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篮球教学中体育游戏教学法的运用探究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期   作者:陈上维
[导读] 游戏在小学篮球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陈上维
        厦门市同安区第三实验小学,福建 厦门 361100
        摘要:游戏在小学篮球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相应的游戏,教学过程中不同的环节安排游戏的要求不尽相同。建议体育教师在上课之余多查阅相关文献或者观看视频的形式学习游戏运用方式,在教学中积极运用,同时要善于反思和总结,不断优化游戏在篮球教学中运用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篮球;体育教学;运用探究
        在各个学校和社会活动中,篮球竞技都是最受欢迎的体育活动项目,它不仅具有竞技性,还具有观赏性和趣味性。小学篮球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小学生健康成长,开发身体机能和灵活性,从小培养学生的竞技与合作意识。教师合理地运用体育游戏教学法,将教学与学生当前阶段的身心特点相结合,能够在贴合学生好动爱玩天性的同时,营造更加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从而实现小学篮球课堂教学的目标。
        一、小学篮球教学的现状
        长期以来,小学篮球教学主要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让学生练习的形式进行。这种教学存在两方面的弊端,其一,这种教学模式较为呆板、固定,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其二,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差,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知识的能力不足,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传统的教学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已经难以适应现阶段学生对篮球学习的需求,急需通过对教学形式的转变,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改善篮球课堂教学的氛围。
        一、在小学篮球教学中采用游戏教学法的意义
        (一)游戏教学法,顾名思义是以做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游戏情境中完成学习目标。体育游戏教学法与常规的体育教学特点基本一致,都具有竞技性、规则性、教育性、多样性等特点,还具有一定的趣味性。通过体育游戏中独特的趣味性可以让学生可以消除疲劳,促进身体健康发育和成长,并且在充满欢乐的游戏中激发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兴趣,使他们更有效地掌握篮球技术。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篮球教学中应用游戏教学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可以兴趣为出发点,参与到篮球学习中,理解和掌握篮球知识与技能,并从中体会到学习篮球的乐趣,获得超高水平的发挥,从而促进自身篮球技能水平的提高。
        (三)丰富教学形式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篮球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就是教师可借助游戏的多样化形式,创新和丰富篮球教学
        形式,使篮球课堂变得新颖、生动,有效调动学生自觉学习和积极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可以在一个积极有趣且充满体育精神的氛围中快速掌握篮球技能,高效率地接收篮球知识,以此促进篮球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游戏教学法以游戏的形式呈现篮球知识,可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实现了由传统被动参与、强迫接受到主动参加、自主获取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尊重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同时也综合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
        二、体育游戏教学法的特点
        游戏教学法,顾名思义是以做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游戏情境中完成学习目标。体育游戏教学法与常规的体育教学特点基本一致,都具有竞技性、规则性、教育性、多样性等特点,还具有一定的趣味性。通过体育游戏中独特的趣味性可以让学生可以消除疲劳,促进身体健康发育和成长,并且在充满欢乐的游戏中激发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兴趣,使他们更有效地掌握篮球技术。


        三、游戏教学法在小学篮球教学中的特点
        教师需要注意的是:要考虑到小学生身体特点,不能开展难度和强度过大的课堂教学或游戏项目,特别要注意对小学生身体的保护。
        (一)篮球游戏的特点
        小学篮球游戏教学具有趣味性、躯体活动性、竞赛性、自由性和规则性的特点。小学生篮球游戏教学将学生的身体协调与思维方式快速进行转换以及神经调节运用,达到教学活动的目的。基于这些特点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激发出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篮球课堂教学中,很好地掌握篮球比赛的技能。
        (二)学生学习的特点
        小学生年纪决定其不能很好地将注意力集中到一点上,容易受外在环境的干扰,小学生的自律性还有一定的差距。教师可以利用游戏教学法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小学篮球教学主要目的在于:一方面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让小学生掌握篮球的基本技能。在篮球技巧教学环节,小学生觉得技巧的练习比较枯燥,不易产生学习篮球的兴趣,教师可以将游戏技巧穿插到教学中,组织一些技巧游戏比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开展小学生篮球运球技巧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安排两组学生进行短距离运球往返跑,开展两两运球接力赛。这样借助紧张激烈的游戏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游戏教学法在小学篮球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小学篮球教学主要分为三部分,其一是准备环节,这一环节的开展目的主要是集中学生注意力,通过适当的运动提高学生的身体柔韧度和协调度,使其身体和心理都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为篮球教学活动的开展做好准备。将游戏教学法应用于准备环节,可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参与准备练习,使学生以最饱满的状态迎接篮球教学实施。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准备活动练习中,教师不可安排强度过大的活动,避免消耗学生体力和精力,所以要遵循内容简单、强度适中且时间短暂的原则,使学生身体机能达到最优状态。
        其二是基本部分的教学,即开始正式的篮球教学,其主要分为理论知识的讲授和篮球技能的训练。在传统的篮球课堂中,教师不是单纯地讲授理论知识,就是直接组织学生自由玩篮球,教学过程随意性较强,理论脱离实际,使整个课堂变得乏味且无聊,大大降低了学生对这一门课程的兴致。但若在篮球教学中引进游戏,则可有效改变传统单一的篮球教学现状,丰富教学形式,焕发篮球课堂活力,激发学生参与激情,构建轻松、愉悦的体育课堂,让学习篮球知识和参与篮球训练过程充满乐趣,长此以往,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篮球课程的整体教学效率。譬如,在教学环节,教师可引进传球游戏、打点游戏、绕移动物体传球游戏等,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主动参与其中。在整个游戏过程中让学生细细体会和掌握篮球技能,将篮球理论和训练实践融为一体,以训练实践辅助深化理论掌握,又以理论学习提升实践技能,以此促进学生篮球水平的提高。
        其三是放松环节,这是篮球教学的最终环节,这一环节的目的主要是消除高强度运动带给学生的疲劳感,舒缓学生高亢的情绪,使其身体各个组织和神经条都从兴奋逐渐变为平静。应用游戏教学法于放松环节,可实现趣味放松的目的,让学生在舒适的氛围中缓和自身紧张的情绪,快速平静下来。因此,这一环节采用的游戏标准就是,一强度小,二具有趣味性,既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又能达到舒缓学生肌肉的目的。
        结束语
        篮球是学校普遍开展的一项运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学生通过大量反复训练提升运动技能,这种教学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甚至出现学生喜欢打篮球但不喜欢篮球课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很大原因在于课堂教学中没有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在课堂中增加游戏,改变训练模式,使学生积极参与运动,提升运动成绩和运动能力。
        参考文献
        [1]探究游戏教学法在小学篮球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苗丽.??新课程(下).?2019(03)
        [2]游戏教学法在小学篮球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王绪跃,李洋.??中国校外教育.?2019(07)
        [3]游戏法在小学篮球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杨柏龄.??黑河教育.?2016(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