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期   作者:吴金芮
[导读] 根据奥尔夫的音乐教学原则,探讨了如何有效地运用奥尔夫的教学方法

        吴金芮
        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石桥驿实验学校  448150
        摘要 根据奥尔夫的音乐教学原则,探讨了如何有效地运用奥尔夫的教学方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构建科学的音乐教育体系,将音乐与舞蹈、动作、语言结合起来,展示音乐的魅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丰富的音乐活动,合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综合性,创造良好的教学效果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小学音乐  奥尔夫教学法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各级教育机构采取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能力和质量。奥尔夫教学法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小学音乐教学的质量,能够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    什么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    
当今世界上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由德国伟大的音乐家、指挥家和教育家奥尔夫所创立。
(一)    奥尔夫音乐教育原理。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现为音乐教育的原本性,音乐是舞蹈、动作和语言相结合的一种独立的音乐模式,它可以被人们体验和学习,是孩子们学习音乐的最佳方式。这个理念是一个整体教育,在艺术的海洋世界中,音乐不再是单调的节拍与旋律组合, 而是成为一个集体舞蹈、节奏、戏剧表演等多种视觉艺术于一体的集合,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声源进行辨析和想象。基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方式的科学精髓,本文立足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方法的科学本质,展开了面向学生、全面发展、激发主动的小学音乐素质教育策略探析。
(二)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理念。
很荣幸六月份去上海参加了上海音乐学院陈蓉教授为期三天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法》培训。在陈老师的课堂上,我被陈老师的个人魅力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全新的教育理念所深深打动。经过学习,我了解到了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概念。这一概念是音乐教育的本原性,是人类最自然、最原始的状态。原来音乐不是身体动作、舞蹈和语言的简单结合;其实质是让学生通过节奏来创造出属于他们的音乐,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表演活动来掌握音乐。要学生能够演唱得好,首先要让学生热爱音乐,使他们能够全身心的融入到音乐中。
(三)    奥尔夫音乐教学的方法。
此教学法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孩子们使用最感兴趣的形式,如说游戏、儿歌、说唱、拍手等,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感,特别是节奏感觉和听觉,让孩子们能够感受到音乐带来的快乐,从而爱上音乐。
1.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孩子的节奏感
奥尔夫音乐是贴近土壤、贴近自然、贴近机体,能让每个人学习和体验,对儿童来说是最合适的学习音乐。节奏的概念在人们的感知中是比较抽象的,但音乐的节奏类型是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创造出来的,我们可以找到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节奏,让学生感知自然和生活的节奏,节奏是由生活和自然转化而来的,从而加强孩子们对节奏认识。如: 各种自然的声音、车辆的声音等,都能表现出非常生动的节奏。
2.通过语言节奏训练孩子的节奏感
在培养儿童的节奏感和音乐能力方面最重要的方法是语言节奏。音乐节奏的主要来源是人类的语言,人类语言含有丰富、生动、神秘的节奏。

在儿童的语言环境中,从语言节奏的角度来把握音乐节奏是比较容易的。节奏基本上是从人们的生活中提取出来的,音乐的节奏与语言的节奏是紧密联系的,为了表现出节奏,我们可以进行一些有节奏的朗读,讲一些词、和简单句子,并让同学们拍出节奏。这即练习了节奏,还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体验音乐的节奏。
3.通过打击乐器增强孩子的节奏感
此教学法利用打击乐器创造了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演奏来引导学生发挥他们的创造力。许多节奏我们可以利用不同的乐器来演奏出来。如:《刮风了》的音乐游戏中,可以选择串铃和三角铁来演奏,通过感受大风的节奏“呜呜呜呜”,让大风的声音更生动地呈现在孩子们的视听感知中。
4.通过即兴音乐表演展现出孩子的节奏感
即兴演奏是此教学法中一大亮点,音乐创作的能力学生们与生俱来。当他们听到一段音乐时,他们可以根据音乐的节奏即兴演奏他们的身体动作。 “人体乐器”是我们的肢体动作,如有节奏地拍头、拍肚子、拍腿等身体部位,同时还将跺脚、耸肩、捻指等不同声音加以组合。
(四)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原则。
 1.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首要原则是为了孩子的发展。
在音乐教学中,此教学法认为,音乐不过是一种方式,真正目的是创造健全的人格。它所倡导的音乐是将各种艺术融为一体,将人格教育放在首位。
2.奥尔夫教学法的原则二:主动学习。
让所有的孩子 “动”起来。所以他发明了一种乐器,一组易于使用的打击乐器。同时,他还充分利用人体各部位可能发出的声音参与演出,并誉为“人类乐器”。音乐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一旦学生在教室里“动”起来,气氛就会立刻活跃起来,在游戏的乐趣中,自然而然接受音高、节奏、听力、和声等综合音乐能力的训练。
3.奥尔夫教学法的第三个基本原则,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奥尔夫教学法倡导参与意识,不能只当听众,要让自己成为主角。即兴表演是在音乐活动中特别强调的,让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和表现力。永远不要对孩子们说“你做错了”。这样既保护了孩子们的创作热情,又可以让孩子大胆地在音乐世界中表达了自己。
二、    从我校主体探究音乐课程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活动。
(一)课程实施中要具有探究性。
课程的重点是培养孩子的探究精神和创造力。奥尔夫音乐活动是开放式的,它没有答案,孩子们只要做就行。在《这是什么声音》的音乐教学中,让学生们每人自主选择一种乐器,然后让孩子自己来讲解他的乐器能发出什么声音以及如何演奏。孩子们刚选好乐器,还没等我说完,就已经玩了起来,有的说笛子是金箍棒,有的把钹当菜碗,想象力可丰富了,这说明孩子天生具备探究精神。陈旧的教育正在一点点的抹杀这种可贵的探究精神。因此作为当代的老师,我们要保护好孩子的探究精神,挖掘孩子的潜能。
(二)课程结构的整合性。
孩子们很活跃,精力充沛。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感官体验获得外界的知识。孩子可通过自己的歌唱积极接受相关的音乐教育。在实际音乐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合奏和合唱等方式进行综合性的表演。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对学生的训练和培养,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郑丽艳.小学音乐节奏表现和创编的路径[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21(Z1):66-68.
?[2]胡石曦.小学音乐课堂节奏的把握与研究[J].小学生(下旬刊),2021(03):3.
?[3]王超.小学音乐综合审美能力培养研究思路分析[J].小学生(下旬刊),2021(0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