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翠华
陕西省汉中市勉县逸夫小学 陕西省汉中市724200
近年来,随着新课标理念的不断深入,如何最大限度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教育行业面临的重大挑战,更是一线教师普遍关注的焦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数学新课标追求真实有效的课堂,倡导“尝试——错误——再尝试”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而在尝试探究的过程中必然生成更多的错误。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充分利用错题资源,让错题成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开创课堂教学新局面的法宝。错题集的整理和利用一直都备受一线教师的推崇和喜爱,通过师生共同记录错例、分析错例、对错例进行反思和整理,从而有效降低错误率,提高解题的准确率,最终寻求一条减轻学生学习数学的负担的方法和策略。
一、建立错题集的必要性。
反思我们的数学教学,不难发现学生在课堂上、作业中、检测考试中出现的错误经常是雷同的,有些错误学生是一犯再犯,甚至有的学生一道题目需要订正好几次甚至十几次才能订正好,才能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由于教师对错例的反思、归类和整理重视程度不够,对学生纠错要求不严格,或虽口头要求但没落实到位,或没有在每次批改当天作业时先批前一次作业中的纠错题,或没有当面给学生讲解错误原因并要求订正。久而久之,学生缺乏改错的主动性,更别说是主动记错、辩错,主动找错、议错,主动归纳、整理了,最终导致我们的教师整天埋头批改学生的作业,但效果甚微。因此,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养成纠错的好习惯,指导学生记录错例、分析错例、对错例进行反思,指导学生按错误原因、错误类型、题型进行分类整理,最终整理成错题集,并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时常翻看错题集,回顾反思自己的错误原因,还可以引导学生班内互相交换借阅、展示错题集,反思自己有没有犯同样的错误。从而提高学生防错能力、纠错能力和解题的准确率。
二、错题集规范整理的策略。
数学错题集的整理不仅仅是为了整理错题而整理,而重要的是为了找到错题出错的原因和正确解答思路及方法,为了杜绝同类问题的再次出现而进行的分类整理。因此,在整理错题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根据错误类型等来进行规范整理,便于复习和反思,让错题集成为学生宝贵的学习资源。
1.按题型分类整理。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零散的错题包含多种类型,如:填空、判断、选择、脱式计算、解决问题等。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整理错题时,可引导学生按题型进行分类整理,可以把错误的习题从作业本、练习册或试卷上剪切下来,粘贴并分类整理编辑在错题本上,也可将错题摘抄在错题本上,整理的同时要认真分析,寻找问题的症结,进行自我反思。
2.错误原因分类整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题错误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粗心大意、概念模糊、运算错误、思路错误、审题错误、理解错误等。因此,学生在建立错题集时可根据错误原因来分类整理,把犯同一种错误的题整理在一起,并在做错的地方用其他颜色的笔标出来,再写清错因和正确的解答方法和过程,以警示自己,从而有效避开错误“陷阱”,提高自身防错“免疫”能力,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3.按解题思路分类整理。
小学高年级学生知识点储备已比较丰富,学生学习中会发现有很多题目是可以用同一种方法和思路进行解答的,这时候学生在整理这一部分错题时,可以将多题一解的整理在一起,例如:可以将“鸡兔同笼”问题的题型整理在一起,将运用计算公式解答的题整理在一起,将计算阴影部分面积的题整理在一起等等,这样做,学生在复习时就可以节约时间,且一目了然,便于对知识点的回顾和反思。
三、变废为宝,错题集的有效利用。
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说:“差错人皆有之,而作为教师,对于学生的错误不加以利用是不能原谅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正确引导学生找错、议错、辩错、纠错很重要,充分发挥错题集的作用也很重要。
1.经常阅读,回顾错因,避免再错。
一本好的“错题集”就是自己知识漏洞的题典,“?错题集”不是把做错的习题记下来就完了。而是要经常在空闲时间或准备下一次考试时,拿出“错题集”浏览一下,在错题中淘“金”。可以把每天课前预备阶段三分钟定为“思过”时间。在这个时间里可以让学生对前面特别是前一天的错题看一次或者再做一遍,以检测自己是否真懂。
2.交换阅读,分析错因,预防出错。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各位同学所建立的“错题集”也不同。通过交换阅读、相互学习,同学们可以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从中得到启发,以此警示自己不犯同样的错误,提高练习的准确率。
3.错例展示,阐述错因,警示出错。
教师通过查阅同学们的错题集,将其中出错较多、较为典型的错例勾画出来,在课堂上利用展台集中展示,每展示一道题就抽几名同学说说这道题的错因、正确的解题思路、方法和过程以及在今后的练习中应注意的细节和应避让的陷阱。通过这样的方式去捕捉典型错误,用于课后反思,将学生的学习错因当作一种教育的契机,让错例变废为宝,成为课堂教学资源,通过展示来警示学生不再出现类似错误。
4.错例分享,讲解错因,防止再错。
教学之余,我们要充分利用班级QQ群、微信群开展每日错例交流分享活动。可以每天分享一道全班同学均容易出错的题目,并安排一名学生在群内进行讲解,既要分析错因,又要将自己的解题思路、计算方法、运用到的数学运算律或公式定理等讲清楚,其他同学如有补充或不同解题方法,也可以在群内进行交流讨论和分享,供全班同学互相学习,进而掌握正确的解题技巧和方法,达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
错题集不仅反映了学生显性的学习状况,而且包含了隐性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等,建立错题集不仅能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错误轨迹,汲取经验教训,及时查漏补缺,而且有利于教师抓住每个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做到因材施教,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规范建立和利用错题集,探究变“废”为“宝”,把错题开发成学习资源,把错题集的作用最大化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