三、家校共育视角下农村小学德育教育模式设计思路
        (一)搭建完善的德育教育家校协作机制
        基于农村小学生德育教育的状况,要搭建完善的德育教育家校协作机制,真正实现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有机统一,实现齐抓共管,为学生德育教育提供良好的空间。在此过程中,学校要搭建更为合理的平台,让更多家长参与到合作机制中来,并将一些关爱儿童健康和发展方面的机构和组织纳入其中,群策群力,进一步提升家长的作用,尤其是对文化水平高或者专业能力强的家长,给与其更多的话语权,并明确各方面人员的职责,彼此进帮助和引导,同时做好互相监督工作。针对一些想要开展的德育教育工作,学校、教师和家长进行全方位交流和沟通,充分采纳家长的意见和专业人士的建议。除了常规沟通交流外,学校也要相应地推进诸如家长开放日机制的建设,给与家长参与到课堂教学以及亲子活动等过程中,对于德育教育的开展情况有针对性认识,让家长有切身的体会,一方面能够了解学校德育教育的内容和方案,另一方面也可以强化对德育教育的认知,进而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为主动地同学校及教师沟通交流,为学生的德育教育提供帮助。
         (二)完善德育教育方式
         要紧随时代发展的需要,系统地完善德育教育方式,打破固有的理论教育为主的模式,探索更为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并在这个过程中,有效纳入家长的力量。例如在教育学生德行操守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诸如辩论赛、演讲等方式去展开讨论,如近期新闻中引起争议的一个事件:一个男性针对疫情期间不戴口罩的人,免费提供口罩,如果对方不戴口罩,则会用蛋糕砸脸进行惩罚。对于这一行为,有的人拍手称快,有的人表达不解。基于这一问题,让学生同家长合作,分为正反两方展开辩论,分析这种行为的利弊。有的学生说:这种行为能够让这些人受到惩罚,进而主动戴口罩。有的学生说:这种行为是哗众取宠,视频拍摄者无权去惩罚他人。通过相应的辩论,同时对家长的发言进行总结,最后大家得出一致意见,即:这种行为不可取,应该采用更为合理的方式进行警示和教育。然后从整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及家长形成正确的德行操守认知。
        (三)强化家校交流合作
        学校、教师和家长要强化交流合作,形成更为紧密的联系,根据德育教育的需要,全面推进家校合作。在此过程中,要强化交流,将班级活动和成果定期展示给家长,对于孩子对家长的期待也进行针对性讲解。同时,要进一步优化家访制度,让家庭充分了解教育的具体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作方案。在此过程中,要系统做好家长培训指导,给与家长德育教育正确的认知,形成合理的方案,真正提升家庭教育质量。此外,教师也要充分挖掘家长会以及校训通讯平台,全面掌握家长情况以及学生德育教育情况,实现家校间的动态化沟通,为家校共育方案的推进提供支撑。
        (四)丰富德育教育内容
        在家校共育机制支撑下,学校要注意进一步丰富德育教育的内容,积极同家长商议,探讨更为多元化的德育教育方式。如可以借助互联网来探索合理的教育内容,挖掘微信、QQ、抖音、快手等平台信息去思考教育的内容,这些内容是很多家长比较喜欢的内容,也吸引了很多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很多内容同时代认知的联系较为紧密,使得资源利用价值非常高。例如近期网络上存在很多“金钱至上”认知的视频等,如用金钱考验人性,用金钱收买人心等,也存在一些铺张浪费的吃播视频等,这些错误的认知严重影响了正确的价值观念,为此,教师应该同家长一起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些行为,提出合理化教育内容,并可以引导学生和家长拍摄一些正确的示范视频发布,以此来宣传正能量,也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结语:德育教育是小学阶段非常关键的一环,对于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从目前来看,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的效果并不是非常好,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基于这种考虑,需要进一步完善家校共育方式,强化教育方式建设,优化教学内容,实现学校、教师和家长的有机融合,真正为学生德育水平的提升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 李婉贞.走进生活,家校共育—试谈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问题[J].小学时代,2019(13):79-80.
[2] 惠琴.“双掌”合击,才能击出孩子响亮人生—论家校共育对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J].新智慧,2017(25):94-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