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磊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二实验小学 277699
摘 要: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是以教师讲,学生思,习题导,学生的地位并没有得以充分体现,更谈不上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了。本研究首先对教学核心内容进行挖掘,进而探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以核心素养为参照,构建生本课堂,探究打造1/3自主导学高效课堂的模式,以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分别从预学·研学·导学·检测四个方面分析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一、挖掘教学内容,提升核心素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首先应当对教学材料与教学内容进行充分挖掘,进而确定教学目标。教师对教学材料与教学内容的充分熟知,是有效教学的必然要求,也是合理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课本中含有大量的例题、提示语、练习等,这些都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材料,也是奠定学生数学基础的重要资源。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在充分掌握这些教学内容的同时,能够建立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且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构建数学知识框架,形成完整的数学思维,进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进行《3倍数的特征》的教学时,教师在充分了解并掌握教学内容与教学重点的前提下,合理把控教学脉络进行讲解,以保障应有的数学教学效果。比如,18是3的倍数,12是3的倍数,那么18与12的和是3的倍数吗?它们的差呢?它们的积呢?它们的商呢?学生根据3的倍数特征就会得出准确的答案,教师也可以由此进行扩展,即类似的问题都具备这样的数字关系。教师沿着这样的脉络进行拓展学,进而帮助学生构建科学的数学思维。
二、课前预学——发现问题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教学内容需要,进行合理的设置预学单。预学单一般以问题的形式设置已经学过的知识与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同时也包括课堂中涉及到的例题。例如,进行分数的意义概念教学时,通常都是在课前设置①你能通过画图表示出三分之一吗?说说你是怎么得到的?②你能找出下面的图形表示几分之几吗?你是怎么想的?③你能根据上面的情况分类码?依据是是什么?通过这样的预学单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前了解知识的脉络,在新课中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疑问进行有目的的研学了。如果学生对既有知识的掌握能力较差,则教师要引领学生回顾以往所学;如果学生已经充分掌握既有知识,则教师可以更快地引导学生学习新的知识。
三、课中研学——提出问题
研学:该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兵教兵”,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每位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在各自的小组 中讨论并解决问题,这也是该模式的一大优势。研学的前提是要分好班级4人小组,并对小组长和其他成员进行培训,明确职责。组长的指令要明确,共学什么,“兵”要教什么,这些都要培训到位。比如说学生在课前自学了新内容,那么研学时针对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进行交流。在交流讨论中,开展 互学、互查、互评活动,使学生在检查他人的同时也学会检查自己,在评价他人的同时也学会评价自己,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使其得到全面发展。
例如,教师在对数学材料中的例题或练习题进行讲解时,可以首先安排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解题思路, 在小组合作中就该解题思路进行分享与探讨,讨论该解题思路是否具有合理性与正确性。在这个过程中,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主动阐述其思路,成绩较差的学生则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这种方式的有效应用,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全组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通过知识与信息的分享实现在数学知识方面的共同提升。
四、教师导学——分析问题
该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学生自学、研学后剩下的疑难问题。它包括评价展示、探究解疑和精讲归纳等环节。学生走到台前,教师退居幕后,当学生的发言偏离主题时,教师应巧妙“点拨”,引导学生朝主题方向发言;当学生的发言讲不到点子上时,教师要接过学生的话题,当讲则讲,对重点和难点进行诠释,并及时进行相应的练习,提高课堂效率,突岀“以 生为本”、“以学定教”。
例如,小学“混合运算”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涉及混合运算的习题通常有不同的解题方法,因而教师在教学导学阶段, 可以向学生提出相应的数学题目,引导学生思考解题方法,并且通过教师的循循善诱,逐步让学生意识到这种题目可能会有更多的解题方法,学生会主动探索更多的解题思路。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解题能力得到了锻炼,自主思考能力也得到有效提升,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五、当堂检测——解决问题
该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消化,达到巩固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目的。检测的题目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根据练习册中的习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师会及时提供题目的答案,如有错误小组内,教师等都可以解答。
六、实践反思——完善模式
以提升核心素养为目标开展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首先需要对教学材料与教学内容进行充分发掘,设置合理的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预学单;引进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推进知识与信息的分享,在课程导入阶段,以合理的导学措施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通过教师的释义答惑,当堂检测,从而掌握知识。
近几年来,我们通过听专家讲座、看课改专著和外出学习,实验教师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每半个月或一个 月定期召开研讨活动,通过上课、研讨、再上课、再研讨 等形式,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上课技能得到空前的提升。班 级的学生面貌大大改观,课堂上学生变得积极向上,非 常自信大方,回答问题声音洪亮,学生小组合作思维活 跃,语言流畅,大部分学生成绩优秀。但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以下问题:课堂氛围不够生动,学生 兴趣调动不够;教师还是讲得太多,学生学习的时间和 空间太少;教师较多关注自己的教,而较少关注到学生 的学;小组有假合作学习的现象。这些是我们今后要努力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宗赛赛.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小学数学习题教学[J].考试周刊,2017(A1):111.
[2]杨豫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小学数学案例式解读 ,2012.3