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琼慧
成都市天府新区四川师大附属第一实验中学 610213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进程不断推进,初中教育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重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因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思维和人文素养,不仅要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也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核心素养,学会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关键词:成都;中考数学;新动向
初中数学是一门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其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计算能力,也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和分析能力。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中考数学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其更加重视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加灵活地学习数学知识。自2003年起,成都市的新课改进程得以开启,进而使得成都的中考数学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
1 重视数学思想的考查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普及,由此使得复杂运算不再只能依靠人工的计算,而能够通过计算机技术来得以实现,因此,在中考数学中,对于计算的考查有一定的削弱,其考查方向逐渐向思想方面转变。作为初中数学的教师,应当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重视对学生数学思想的培养,不能够像传统的方式那样只教授学生解题方法,而应当从数学思想方面来引导学生,并且打破传统的教师角色,要让学生更多地发挥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能够学会自主思考,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对数学思想的掌握更加深刻。就数学思想而言,数学思想是一种以数学方法基础的自主意识,即通过将解决一类数学问题的统一数学方法逐渐转化为一种思想,比如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和分类讨论的思想等。
图1 2020年成都中考数学B卷24题
以2020年成都中考数学题目为例(如图1所示),该题目首先要求学生根据要求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相应的曲线,然后通过分类讨论的思想来解决问题,因此,这道题不仅考查了学生阅读分析和作图能力,也考查了学生的数学思想,这也是近年来中考题目的特点之一。
2 强调应用型题目的考查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初中数学的教学应当体现出数学的价值,要使得学生提高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不能够仅学会如何应试和解题,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和进步是十分不利的,因此,随着中考的不断变革,其更加强调对学生进行应用型题目的考查,比如通过银行利率、经营利润等方面来设定题目,这使得抽象的数学题目具有了一定的现实意义,让学生能够容易地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更加重视对数学的学习。
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加强学生在应用型题目中的训练,让学生培养一定的阅读和分析能力,并且通过大量的练习,能够让学生更加轻松地应对这些题目,从而使其在中考考场上能够保持相较稳定的心态,更有利于发挥出其自身的水平。
图2 2020年成都中考数学B卷26题
以2020年成都中考数学题目为例(如图2所示),根据该题可以看出,其主要从利润方面来设定题目,使学生能够将这些抽象的函数与生活中的商家进行巧妙的结合,从而考察学生对函数关系与最值等相关知识点,这不仅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生动地理解题目所要表达的意思,也让学生能够更加自然地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场景结合起来,从而使得学生提高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3 创新数学题目的内容
随着成都中考数学的不断改革和发展,试卷的题目变得更加的灵活,其以基础的数学概念为原材料,通过结合时事热点等热门事件来编写题目,这样使得题目的创新性得以提高。随着时间的推移,成都中考数学逐渐回归教材,将基本的数学概念和理论作为考题的出发点,并且结合成都市的景点或我国科技方面的显著成果等来作为题目的背景,这样使得中考数学不再是抽象化的数学概念,反而更加具有时代发展的特征,这样能够使得学生产生一定的好奇感,并且通过景点和科技成果等内容能够使得学生对国家的文化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从而使得学生能够产生一定的国家自豪感,进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和认同感。
图3 2020年成都中考数学A卷18题
以2020年成都中考数学题目为例(如图3所示),通过题目可以看出,该题目以成都的标志性建筑物“339”电视塔作为题目的背景,这能够使得学生在面对题目时产生一定的亲切感,从而自然地将抽象的三角形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这充分体现出中考数学的人文性特征,也能够向学生传递一种热爱家乡、以家乡为骄傲的价值观,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使得自身的综合素养得以提高。
结束语
随着中考数学的改革进程,成都中考数学逐渐从应试角度向素质教育的方向转变,其不仅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考察,也强调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本文从成都中考数学的改革进程出发,以2020年成都中考的数学试卷为例,通过仔细分析和总结,发现中考数学出现了重视数学思想的考查、强调应用型题目的考查以及创新数学题目的内容等新特征,希望能够为中考数学的新发展her动向带来一定的启发。
参考文献
[1]崔淮玲,汪丽娜.中考数学阅读理解型试题的特点分析及教学启示[J].中学数学教学,2018: 77-79.
[2]王善卫.对一份中考数学试卷的赏析与思考[J].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17: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