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权
狮岭镇联合小学 广东花都 510800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阅读教学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当下,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包括速读能力、理解能力、想象力、鉴赏力和记忆力等能力在内的阅读能力,更是影响小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关键。然而,在小学语文阅读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却隐藏有一些问题直接影响到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导致阅读教学的目标难以实现。为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笔者将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提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以供大家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是基本环节,通过阅读既可以让小学生们提高识字水平,还可以提升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培养语文综合素质,为今后学习语文奠定重要基础。但在我国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分数是衡量学生学习水平的标准,“学以求分”的学习功利思想更是导致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发展[1]。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深刻认识到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性,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存在问题
1、教学倾向于形式化、模式化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忽略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并注重多种多样、华丽繁杂的教学形式来进行课堂教学,多媒体课件更是直接取代了文本阅读,这种过于形式化的教学方式却缺少了让学生们默读思考的时间,缺少真正的语言训练,导致阅读教学的目的难以实现,阅读有效性低下。此外,由于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直居于主体地位,教师们往往是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进行授课,既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也缺乏一定的创新性,这种过于模式化的教学方式,忽视了与学生互动的重要性,这大大影响了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同时也影响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水平。
2、教师未将正确的阅读方式进行传授
由于小学生年纪较小,身心发展各方面还不够成熟,对于知识的探索尚处于好奇阶段,传授正确的阅读方式能帮助学生提高对语文阅读的兴趣。然而,在语文阅读的实际教学中,教师仅仅只是根据教学大纲进行授课,并没有融入自己的见解和学习方法,也没有指导学生采用正确的阅读方式,导致小学生们在进行文章阅读的时候养成了很多不好的习惯。
3、教师忽视对学生阅读过程的评价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是先在文章阅读前向学生们提出几个问题,而后由学生通过阅读文章来回答问题,最后再由教师对答案的正确与否进行评定,并以此为依据来评价学生的阅读能力水平,倘若学生回答正确,则表示该名学生的阅读能力水平高,倘若学生回答错误,则表示该名学生阅读能力水平较差。但这种评价方式仅仅只是针对所回答问题的答案正确与否,并没有对学生对文章细节的掌握程度进行考核,长此以往,导致学生忽略了阅读的本质,认为只要回答对问题就是完成了阅读,没有认真去思考整篇文章的本质内容[2]。这种错误的思想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文章阅读能力,并且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文章写作能力。
二、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科学制定语文阅读的教学目标
开展课堂教学的基础在于制定教学目标,这是开展教学的核心,也是指明教学的方向,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时,首先必须要明确语文阅读的教学目标,就是提高学生识字、习字、运用文字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借助小学语文文本来展现语文阅读学习的价值,通过文字和插图这种配置来体现语文阅读知识的价值以及情感、品德、美学的价值,让学生们能够通过阅读文本来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此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3]。
2、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
开展课堂教学的关键点在于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在新课程改革的当下,教师开展课堂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并综合考量语言应用规律与关注语文情感表达等多个方面,在实现阅读目标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教学方式选择。首先,教师可以采用诱导式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用生动活泼的语言为学生讲述童话故事以及经典名著等,让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中感受到故事的跌宕起伏,从而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其次,教师还要充分发挥课堂引导作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读后感分享活动,让学生讲述通过阅读学习到的知识,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最后,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分享活动给予充分的表扬和肯定,对于有着浓厚阅读兴趣的学生以及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让学生能够始终保持着对阅读的热情。此外,教师还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根据阅读文章的主旨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去,例如,在阅读《赤壁之战》这一文章时,教师可以播放有关赤壁之战的电影片段,让学生能够通过画面的震撼感受到文章的主旨和内容[4]。但要注意,不得过于依赖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必须要结合语文文本进行课堂教学。
3、选择合适的语文阅读内容,引导学生开展阅读交流活动
确保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性提升的基础在于选择合适的语文阅读内容,虽然小学语文阅读教材经过多年修订后,已经达到非常完善的程度,但其内容还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教师可以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向课外拓展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文章,例如在阅读《秋天的思念》这一文章时,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之后,让学生阅读《我的老师》这篇文章,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情感的体验,还可以推荐几篇与情感相关的书籍让学生课后阅读,让学生能够对情感的体验更加深刻[5]。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开展阅读经验分享交流活动,让学生们能够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见解,通过思维的碰撞,更能够提高学生阅读的认知水平,确保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4、构建完善的阅读教学评价体系
教师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评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可在“真棒”、“回答准确”等等传统教学评价的基础上,创新教学评价模式,将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点评与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评价融为一体,对表现优异的学生加以鼓励和肯定,对阅读过程中产生有问题的学生,则要积极引导和帮助。通过构建并完善阅读教学评价体系,创设出良好的语文阅读环境,激发学生语文阅读的兴趣爱好。
三、结语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对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文章写作能力具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性,充分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发展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激发学生语文阅读的兴趣,实现“快乐阅读、快乐学习”的教学目标,并进一步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推动我国素质教育改革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曾红梅.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和提升策略 [J].教育现代化. 2018.6(40):259-260.
[2] 代亚翠.论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 [J].教育现代化. 2019.5(19):263.
[3] 薛春蔚.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19.8(01):307.
[4] 曹昱.浅析如何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9.10(07):77-78.
[5] 任春梅.重视初始阅读体验,提升课堂对话质量——例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J].才智. 2020.3(06):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