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开勋
内江市第二初级中学校 四川内江 641000
摘要: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阅读让人增长知识,阅读让人们开阔视野,阅读让人们头脑聪慧,阅读的好处不言而喻,阅读在语文课程中更是承担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用一句形象的话说就是,阅读是一所承载知识和思想的风帆,想学好语文,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才能到达理性的彼岸。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教学重点
从古至今,阅读都是是人们的基本学习行为,是一个学生的基本素养,也是语文知识考核的基本体现形式。阅读不是分离的语文,语文也离不开阅读。两者应该相辅相成,相守相依。对于如何进行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是一名语文教师毕生应该修炼的功课,于自己,于学生,于社会都是教育的所需。在此,我就小学语文中的阅读教学谈论几点重要内容。包括阅读的兴趣引导、阅读的方法指导、阅读的习惯培养、阅读的形式延伸。
一、阅读的兴趣引导
古人云;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所以引导学生去主动阅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首要任务,引导的方法有很多,既然是阅读,就要从"阅"开始,从课本、看书、看文章开始,营造安静的环境,关注学生们的阅览状态,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在适当的时间安排提问,鼓励回答,考验效果,散发思维,引导正确的眼光和思维。再者提高学生阅览的专注度,开发其潜在能力加快阅读速度,增大他们的知识获取量。其次强调"读"字,可以设立朗读比赛,鼓励学生自发的报名和展现,训练朗读的发音技巧、感情融入等方面也是对阅读的有利的帮助。
二、阅读的方法指导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万事万物都离不方法。于阅读课程而言,方法的总结也十分的重要。阅读不是一个成语、一个故事、一篇课文的教授就足够的,方法的渗透才是重点。方法是一种思路,是一种规律,是一种捷径。阅读要有轻重缓急,阅读要讲求效果。尤其学生到了四五六年级,语文考试中阅读量相对于一二三年级上升了一个层次,平常的学习和老师要求读的课外读物也增多了。此时的学生,首先是要对于文章的有一个整体的把握,通读全文来掌握整体思想和主体内容,下一步再来具体分析,不要纠结于某一点上不放过,也不要因为某个字词概念的模糊而影响自己的情绪,影响自己对于阅读题型的不良印象,更不可以出现畏难的情绪。再者在文章的大意把握下,学生就要针对题目去细度了,这时候就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了。所以对于平常字词语句的积累还是一个关键,还是那句话,语文的学习是融会贯通的,不是分割的。
三、阅读的习惯培养
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最佳时间,阅读习惯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我这里所强调包括是多阅读的习惯和正确的选材。
下如今小学生当中,勤奋阅读的习惯还是少之又少的,如今电子产品的诱惑是很巨大的,被游戏冲击的阅读氛围已变得奄奄一息,所以拯救下一代学生的精神世界,是要严格要求学生去多多阅读的。在国外,孩子幼儿阶段的成长便是以绘本阅读相伴的,相比较来说中国的家庭式阅读方式还是没有普遍的打开并且流行起来。一个家庭的学习氛围严重的影响了孩子的成长,要想孩子做到勤奋阅读,家长最好起到带头作用,养成一起读书一起学习的好习惯,可以各自读各自的,互不打扰,也可以共度和伴读,互动的方式更能够了接孩子的思想,通过家校沟通更能够发现学生阅读中的问题并想把方法解决问题,达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此时养成的习惯不是只为了迎合一场考试、一份试卷的,才学生的一生当中都是受益匪浅的。教师要以学生现阶段的学习课程和学习能力提供阅读的书目,比如,在四年级暑假期间可以让学生选读《夏洛的网》、《窗边的小豆豆》、《装在口袋里的爸爸》,五年级选读学生在暑假期间可以选择《爱的教育》、《胡桃夹子》、《鲁滨孙漂流记》等等,最少要求孩子的课外阅读字数在150万字。在不同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兴趣范围里尽量做到以学生为主,并加之以引导。读书之后必须要有观后感,但是观后感的要求切忌太过形式化,注意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也注意了解每个学生有感而发的真实性,来判断学生对于阅读习惯的坚持和文章的理解深浅,要坚持日常的阅读,要做到一生的学习。当然,对于极少过于沉迷于读书的学生也要加以控制,注意阅读时间和其他事情的处理。
四、阅读的形式延伸
阅读不光是只停留在读书看报着一种形式上,更不是学生为了应对考试而做的数不完的试卷,这会让学生逐渐的失去兴趣,甚至于适得其反。现如今生活方式是多彩缤纷的,阅读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课堂上我们要改变以前的那种状态——给到学生一篇文章和题目,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然后开始老师的机械化讲解,或是先找出不认识的字词讲解或是针对题目从文章当中寻找答案,让学生在云里雾里填好了所谓的答案,甚至有些"反应迟钝"的学生空着试卷不知所措,不知为何。我建议的是扩展形式,不拘泥于练习题和试卷,跳出思维的牢笼,开放学生灵动的小脑筋,给他们更多的机会丰富语文阅读教学,也丰富自己的知识库。一种方法是举办诗词大赛,擅长朗诵的进行朗诵,擅长记忆的进行对诗,既有利于达到大纲要求的诗篇背诵的目的,也在新课改的精神建设下大力弘扬中国古典文化。另一种方法是把阅读转化成语言的形式,都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们可以举办小主持人大赛,课堂上小氛围的模拟也可以,让学生在演讲和主持的锻炼下,体现阅读的丰富,体现读书的风采,体现学生的精神风貌,也让观看的学生表达意见、抒发感情,双向学习,互利互惠,共同成长。再者,家庭式的阅读也可以穿插入电影的欣赏,家长有必要提前做好功课,为孩子选择好适合他们的影片,而且要控制好时间和数量,有意识的引导孩子对于影片内涵的理解。
总而言之,阅读对于语文学习很重要,小学阶段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关键,教师和社会都要从大方向上做到正确的引领,家校的互相配合和努力也是未来教育的希望之所在。
参考文献:
[1]张青青.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及积累教学有效对策探索和研究[J].科幻画报,2020(11):189.
[2]徐晨亮.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优化策略[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11):58.
[3]曲成霞.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研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1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