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合作的不利因素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期   作者:杨鹤
[导读] 近代以来,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全球化趋势显著

        杨鹤
        湖南省郴州市第九中学(423000)
        摘要:近代以来,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全球化趋势显著,我国传统的师徒式教学模式受到了西方教育模式的影响,逐渐转变为大型统一集体化的教学模式,而在这种教学模式中,依然是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接受搜。随着社会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了这种教育模式的弊端。教育的本质是让学生掌握了解知识,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在这种观点影响下,师生关系成为人们探讨的重点。现阶段,要发挥教育的育人功能,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师生教学间的关系问题,而这首要了解影响师生合作的不利因素,那么这些不利因素有那些呢?本文主要论述的就是这个问题。
        关键词:师生合作;课堂教学;合作管理;不利因素
        现阶段,师生合作成为大多教师的研究重点。一门课程的有效教学需要的是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两者缺一不可。在现如今的教学中,笔者发现教学中存在一些现象严重影响了师生关系。家长过分参与到教师教学中,教师的一些权限受到限制,无法有效管理学生,只能对学生听之任之。教学中,家长学生对老师不能予以信任,对教师的行为加以揣测,认定教师对孩子不利,这些现象的出现严重影响了教师教学,师生间的不信任破坏了双方间的合作关系,教学效率严重下降,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一、影响师生合作的不利因素
        1.家长过分参与教学管理,影响班主任管理班级,教师教学。现阶段,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祖父母的精力全部聚焦于学生身上,过分关注于教师教学中的问题。教师教学时,惩罚一些调皮、不完成功课、不听课的学生,有利于管理学生,促进学生上进,改正学生性格中的缺点,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但在现在,一些家长却对教师这种管理方式提出质疑,过分认为家长体罚孩子,认定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毁灭性打击,从而采取向学校、教育局、媒体举报的方式,导致教师根本不敢管理学生,班级管理愈加松散,学生坏习惯得不到有效改善,甚至学到了一些威胁教师的方式,教师只能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对学生是否学习听之任之,久而久之,师生间的合作受到严重破坏,教学的育人功能将逐渐丧失。
        2.师生间缺乏沟通。教学模式受到社会发展程度的影响,在现在的社会条件下,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尚无法大规模开展。教师队伍掌握着系统的学科知识,对知识的了解程度高于学生,如任由学生自己探索知识,事倍而功半。因此,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模式短时间内无法改变。但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无法避免的问题,那就是师生间缺乏沟通,教学时以教师为主体导向教学。在现有的应试模式下,教学任务的定时定量让老师只能加快教学速度,从而忽视了教学效果。师生间的缺乏沟通导致师生间不能进行有效合作,教学效率低下。
        3.“师生合作”教学模式尚不成熟。“师生合作”的教学模式诞生较晚,其内涵边界尚不明确,对教师教学管理中哪些方面需要合作尚不明确。

在实践的初中学校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世界的认知尚不健全,这对教师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这种基础上师生合作面临着种种困难,学生无法意识到和教师间的配合,同时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叛逆期,和老师家长故意作对是常态,教师令学生配合教学、管理困难重重。
        二、师生合作关系的改善
        1、学校和家长间建立有效沟通机制。针对教师过分参与教学管理,不信任教师的问题,学校可组织家长和教师面对面进行沟通,针对家长对教师惩罚孩子的问题进行解释,让家长了解到惩罚机制的目的,让家长充分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学会换位思考,加深家长和教师间的了解,让教师家长相互理解,在教师与家长间建立信任,从而达成合作,双方共同努力,培养孩子成才,达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间的平衡。
        2、加强师生间的沟通。针对上述的第二个不利因素,教师可加强和学生间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听取学生的意见,改进教学中一味的赶进度的问题。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教完一个知识点,给予学生问答时间,很对简单的知识点可以略过,针对困难的的知识点,让学生提出问题。部分学生无法理解可以与其他理解的同学相互讨论,加深彼此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间的信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改善师生间合作关系,提升学习效率。
        3.加强“师生合作”模式的探索应用。实践中,教学管理中有各种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和学生可以进行实现沟通,共同制作一个可执行的方案,将“师生合作”模式应用在教学管理和课堂教学中,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设,探索解决途径,形成适合本校的“师生合作”模式。
        三、结语
        “师生合作”模式是随着社会发展诞生的适应教育体系发展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可以改善师生间关系,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相互信任,同时还可以让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针对学生学情调节课程教学,从而大幅度提升教学效果。因此,现阶段课程教学中,教师可加强师生合作,克服师生合作的不利因素,充分发挥师生合作的作用,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成才。
        参考文献
        [1]鲁敏,吴素芹. 探究式教学中师生合作的基础和实现途径研究[J].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03):81-85.
        [2]孙曙光. “师生合作评价”的辩证研究[J]. 现代外语,2019,42(03):419-430.
        [3]王希华. 有效教学中的“师生合作教学”模式的探索[J]. 现代教育科学,2009(01):124-126.
        [4]叶爱珍. 有效教学的催化剂——师生合作思维[J]. 现代教育科学,2011(06):79-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