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花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钟楼小学 746000
摘要:在社会进步与科技发展的新时期,大量的人口迁徙使得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走进城市的校园,并为教师带来了新的教育挑战。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结合自己的经验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特点,选择在合适的课程教学中,布置合理的课下任务,加强对进城务工子女的知识教育,使之能够不断进步。本文基于进城务工子女的小学语文教育,探索在课下任务中的合理教学策略,并结合具体实例来分析策略的可行性。
关键词:务工子女;小学语文;课下任务;教学策略
引言:一般而言,进城务工子女的自尊心较强,其家长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无法进行良好的课下家庭辅导。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基础上,提高对其关注度,并积极在课下任务设计环节中,为其制定符合身心发展特点的习题。要从因材施教、任务形式、作业审阅、习题训练四方面入手,研究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确保全体学生共同进步和发展。
一、遵循因材施教原则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不懂就要问》部分的授课过程中,由于部分进城务工的子女比较羞涩,常常羞于与他人交流,于是教师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鼓励其在课下任务中总结自己在读课文时遇到的困惑和难处,并做好标记,在课上鼓励其进行提问。比如在其对“塾、诵、糊涂、练习、霎时”等生字生词的读音与含义进行提问时,要结合文中孙中山“不懂就问”的行为,表扬其积极的学习态度,鼓励其余学生向其学习。细致阐述不同生字生词在的读法和在文中的含义,使之在深刻理解知识的同时,感觉到教师在有意的关注自己,并燃起学习的信心和与人交流的自信。教师也可以鼓励活泼开朗的学生与进城务工子女组成同桌,在课下为其布置互读的任务,要求两人各读一自然段课文,并将读后感总结为一句话,在培养其阅读能力的同时,锻炼其语言应用能力[1]。
二、丰富课下任务形式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习作:我来编童话》部分的授课过程中,引导全体学生进行回想,并踊跃回答自己知道的童话故事,如,国王与乞丐、阿拉丁神灯等等。
利用多媒体教具出示“国王、啄木鸟、冬天、森林超市、小河边”等词,引导学生根据词汇联想不同的画面,并从角色、时间、地点、事件、后果五方面来进行想象,可以适当融入自己喜欢的元素,编写成一个完整的童话故事,在通读无误后,交给教师。鼓励进城务工子女利用课余时间将自己的编写的童话故事编写成小剧本,并引导其担任“小导演”的角色,将童话故事排练成小节目,在课前为师生表演。还可以将不同的童话故事以图画的形式展现,鼓励学生共同创作,在不同形式的任务中培养其积极的学习态度,在激发其学习兴趣的同时,鼓励进城务工子女与他人交流,使其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2]。
三、优化作业审阅方式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爬天都峰》部分的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捋顺课文,并掌握生字生词的正确读法,能够在顺利阅读的基础上,准确默写生字生词。发布课下任务:抄写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并标注读音。观察并用一段话来描写家人做家务的全过程,要体现时间地点人物,按照《爬天都峰》课文中的前、中、后顺序来写。在审阅作业时,教师要在务工子女的作业上书写评语,发挥评语的积极功效。如,在审阅无误的作业中,书写“近期很努力,我期待你更好的表现”、“描写的很有新意,值得品味”等等;在存在错误的作业中,书写“思维开小差,要及时更正错误”、“再修改这部分内容会更完美”。不断优化作业审阅的方式,避免对进城务工子女提出苛刻的要求或严厉的批评,发挥评价语的作用,使之能够感受到教师的良苦用心,从而更努力的学习知识。
四、开展优质习题训练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部分的授课过程中,可以将不同的习题进行归纳,选择适合学生的习题,以小测试卡的形式发给学生,让其在课下利用较少的时间,解答重点的习题,并在课上以问答的形式来检验其习题解答的情况。在习题卡中要设计紧扣课文主题的习题,比如,文中日军占领上海和香港沦陷的具体日期是哪天?梅兰芳为拒绝演出做出怎样的举动?抗战胜利后,梅兰芳有何举动并且宣布了什么消息?还可以出示“蓄须、逼迫、纠缠、邀请、妄想”等词让学生填写注音,或者出示不同的注音,让学生默写汉字。通过开展优质的习题训练,让学生在完成习题卡的同时,对课文有深层次的理解,明白文中主旨和梅兰芳的气节,在理解知识的同时提高学习能力水平[3]。
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师应当重视进城务工子女的教育,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其兴趣爱好、性格秉性等因素,秉持以人文本、素质教育的理念,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将遵循因材施教原则、丰富课下任务形式、优化作业审阅方式、开展优质习题训练等有效策略应用于日常的教学中,在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基础上,鼓励其将注意力放在学习上,完成不同的课下任务,以提高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能力。
务单设计与实施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11: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