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钟楼小学 746000
摘要:文章着眼对小学生的英语教学、以培养全部小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为目标,先对进城务工子女这一特殊小学生群体的英语学习现状展开了调查分析。随后,结合调查分析结果针对影响其英语学习和素养发展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并相对应地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如以兴趣激发为先、以培养自信为主、以创新实践为辅等,以供广大教师参考。
关键词:小学英语;进城务工子女;学习现状;调整策略
引言:近些年来,英语在小学教育课程中占据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已然成为了核心课程,教师们纷纷对高质量教学方法展开了研究,并在实践中总结有效经验,以加强对学生相关能力素养的培养。但是面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这一特殊群体,鲜有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这在无形中降低了这些本不熟悉新环境、新学习形式学生们的英语学习质量。因此,结合现实情况探究有效教学策略势在必行。
一、小学进城务工子女英语学习现状分析
(一)兴趣不高
对英语知识学习兴趣不高是当前小学进城务工子女在课堂上的普遍表现,主要原因在于对相关内容缺乏足够的了解。一些学生在步入新环境之前并未系统地学习过英文知识,与课程内容之间是陌生的,自然无法很迅速地提起探究兴趣。
(二)自信不足
自信不足也是当前小学进城务工子女英语教学活动中困扰教师们的问题。由于自身身份较为特殊,加之自尊心较强,他们经常会在与其他同学的对比中产生“不自信”情绪,这一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英语学习。
二、小学进城务工子女英语教学优化策略
(一)激趣为先,变陌生为了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学生对英文内容根本不感兴趣,即便教师构建的课堂是科学合理的,他们最终的学习效果也会是差强人意的。因此,为促进进城务工子女对英文知识的学习,教师首先需要培养他们对学科知识的兴趣,将图片趣味材料或多媒体动态工具运用起来,都是不错的选择[1]。
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级上册Unit 3 Food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就可以先展示面包、蛋糕、冰淇淋、土豆、西红柿的趣味卡片,将其张贴在黑板上,在下方乱序标注词汇cake、potato、ice-cream、bread、tomato等。如此,先是被趣味图片吸引注意力,再对“图片分别应该对应哪个词汇”产生好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无形中变得更加积极。
紧接着,借助多媒体动画课件,将词汇按照读音拆分字母,如“potato”拆分成“po-ta-to”,并在字母“o”处进行趣味处理,以圆形土豆代替字母,帮助学生学习词汇并认识其“土豆”之意。这样一来,整个课堂活动都是生动有趣的,学生学习状态和效果必然会更好,从对英语陌生的状态变为对其形成一定正确了解的状态。
(二)培养自信,化了解为喜欢
其次,就是要培养学生们对于英语知识的学习自信。英语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语言。而只要是语言,就离不开表达和运用[2]。进城务工子女在语言表达和运用方面的不自信,直接影响了他们的英语学习效果。这意味着,教师需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例如,在人教版四年级上册Unit 2 On the weekend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就可以结合教材文本设计对话“What do you do on the weekend?”,鼓励进城务工子女这一特殊学生群体在课堂上参与讨论并回答,引导他们说出“I often do sth”等英文语言,并对其积极参与对话的表现、勇敢表达、准确叙述提出表扬。同时,逐步提高对话难度、加强积极引导。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可以借助独立表达感受到更多独属于英语的语言魅力,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再者,教师的鼓励、正向引导也可以让他们变得更加自信,进而喜欢上英语课程、更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三)创新实践,以运用促掌握
最后,教师还可以在实践创新方面“下功夫”。借助多元变化的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对英文知识的广泛运用,从而实现深化进城务工子女对英文知识的掌握、提升其英语运用能力的教育目标[3]。
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Unit 4 Shopping day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就可以分别设计朗读教材文本、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讲一讲购物故事、情境对话、词汇拼写竞赛等活动。在朗读文本活动中,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Lesson 3中Dialogue1或2中的人物角色,以“合作”的形式朗读文本内容。如此,在“Can I help you?”、“Yes.I want to by a pencil box”等朗读对话中,他们的语言素养必然会得到提升。或者,教师还可以直接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真实的购物情境,鼓励学生运用“Excuse me.I want···,how much are they?”等语言进行“模拟询价、购物”。这样一来,英语实践融于现实生活,进城务工子女们必然可以在课堂练习中进一步提高自身运用英语的能力,夯实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结束语:总而言之,英语基础教育价值不容忽视。面对小学中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有必要通过激发兴趣、培养自信、组织实践等方式优化教学模式,让他们逐渐熟悉、喜欢、热爱、掌握英语知识,为该部分学生在英语学习范畴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支持、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倪潭清.浅谈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才智,2019,09:68-69.
[2]陈琛智.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小学英语教学[J].现代交际,2019,11:211-212.
[3]陈冠兰.基于新课标理念的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8: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