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校视角—浅谈对初中家校合作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期   作者:胡小妮
[导读] 家校合作的和谐度和力度关乎孩子们的良好的发展

        胡小妮
        深圳市龙岗区科技城外国语学校   广东深圳   518114
        摘要:家校合作的和谐度和力度关乎孩子们的良好的发展。基于新时期家长特点:家长受教育程度高、对孩子的未来有自己的认识和规划,对学校和教师有更高的关注和期待等等,本文从学校班主任实施层面,提出如何搭建多方面沟通桥梁、如何开好家长会、如何引领家委会开展工作等层面浅谈提升家校合作的策略。
        关键词:家校合作;家校沟通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那么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象的主要有六个雕刻家:家庭、学校、儿童所在集体、本人、书籍、偶然出现的因素。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家庭教育。影响学生发展的三大关系就是亲子关系,师生关系,以及家校关系。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家校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沟通和问题也同时并存。笔者结合近年来的班主任及年级组长工作,浅谈如何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合作,达到家校共育,齐力锻金的目的。
        一、解读新时期学生家长的特点
        (一)受教育程度比较高,对孩子的未来有自己的认识和规划,家长类型也在悄悄变化,对学校以及老师有很高的关注和期待。
        在深圳这样一个一线城市,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较高。尤其近两年来,公办学校深户比例大幅度提高,家长基本都有稳定工作,每个班级里,大部分家长都是受过高等教育,比较关注孩子的教育。对于自己孩子的未来有自己的认识和规划的家长数量越来越多。靠简单粗暴的打骂式的严厉型父母尽管依然存在,但数量有所减少,民主型、宠溺型家长增多。
    对于每一个家庭而言,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宝贝,每个父母都想把最好的留给孩子。在决定孩子未来发展的学习这件头等大事上,父母更是擦亮眼睛,用审视的态度,从自身孩子发展的利益角度考量学校教育措施。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言论越来越自由,会更自主、更勇敢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这种对孩子的高度关注和期待,促使家长们会多方打听、搜集和对比,对于学校以及老师们也是一个更高的期待和压力。
二、激发家校合力的策略
        (一)班主任至少要有七颗玲珑心
     爱心,诚心,热心,耐心,恒心,忍辱负重之心,求知心,……。爱心是为人师的根本,诚心是与人沟通的心灵基础。面对一群心智还未成熟,叛逆期的未成年学生,学生问题层出不穷,此起彼伏,会让班主任身心俱疲,因此热心、耐心、恒心是班主任工作必不可少的心理品质。班主任的工作可以说是每间学校里最复杂的工种,既是人生导师,也扮演着妈妈、保姆、救火员、法官、医生等等各个角色。在面对每天学生的问题中,难免会出现与学生、家长的一些不必要的误会或矛盾冲突。甚至有时候班主任的一腔热血会被一些家长无情的指责、投诉深深打击到怀疑人生。有没有被投诉、或者家校评分并不能成为评判一个老师是否为好老师的标准,而应该要看老师的用心还有学生的变化。忍辱负重之心,是新时期班主任必须具备的一项品质,能够在伤心、难过的灰色日子里,可以找回自己的初心,审视和反思,不惧怕流言蜚语和误会,砥砺前行,继续投入投入到教书育人的教育事业中。班主任的管理能力也是随着不断地学习,人生阅历、经验的总结和反思得到不断地提升。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在与家长的沟通中,要做一个有心人,一方面不断地阅读相关专业书籍,提升自己的理论修养和心境;另一方面,从学生、家长、学校等等实际教育环境中,通过实际经历不断地记录、反思、提升,让人生经历成为宝贵的人生经验。
        (二)学生变化情况是家校沟通的关键
     对于每个家庭而言,最希望看到的是与自己孩子相关的所有事情都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班风,学风,学生的品行、学生的心理,学习成绩等都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是家校合作的目标,也是家校合作的源泉和动力。良好的师生关系,助力家校联合。这就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怀揣七科玲珑心,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用有针对性和适合的方法,促进孩子们进步和成长。


        (三)搭建好家校合作的多方面桥梁,服务教学
        1.学会换位思考,用真诚和信任促进家校合作
        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家校的初衷和目的都是促进学生的成长。但是从教育孩子责任这个角度来看,家校会容易出现互相抱怨、彼此推诿的情形,各大媒体中也经常出现这些负面的消息。面对层出不穷,解决不了的学生问题,家校唯有放下偏见,学会换位思考,用真诚和信任激发家庭和学校双方更大的合作力度,化解问题,引领学生的成长。例如,在学生屡教不改的偷懒不写作业、上课睡觉等问题上,班主任们、家长们也是绞尽脑汁,从各自与学生的谈心、批评教育等等方面下手,依然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而如果从合作的角度,家长可以落实签名制度,老师也可以分层布置作业加个性化指导,家校双方及时地沟通孩子的变化和成长,及时地肯定与指导,这会让犯错误的孩子们看到家校合作的决心和毅力,培养学生自己为自己负责的责任感。在这一点上,就要求家校一定要彼此信任,不推诿,不拆台,而是一条心,全力配合,解决问题。如果有这样的合作态度和力度,学生的问题才会得到及时而有效的解决。
        2.与班级家委会团队密切配合,唱响家校合作主旋律
        开学初要组建得力的家委会,有时间、有热情、有思想,热心教育,能积极主动做事。及时引导家委会积极开展班级外围工作。通过家委会的引导,团结班级家长,营造良好的班级家长学习氛围,多分享,多探讨。多组织开展有益活动。林校的“活动育人”理念同样适用于成年人。班级每一学期一次的例行的外出亲子活动,总是同学们、家长们最期待的时候,放下繁重的学习,投怀抱于大自然,尽情地享受无忧无虑的呼吸。
        3.全民育人,做有心的班级文化传播者
        无论班主任、家长亦或是学生,都可以做一个有心的记录者,将班级点点滴滴的变化、成长用照片、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通过QQ、微信朋友圈、V校等平台发布,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班级的各方面活动。一起见证孩子们的成长。我有写教学日记的习惯,会将班级某些特殊的事件、问题撰写成文章,发布在微信朋友圈,让家长们阅读,知晓目前存在的问题,如何配合班主任对孩子进行相应的教育。做好班级各项活动、优秀学生、好人好事等正能量宣传,培养主人翁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
        (四)开好每一次家长会
        家长会是家长、老师、学生三位一体最佳的彼此深入了解的机会,也是集中解决班级问题的最佳时机。班主任要利用好每一次家长会。不仅通过家长会进行班级文宣传,可以将班级的情况,成果展示(自制视频、ppt),向家长传达班级建设、学生品行培养,学生成绩变化等情况的反馈。更重要的是,可以抓住每次家长会的契机,根据时下家庭教育、家校联合等等方面的问题,面向班级家长,开展循环式的主题讲座。
        青春期的学生最难处理的就是与父母关系。很多孩子在与父母的关系上,可以用很糟糕来形容,没有共同语言,喜欢顶嘴抬杠,没有办法进行有效的沟通。因此,我们班从历次家长会都有一个永恒的主题就是亲子关系主题教育课堂。我会开展讲座,借助学生写信、家长回信、录制视频等等措施增进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和谐关系。七年级第一次家长会,以“石头汤”开篇,呼吁家校从坐上一条船的这一天开始,彼此信任,携手,起航,为学生初中这三年的成长路保驾护航。七下的期中家长会主题讲座是“如何做智慧型父母”,在孩子这特殊的三年,如何说如何做才能够直达孩子内心,真正起到作用。眼界决定胸怀,多带孩子开阔视野,参与孩子的成长,成为孩子人生路上的导师。通过孩子写信、父母回信的方式,让父母和孩子可以放下面具和戒备,彼此真诚地发自内心的交流。在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家长会上,以“再认识我们的孩子”为主题,从多方面讲解了初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用父母小组讨论的方式,汇总孩子身上的优点和问题,一起研讨,互相学习如何引导青春期的学生,激发他们的动力。八下期中家长会,围绕会考以及中考的分数录取,从父母的角度,如何做好后勤保障,如何和孩子一起制定目标,监督执行,如何考取心仪的高中等等方面,对准初三的学生及家长进行了备考意识的熏陶。
三、总结
        家校合作是一个非常庞杂的体系,涉及的问题也是纷繁复杂,以上所有的内容是近些年来在家校合作方面的一些理解和感悟。在每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永远离不开家庭和学校的扶持和鼓励。我们始终坚信,彼此信任,齐心协力的家校共同体可以成为孩子们的坚强后盾,帮助孩子们化解成长中的一些心灵的烦恼,助力孩子们成长为身心健康、乐于追求梦想的年轻人。
参考文献
[1]霍国强.我国中小学家校合作的困境及其归因[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4.
[2]魏同玉,潘晓芳.中小学家校合作的价值误区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6.
[3]黄河清,马恒懿.家校合作价值论新探[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
[4]李海云,任明霞.国内家校合作研究的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J].教育探索,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