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期中试题得分数据分析的核心素养发展情况评价报告——高一分科分班前的学生成绩数据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期   作者:李彪
[导读] 试卷形式上采用了山东卷模式

        李彪
        襄阳五中  
        试卷形式上采用了山东卷模式,由于考察群体为高一学生,且未分科,整体难度不大,题型简约,命题角度多样,基础知识分布全面合理,能力层次清晰,同时兼备一定量的表格和图片,形式新颖。从考试情况来看,总体良好,能够落实所学知识,但选择题部分,学生能力达不到,需要更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渗透核心素养。具体如下:
        第三题: 董仲舒重建了天上神权和地上王权的联系,认为君主受命于天,就应遵守自然规律,管理好社会人亊,使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这说明董仲舒
        A. 发展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                B. 借助神权思想来保护环境
        C. 强调了天与民众互动的作用                D. 提高了儒家学说政治地位
        本题从设问逻辑来看,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结合选项的分析来看,又涉及史料实证素养。材料反映出董仲舒认为君主受命于天,就应具有安定百姓生活的责任,可知反映出其认为君主应重视百姓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先秦民本思想的体现,故选A项。本题年级得分率为28%。B/C选项基于史料实证素养或历史解释均可排除,材料并无史实支撑“保护环境”和“强调天与民众互动”,结合所学知识,也可知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是关于君主治国策略和强调天与君主的互动,但仍有22%选择了B项、C项。50%的学生选择了D项,“董仲舒提高了儒家学说政治地位”是董仲舒思想的核心之一,但与材料反映的主旨无关。基于本题答题情况分析,可以看到学生史料实证素养发育水平不高,可能还处于课程标准素养水平划分的水平2阶段,或者处于水平2向水平3过渡中。
        第四题:三国时期学者孟康解释“中朝”说:“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汉朝实行中外朝制度
        A.旨在终结宰相制度                        B.有利于中央权力加强
        C.加速了西汉的灭亡                            D.有助于加强皇权专制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汉武帝设置内朝以牵制外朝,其目的是为了削弱相权而加强皇权,故选D项。本题年级得分率53%,错选项基本上是B项。中央集权得到加强符合汉武帝时期的历史,但同材料之间不构成逻辑关系。部分同学选择此项,表明其史料实证意识还有所欠缺。
        第五题:东汉末年,由于中央集权的衰落,少数民族开始进入中原,农牧经济格局逐渐受到冲击。西晋灭亡后,游牧民族大批进入中原,畜牧带大幅度向南推移。

由此推断魏晋时期
        A . 北方形成农牧并重局面                B. 南北经济的互补性增强
        C. 少数民族完成汉化过程                D. 北方生态环境相对恢复
        本题通过文字介绍了东汉末年到西晋时期中原地区农耕和畜牧带的变化,要求学生据此推断魏晋时期的社会状况。从试题问题逻辑来看,主要考察学生史料实证素养。从解题的过程来看,又涉及时空观念。根据题干所述,北方游牧民族进入中原后,畜牧带南移,结合所学可知,古代的农耕经济对中原地区造成对土地的过度开垦,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而发展畜牧业,可以退耕还林,恢复生态环境,故选D项。本题难度较大,年级得分率仅为8%,一方面在于高一学生对农耕经济的历史认识较为狭隘,对于农业经济会造成水土流失和环境破坏的认识不足,另一面也在于学生史料实证素养发育水平不高,无法通过史料实证排除错误选项。30%的学生选A项,少数民族以游牧经济为主,大举南迁,会导致农业衰退,不会出现农牧并重的局面。62%的学生选B,“南北经济的互补性增强”符合魏晋时期的历史,但和材料中中原地区农耕和畜牧带的变化的历史现象无关。
        第十题: 宋人蔡绦在笔记《铁围山丛谈》中记载,“天下苦蚊蚋,都城独‘马行街’无蚊蚋”。笔记同时也记载了蚊子厌恶燃烧的烛油。从侧面可推断宋代
A.基层治理注意卫生防疫                B.市民群体崛起壮大
        C.商业经营打破时空限制                D.服务行业良性发展
        本题描述了宋代都城的街道因为有燃烧的烛油而没有蚊子的现象,以此种生活情境为基础,设问要求从侧面推断宋代的社会状况。从学科素养的视角来看,本题考查学生史料实证的素养。据材料所述,宋代都城的街道之所以没有蚊子,是因为有燃烧的烛油,结合宋代商业发展的相关知识,可以推断出宋代都市的夜市繁荣,商业经营打破时空限制,故选C项。本题难度较大,年级得分率为38%。17%的学生选A项,在于没有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都城”,所以A项中“基层”表述与材料不符。45%的学生选择B和D项,“市民群体崛起壮大”和“服务行业良性发展”均符合宋代商业发展的史实,但并与材料设置的情景无关。本题较为典型的反映出,对于生活情境型的材料,多数学生的历史解释未能抓准材料的主要对象,更不能准确理解历史现象背后的原因,现阶段需要带着他们更多做思维探讨和训练。
        第十二题:宋人蔡绦在笔记《铁围山丛谈》中记载,“天下苦蚊蚋,都城独‘马行街’无蚊蚋”。笔记同时也记载了蚊子厌恶燃烧的烛油。从侧面可推断宋代
        A.基层治理注意卫生防疫                B.市民群体崛起壮大
        C.商业经营打破时空限制    D.服务行业良性发展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和史料实证素养。本题难度较大,年级得分率仅为10%。从材料信息可以直观的反映出商人的社会地位整体上得到提高,故绝大部分学生错选了B项,原因在于忽略了选项中的程度性表述“不断提升”与材料信息是相违背的,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在史料实证的严谨性上意识明显较为薄弱。此外,此题也典型的反映出学生在历史解释中逻辑思维的深度还需加强训练。明清时期商人社会地位提高的历史现象,所体现的深层问题是,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冲击下,士农工商的传统社会秩序受到挑战,即“经济发展冲击社会秩序”。
        第十九题,本题以白寿彝《中国通史》的相关史料,要求评述施琅对统一台湾的贡献。本题在历史解释、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家国情怀均有考查,得分率47%,总体而言得分较低。由于高一学生还有接触过评述类的题型,多数学生能够结合所学知识对施琅对统一台湾进行整体评价,但是缺乏对相关史实的叙述,导致失分严重。很少有同学能够进行总结升华,并上升到家国情怀的高度。
三、小结
        本次考试学生年级平均分70.3,难度适当。在学科素养的发展上,历史解释和时空观念素养水平较高,但是在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和家国情怀相对薄弱,需要在后期教学和教学评价中更多着力去培养和提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