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期   作者:贺丽娟
[导读]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立足学生长远发展的系统工程

        贺丽娟
        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实验中学  
摘要: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立足学生长远发展的系统工程,学生是主体,需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学会自我监督,自强自律,从而实现自我反思、自我管理、自我评价的自我教育目的。
关键词:自主学习    能力培养    策略
一、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策略
        1.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既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学生的朋友。融洽的师生间关系,有助于学生知识的获得,更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的培养。在课堂上,教师要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人格尊严,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让学生愿学乐学,成为课堂的主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建立平等师生关系。老师要放下架子,在语气、眼神、表情中,让学生感受到平等,达到教与学的双向交流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欲望和兴趣,在师生融洽和谐的氛围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2.及时客观公正的评价。正确的评价方式,能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自我矫正、自我管理。这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具有修正强化的作用。如学生回答正确说“你是怎么想起来的,真了不起”,回答错误时说“肯定是认真思考了,如果这样回答就会更完美”,也可以轻轻摸摸学生的头以无言的鼓励,幽默的语言,结合学生的实际,用诗词歌赋的形式予以评价,就会让人耳目一新,记忆深远。也引导学生之间就课堂上的状态、表现,在小组中的参与程度等方面进行相互评价。
        3.增强自主学习的信心。自信心是学生主动进取,战胜困难,努力实现目标的良好心理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唤起学生的自尊心,树立起自信心,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活动,体验主动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意识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学生,承认差异,用宽容心理性对待每一位学生。有耐心的帮助每一位学生树立适合自己的目标和计划,有步骤的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目标。还可以通过家访、谈心、心理辅导等形式,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真正是自己的事,让学生发现知识对个人对社会的重要意义,这样才会让学生树立起高度的责任心,自觉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
        4.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是学生坚持自主学习的保证。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课前主动预习、上课注意力集中积极思考并发表自己观点、遇到困难主动求助于老师同学、作业完成后主动找题做、独立完成作业、及时复习等等,必会使学习效率高,成绩显著。而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缺乏主动探索精神,学习被动其效率低下,成绩落后。

因此,要引导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学习有关知识,在预习时对重点部分或疑问部分做好标记,配合工具书帮助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这几点相互作用,对学习效果影响较大。
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1.自主学习方法指导。
自主学习方法的指导,旨在让学生特别是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品质,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从而强化内化成自主学习能力。
        一、重视课前预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引导学生每次预习时做以下几个方面并养成习惯:将重点字词做标注;将疑点标写在课本傍边;学会翻工具书或向老师、同伴请教;主动做一些习题检测自己预习成果;对自己预习结果做出评价。如果学生真正做好了课前预习,学生就会注意力集中,积极思考,积极发言,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重视课后得及时复习。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的遗忘曲线说明了复习的重要性。课后复习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种:自主回忆;让小组其他同学相互提问;主动讲给别人或自己听;将记忆困难的知识写在显眼位置或笔记本经常看;经常滚动复习;画出思维导图等等。回忆内容应是做题规律与技巧;学习方法;反思订正;总结归纳等几个方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教学模式多样化
在传统教育评价体系下,仍有人热衷于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追求高分而忽视学生个体之间差异的现象,对教育教学的一线教师来说,关心最多的仍只是学生学习成绩。这种观念不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很单一,学生的学习方法比较古板,学生学习潜能不能发挥出来,久而久之,失去学习兴趣,沦为问题学生,更谈不到实现差异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的目的。而新课程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就是在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充分尊重学生差异,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体验获得和成就感。
3.运用“成长档案”的评价功能。
新课程标准要求: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评价极为重要,不但要注重评价的结果,又要注重评价的过程。以此理念为指导,立足于初中生个体差异,在多层次、多角度全面了解初中生自主学习现状和成因的基础上,建立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成长档案。通过教师、家长、同伴评价、学生自我评价、阶段反思等有关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过程性材料,采取针对性的方法、措施,引导初中生学会总结得失,学会反思,加强自我管理,自我接纳并不断进步。
同时教师也要不断自我反思,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措施,以适应每个学生学习成长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杨大伟.《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与学习情感的激发》[J].网络财富. 2009(12)
[2]郭树俨.《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文教资料. 2009(36)
[3]尤文娴.《优化课堂教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J].学理论. 2010(14)
[4]李安华,高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和反思》[J].内江科技. 2008(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