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太极拳教学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期   作者:黄珠霖
[导读] 高中阶段,是学生身体发展的高峰期又是心理发展的“危险期”,

        黄珠霖
        福清第二中学
        【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身体发展的高峰期又是心理发展的“危险期”,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凸显。在高中阶段开展太极拳教学,对促进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作用。可以改善学生的自信心与人际交往能力,可以控制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心态,可以去除面对高考的焦虑等。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以及本人近几年来的教学经验总结对当前高中生不良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原因来分析太极拳教学对高中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并进一步提出可行性建议,为全面实施“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太极拳教学  高中生  心理健康
1.高中生心理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表现
1.1学习类问题
        第一,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力下降,反应迟缓等。第二,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
1.2青春期心理问题
        青春期里学生的闭锁心理。其主要表现是趋于关闭封锁的外在表现和日益丰富、复杂的内心活动并存于一体。他们内心里激动、高兴、痛苦、消沉而表面上却又很平静;他们有话有秘密想与别人倾吐,但碰到父母或老师却又缄默不言,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理解,便会出现压抑心理,出现焦虑与抑郁。
1.3人际关系问题
        第一与父母的关系问题。高中生的自主意识越来越强,会经常与父母产生冲突,同时,部分家庭出现种种伤痕如夫妻关系不和、单亲家庭等,会给孩子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第二与同学间的关系问题。高中生都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由于同学关系不融洽,甚至关系紧张,有的同学就流露出孤独感。第三与老师的关系问题。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心、理解与爱,在学生有不良行为表现时如果老师缺乏理解、耐心与关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指导帮助,反而横加指责,学生则会产生对老师的不理解、不信任以至产生对抗心理。这种情况下,学生会有一种压抑感并产生消极情绪。
1.4挫折适应问题
        高中生在成长过程中产生的挫折是多方面的,有学习方面的、人际关系方面的、兴趣和愿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其原因有客观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家庭因素以及个人主观因素等,面对挫折造成的困难与痛苦,中学生们的反应方式有消极的反应与积极的反应。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容易就转化为较严重的、需要长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健康问题了。


2.太极拳教学促进高中生心理健康成长
2.1太极拳教学能够提高学生自信心,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
        参加习练太极拳的集体活动,让习练者聚集在一起进行平等、友好、和谐的练习和比赛,使人与人之间产生亲近感。太极拳可以通过手势、表情、身体的动作等进行交流而不一定以语言为媒介,学生随着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沟通和交流,在不自觉中就会产生亲近感,并会获得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另外,习练太极拳难度较低,运动量适度,容易掌握。随着太极拳技能的形成和习练者之间交流深入,有效提高了他们自信心和自尊心,改善了人际关系。学生在太极拳活动中必须服从载判、尊重观众、团结同伴,努力控制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在交往中的社会公约和团体规范意识,加强自身的义务感和责任感。这些都能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使人际关系得到改善。集体练习太极拳可以协调人际关系,成群结队的太极拳练习可以大大增加人群的交流,从而使练习太极拳者能很好地克服孤僻,协调人际关系,扩大社会交往,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进行太极拳锻炼可以促进个性的发展,使人变得开朗、乐观、自信心增强,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需要和动机,使人的个性更趋于成熟。在运动中互相交流思想,兴趣情感,互相了解,互相帮助,不仅能在运动中忘记烦恼和痛苦,消除孤独感,同时在交流中增长知识和才干,在不断地交往过程中,逐步地提高自己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2.2太极拳教学可以调整学生的情绪
太极拳作为一种独特的运动锻炼,要求习练着必须情绪稳定,精力集中。其动作不仅讲究柔和缓慢,连贯均匀,圆活自然,更加追求情绪稳定,心态平和的好心情,并且强调注意力集中,精神内守,排除杂念,这十分有利于消除人的烦恼和缓解内心的冲突,获得心理平衡。通过习练太极季可以减缓某些心理障碍,使抑郁和焦虑等不良情绪得以缓解。
2.3太极拳对学生的心境状态有良好的影响
高中生的学习压力很大,心态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平时表现等,特别是高三的学生面对高考,神经过于紧张,且在平时的学习中时好时坏,起落不定,如果没有很好地控制自己的心态,很容易导致成绩的下滑。太极拳运动非常着重心理的调整,主要通过“松”和“静”来调节精神。太极拳的技法特点是在松静、自然的状态下进行锻炼,没有剧烈运动的紧张感、疲劳感、不适应感,它形成的是一种悠然、轻快、宁静、专一的心境。实践证明在高三学生中开设太极学课,学生的整个心志很好,在太极拳教学课中能够充分放松自己的心境,面对高考显得不再焦虑,更有自信。
3.将心理健康课融入太极拳课中进行教学
3.1合理运用心理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完善人格和良好个性
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气质类型各不相同,教师在太极拳教学中要注意现察和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类型,因人施教,使学生的个性、人格得到良好的发展。
3.2优化太极拳教学情境,促进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是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互帮合作快乐的情感。其次是教学中融入游戏法,能够使学生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团结一致,奋勇拼搏,体验成功的喜悦。第三是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练习时放一些柔和的音乐作为背景,让学生练习时享受音乐的熏陶。第四是构建良好的师生互动,如可以拍拍学生的肩膀以示鼓励、肯定、赞赏,也可以发出提醒、警告、停止的信号,或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及优美的示范动作唤起学生的兴趣,使每个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
总之,合理利用好太极拳教学课堂可以有效促进高中生心理健康成长。
[1]赵瑛.浅析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M].卫生职业教育.2004年
[2]闫海.论学校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国学校教育研究,2003年
[3]夏唯畏,等.太极拳保健功能研究[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