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期   作者:张梅
[导读] 生物是一门与生活关联比较密切的科学

        张梅
        安徽省阜阳市第二十中学   安徽 阜阳  236000
        摘要:生物是一门与生活关联比较密切的科学,其对于学生深入了解生命本真、充分感知生物现象、全面把握生命内涵有着显著且重要的作用。初中生物教学中所涉及的很多知识、内容、问题,都源自学生的生活现实,且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折射着生物学科的特性与内涵。这使得实现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生活化,有着很强的必要性、现实性。因此,教师在开展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实践时,应该以生活化教学为辅助与驱动,积极探索、寻求生物与生活的衔接点、关联点,并以辅助性生活素材、资源、现象、情境为载体,构建课堂生态、设计教学活动、创新教学措施、拓宽教学路径,使初中生物课堂释放出更为强劲的生命力、感染力,以带动学生在生活化教学中参与探索、分析、实践、观察,逐步理解生物学习的价值与生物知识的魅力,使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性,使学生认知视域获得切实拓展延伸。
        关键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生活化教学;实践;研究
        长期以来,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与制约,以致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开展,基本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很多,学生在学习中无所适从。面对生物知识的强制灌输与直接讲授,很多学生学习兴趣比较低下,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也难以得到充分调动。久而久之,初中生物教学的开展也会慢慢陷入桎梏,课堂的生命力、有效性自然难以彰显。对此,教师应该深入反思并给予关注,并积极探寻有助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能提升的有效途径,以打造出贴近学生认知特性、符合学生发展诉求、满足学生认知需要的多元化、丰富性初中生物课堂。而实现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现实的紧密融合与深度衔接,构建生活化初中生物课堂,便是促进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得以更好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在生活化初中生物课堂的驱动下,学习参与生物知识学习的方式将更加多元、丰富,其认知潜能也会于无形之中得到切实挖掘,更利于学生认知夙愿的释放与发展需要的满足。基于此,教师在落实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指导时,应该加强对生活化教学思想、理念、措施、手段的融合,以促使学生在生活化教学的辅助下更好学习生物知识,深度塑造核心素养,获得全面且充分的发展。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
        初中生物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生物现象的生命本真,进而确立正确的思想认识与科学意识。而初中阶段的学生,普遍个性意识较强,其更希望以自己的方式来学习生物知识、理解生命规律、实现认知迁移。而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则可以将学生引入最为贴近自身认知现状的学习视域,使一些比较抽象、复杂、深奥的教学内容得以直观化、具体化呈现,于无形之中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学生参与生物知识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也会得到充分调动,课堂教学的氛围将更加融洽。另外,在生活化情境的驱使下,生生、师生课堂交流、互动的机会也会显著增加,生物课堂的互动性更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更加迫切,更利于初中生物课堂生命力的彰显与有效性的提升。例如,在讲解“生物变异”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引入生活俗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并组织学生开展分析,探究其科学性,以帮助学生理解遗传基因的重要性。另外,教师还可以用多媒体引入《动物世界》片段剪辑,让学生观摩食草动物幼崽出生一两个小时左右就能行走的视频,以引导学生了解这一物种的遗传基因表现,在生活化情境辅助下使原本抽象的教学内容显得更加直观明了,易于理解。


        二、设计生活化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
        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初中生物中的很多知识、内容都可以在生活中或自然界找到其原型与实物。因此,教师应该以生活化活动为辅助,多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机会与条件,使原本枯燥的教学内容更加鲜活、生动,更利于学生理解与感知。并在探究、分析、实践、观察中认识生物现象、把握生命规律。另外,还可以在生物教学中融入一些生活化游戏、实验,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近距离接触生物,丰富其认知体验。例如,在开展有关“植物与动物”相关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分享自己种植植物、驯养动物的经历,在生物与生活之间铺设互通路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如,在讲述“酶的催化作用”时,教师可以将加酶洗衣服与沾有牛奶污渍的手帕引入课堂,并组织学生用加酶洗衣服洗涤手帕,引导学生在实践与观察中认识到:牛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而酶对蛋白质有分解作用,以切实激发学生学习初中生物的求知欲。
        三、安排生活化巩固作业,提升生物教学的实效性
        传统的初中生物作业设置形式比较单一,学生在巩固生物知识时主要以书面做练或者题海战术为主,而且作业量很大,作业任务繁重,题目形式多变,学生的认知与思维发展也受到了严重束缚。对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生活化作业,不断拓宽作业的形式、内涵、途径,多设置一些实践性、调研性、探究性作业,让学生借助自己所学的生物知识来验证生活现象、了解生活本真,在探索、实践、调研、操作中领悟所学生物知识的特性与价值。而随着实践性作业的引入,生物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也会更强,学生学习生物的自主性与积极性自会得到充分调动。例如,在开展“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等知识教学时,教师可以设置实践调研类作业,让学生在课外进入当地污染比较严重的地方开展走访、调研,了解污染的类型、程度以及原因。并提出可行性改进方案,在课堂予以分享、交流。这种以实践性作业替代传统作业的生活化作业方式,势必会促进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能的最大限度彰显。
        四、结论
        总之,将生活化教学引入初中生物课堂,既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与缺憾,又提升了生物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且更是对新课改、新课程、新课标思想、理念、要求的充分践行与体现。同时,随着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生物课堂中作用、价值、功能的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也会得到切实调动,更利于初中生物育人功能的彰显。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借助生活化教学落实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指导时,必须以学生实际为基础来搜集、整合、开掘生活素材与资源,并结合教学需要,对其予以加工、改造、利用,使所设计的生活化教学活动可以更好服务于学生生物知识学习、充分作用于学生认知能力提升。另外,针对不同学生在生活化教学中的表现与反应,教师也应该给予充分关注,并灵活优化、调控、改进教学的方式与手段,以确保生活化教学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功能得以全面彰显的基础上推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向着更为多元且丰富的方向发展,为学生认知需要满足与学习发展实现而提供助力,奠基铺路。
参考文献:
        [1]李世平.论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构建[J].才智,2019(31):41.
        [2]金鹏飞.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实践探索[J].成才之路,2019(30):83-84.
        [3]李成强.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索[J].试题与研究,2019(02):189.
        [4]张欣宇.构建初中生物生活化课堂的教学实践研究[J].华夏教师,2018(02):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