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开展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期   作者: 吐尔洪·吐肉甫
[导读] 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吐尔洪·吐肉甫
        莎车县第一中学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确保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目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致使课堂教学不容乐观,无法保证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整体质量,从而影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因此,高中化学教师要加强对核心素养理念的研究,不断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以此来推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实验教学;方法策略
        高中时期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最重要的时期,对于高中时期学生的教育不应该拘泥于传统的思维,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是最大的,学生在高中学习中每天除了一直做题以外很少有属于自己的时间。高中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传统的化学教学更注重于对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偏向于“应试教育”,学生只能机械式的被动接受。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学到的知识虽然多但是会导致学生不会自主思考、没有创新的思维方式。
        一、当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教学情况
        在整个高中阶段,化学课程至关重要,化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同学们掌握基础化学知识和相关技能。当前,诸多学校高中化学教学工作中存在许多漏洞,核心素养教学成效偏低,很多学生对化学学科并不感兴趣,只是被动的接受相关知识点,这种情况导致学生的实验能力、科学能力和综合素质偏低。
        1、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际上,新型的教学标准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模式,摒弃填鸭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地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但是,很多学校的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案,将知识灌输给学生,使得很多学生失去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化学探究能力偏低。有些教师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工作时,只是将化学实验的过程用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展现给大家,直接告诉学生化学原理和最终结论,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不能直观了解化学实验过程,不能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无法真正掌握一些重难点知识,导致化学素质偏低。
        2、学校教师忽视化学实验教学工作
        伴随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发展进步,教育部门对化学实验教学课程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要求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课程。可是,有些高中化学教师过于强调最终的学习成绩,进而忽视了实验操作过程。当老师讲解一些探究性的知识点时,只是用多媒体把相关视频展示给学生,学生仅了解一些表面的知识,只是死板的记住了最终结果,并没有理解实际的原理。另外,有些学校因为条件有限,缺少很多实验器具和原料,导致老师无法进行实验演示,更不能带领学生一起进行实验操作。从这些示例中可以发现,很多学校和老师都忽视了化学实验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导致化学实验教学成效并不理想,学生无法在化学课程学习当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开展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分析
        (一)运用课堂提问技巧,培养学生探索意识
        化学也是一门处于发展中的学科,世界上还有许多化学现象等待我们发现和验证。高中生有着无限的发展潜力,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及思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课前应该充分准备好问题内容,问题应具有科学性和思想性。例如在学习金属“钠”的性质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钠与水反应的视频,进而提问学生钠的化学性质你可以发现什么,并通过实验来验证结论,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二)创设化学实验情境,强化学生掌握化学物质之间联系
        在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真实、有趣的实验教学情境,加强化学物质与结构之间的联系,对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教学,并通过有意识的引导学生通过对宏观的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能够引导学生从微观上的结构来认识、理解与分析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这不仅能强化学生掌握物质与化学结构之间的联系,还能够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表示与感受,以达到对微观结构上的认知、理解,并能够学习到运用符号对化学反应进行表达与阐释,通过符合将物质的化学特征、宏观与微观特征结合在一起,形成对化学反应的整体认知。例如在学习“乙醇的催化与氧化”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实验或者学生操作,加强学生对实验的认知,如图1所示。同时,教师提出问题:①化学实验各装置部分的作用是审美?②通过间歇性鼓入空气对乙醇的催化氧化进行检验时,在铜网上可能产生那些现象?
        在实验时,教师要求学生自己组装仪器,并要检查整个设备的气密性,在加热一段时间后,取少量试管a中产物加入银氨溶液中,利用水浴进行加强,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就可以看出铜网出现反复出现红黑交替的现象,而在熄灭酒精灯后,继续通入空气时,铜丝仍然保持红热。这样,要求学生分析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并要求学生说明铜丝红黑交替转换的原因,并能够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等,如先生成黑色的CuO,然后在CuO的作用下将乙醇蒸汽氧化,生成乙醛,CuO又被还原成Cu,成为红色。
        (三)积极运用教学辅助工具,提高实验效率
        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要想更好地开展化学实验,避免一些实验时间不足的情况,可以采用一些教学辅助工具。通过这些教学辅助工具来提高教学的效率,保证学生能够拥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知识探索。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当下运用较多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将化学实验所涉及的一些原理和知识用图片或者视频的方式给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在接下来的化学实验中,能够对其有初步的了解。再例如,在进行化学元素周期表教学时,由于这些元素的原子较小缘故,无法用眼睛进行直接的观察,这时教师就可以采用多媒体方式,将这些元素原子的相关实验,利用音频方式向学生进行展示[3]。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高中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化学学科育人的基本要求。为了实施化学实验教育,必须遵守核心素养的概念。高中化学教师在实验教育的过程中,创造出有价值的化学实验知识,引导学生探究扩大教育实践,注意学生的实验探索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根据高中生能全面提高化学实验的操作能力和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梁波.基于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实践分析[J].考试周刊,2019(22):167.
        [2]刘攀.基于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分析[J].读书文摘(中),2019,(3):1.
        [3]石光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探究[J].成才之路,2020(13):68-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